查看乐都县旅游地图 乐都县地图全图——乐都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乐都县(乐都)地图,电子地图,交通地图
乐都地图 乐都县概况
2008年,乐都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治污减排工作力度加大。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工业增加值4.81亿元,同比增长3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华泰碳化硅、福海碳化硅、华夏水泥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税收超过百万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同比增长20.6%;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1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3.89亿元。重点规划建设了汤阿工业集中区和乐都装备制造工业园,截至目前,汤阿工业集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达11家;乐都装备制造工业园已开工建设。高度重视企业治污减排工作,依法关停和搬迁了高庙、洪水地区42家石灰生产企业,对境内水泥、硅铁、碳化硅企业的直排烟囱全部进行了拆除,并配套建设了环保设施,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量,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 乐都县境内山峦层迭,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径全境。 以湟水为界,北部和南部分属祁连山地槽裙皱系之间隆起带和拉脊山地向斜裙皱带两个构成单位,由西部大峡隆起与东部老鸦峡形成乐都盆地。总的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 海拔在1850米—4480米之间。全县自然区为典型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分为四种类型;海拔3000米至雪线(3700 米)以下为石山森林草原区,沟谷深切,山体陡峭;海拔2800—3000米之间为脑山农耕区,地形低缓、浑圆、波状起伏,冲沟切断不深;海拔2000—2800米之间为浅山黄土丘陵区,沟整纵横,沟深坡大,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海拔1850—2000米之间为川水河谷盆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主要农耕区。 2008年,乐都县科教兴县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加大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完善了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县“两基”人口覆盖率和适龄儿童入学率、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14.6%,完成率达到100%。“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免费教科书、助学金、寄宿生生活补助508万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有效,妇幼保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参合率达9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98‰,计划生育率为97.2%。对2007年240户独生子女家庭兑现奖励资金72万元,对412个奖励扶助对象兑现奖励资金32.96万元。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管护工作继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大,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审计、监察、统计、档案、兵役、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气象服务、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2008年,乐都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园区核心区已入驻企业4家,落实农业项目5项、畜牧业项目4项、基础设施项目5项,完成投资5088.8万元;园区产业项目中已建成投产4项,在建3项。二是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33.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8%。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58万亩(含复种5.08万亩),产值达2.8亿元。新建蔬菜温棚2160栋,全县蔬菜温棚总数达38553栋。在川水五镇集中连片栽植大樱桃619.7亩,全县累计达到30.8万株。三是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各类畜禽存栏70.76万头(只),出栏86.84万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17.9%。“西繁东育”牛羊贩运育肥户达2500户,规模养殖户达5770户。畜禽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继续加强,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四是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天保”工程造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历年退耕地补植补种共22.85万亩;完成沙棘、花椒基地建设7750亩;完成公路绿化356公里,营造农田林网21.6万株,四旁植树29.4万株。五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确定瞿昙镇新联村为地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中充分考虑与瞿昙集镇建设和当地旅游规划相结合,计划总投资1268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749.4万元。对2007年完成的89个村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完成了2008年确定的70个村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碾伯东门巷等5个重点村进行了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六是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投资40余万元,完成了瞿昙寺、柳湾两个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初评工作。全年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30万元,同比增长120.6%。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乐都县经历了伟大祖国实现百年奥运和太空行走梦想的喜庆,也经受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事件、“5.12”汶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带来的重大考验。一年来,在上级党政组织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实施“科教兴县、项目带动、蔬菜立县、工业强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主动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2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12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2亿元,同比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29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9.94亿元,同比增长18.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55万元,同比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同比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3248元,同比增长19%。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乐都县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野生植物药用的有大黄、贝母、羌活、甘草、党参、柴胡、蕨菜、冬虫夏草等二百余种。野生动物资源有珍贵皮毛动物旱獭、赤狐、猞猁等,有药用动物白唇鹿、麝、羚羊和高山雪鸡,有珍稀鸟类兰马鸡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30多个,其中黑色金属有铁、铬、钛等,有色金属有铅、锌、锡、钼、镍等,贵重金属有金、银、铂等,非金属矿石有硫、磷、石膏、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石 英石、玉石等。水利资源尤为丰富,湟水河年径流量132388.13万立方米,有干支流20条,径流量为31426.36万立方米,河谷区孔隙潜水储量约3543.92万立方米,建有库容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座,十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4座,对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 乐都县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乐都属羌戎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入湟水流域,乐都地区归入汉朝版图。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破羌县,属金城郡。南北朝时南凉主立国,定都乐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乐都郡为鄯州,移西都县于乐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属鄯州(沿今乐都)。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领鄯、河、兰、廓四州军政事务。开元二年(714年),唐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辖治陇右12州,使乐都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宋时称邈川、湟州、乐州。元时,乐都属西宁州。明代先后设碾北卫、西宁卫碾伯右千户所,清雍正三年改为碾伯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沿用至今。 2008年,乐都县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开工建设项目160项,已完工100项,在建60项。总投资5896.4万元的水磨湾至峰堆公路、8个乡镇44个村305.6公里的村道硬化和19座农村小型桥梁建设工程已全面完工;南北山大通道、洪中公路、双桃公路、高店湾子至达拉公路、县城河湾大桥、深沟湟水河大桥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1588万元、涉及3个乡镇32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已全面完工,年内解决了2.62万人、3.0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总投资5597万元的大石滩水库除险加固、李家水库除险加固、峰堆沟小流域治理、深沟灌区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已完成投资1839.9万元。完成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维修改造、县六中教学楼、201个村级卫生室和11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县体育馆、2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建设项目;县中医院搬迁和体育场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相关资讯 |
上一篇:青海省乐都县地图 | 下一篇:乐都县碾伯镇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