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路上流传关于明清时期的老翡翠在鉴定机构设备检验下呈现B货结果的报道,给翡翠藏家和爱好者带来很大心理影响。
这个观点是中国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结合实践提出的,并经《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报道(可百度搜索《清代翡翠精品惨遭降级揭开翡翠A货变B货之谜》等相关文章)。在前几日与姚政主任面谈交流时,姚政主任也明确指出:“明清老翡翠或者佩戴几年后的新翡翠,在现代机器的检测下,99%会显示出是B货的结果”。理由是:做为明清老翡翠,发生品类变化的多缘于出土。出土再传世,一块玉可能辗转很多人之手,被“沁”过,因此鉴定结果可能连C货都到不了。而新翡翠经每天佩戴接触人体汗液,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香皂等日用化学品的侵蚀,化学试剂和汗水都会“沁”入翡翠,由此造成买的时候鉴定为A货,可等到想出手的时候已经沦为B货甚至C货。
笔者虽不收藏翡翠,但因涉及到玉器的沁变问题,听到这信息后也引起了很大兴趣。于是在网络上查阅关于翡翠的相关资料。也看到有专家反对和驳斥《北京商报》观点,认为翡翠A货永远不可能变成B货。并且从比较晦涩的专业角度进行了论证和阐述。强调通过拉曼光谱仪可以准确测定翡翠类别。
这样的争论和探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笔者不是专业人士,自然从理论上难以解摆详细,只能就相关问题从市场实践中去调查了解。结果竟然是:正方意见和反方意见都对!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翡翠分类的基本概念:
A货翡翠,一般是指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翡翠,玉质会更加润泽。
B货翡翠是指将质量欠佳的天然翡翠用酸液浸泡,使之去脏、去黄,并进行注胶处理后使色泽得到提高。
C货翡翠是在原本没有颜色的翡翠上人为注色,属于假货。
好了,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便很容易寻找到问题的症结。
笔者也藏有一件清代老翡翠环形佩。收这件东西的时候,主要是看其出土后的次生变化:器表有少许土沁及蚀斑,并且包浆厚重,断定为老物件。后来,到鉴定机构一测,竟然是B货,真以为自己打了眼。暂且不提!
今天,专门到朋友开的翡翠专营店去造访,并就A变B的问题调查、请教、探讨。首先说明,朋友的翡翠专营店是厂店联营,在云南腾冲有翡翠加工厂和商场,石家庄只是分店之一。因此,对翡翠的原始采购、玉料加工、成器销售自成体系,对翡翠的鉴别有直观经验,应该说有最权威的发言权。信息如下:
1、 正规厂家和商店不会去刻意制造B货。现在的消费者选购翡翠一般都要鉴定机构证书,特别是中高档翡翠。往往在销售时一起去鉴定机构进行二次鉴定,验明正身。所以,商家不会主动制造B货增加成本,并冒信誉风险。B货或者C货翡翠,多出现在旅游市场或者批发市场,形成2次流通。
2、 朋友10多年前有机会在河北文物商店买过诸多清代翡翠,检测结果都是B货。笔者上手一件清代翡翠牌,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内部结构与新翡翠确有差别。因为老翡翠基本切割抛光技术与现在不同,一般都能反映原始的玉石肌理。
那为什么老翡翠会A变B呢?其实,不是翡翠本身有问题,而是现在确定翡翠分类的标准不健全。在机器测定时,只要检验出翡翠肌理内存在有机物质,一概判为B货。而老翡翠若是出土器物,必定受墓坑地质环境影响,产生受沁现象;传世翡翠经佩戴、辗转、流传,也很容易被侵入有机物;即使佩戴几年的新翡翠,也是同样原理。如此,A货变B货观点成立。
那么,持反对意见的观点怎么也成立呢?原因是,通过更先进的设备检测,分析有机物是后期自然形成还是制造翡翠B货所用的环氧树脂形成。前者,自然是A 货,后者必然是B货。所以,观点自然也是正确的!可是,据说先进的拉曼光谱仪只能在一些国度级的学术研讨机构才有,若以此做为鉴定依据,对一般消费者或藏家来说,似乎飘的有些远。
我拿出自己的老翡翠环让朋友看,一眼看老!后来让玩老玉的朋友看,同样看老!这时,来了一位开新翡翠店的朋友,让他鉴别:“那还用看?一眼假!炝色!”
相关旅游常识旅游攻略
- 2013-06-09在跟团旅游途中需要改变行程怎么办? 0
- 2011-09-12新人买户外装备的建议 182
- 2011-11-06云南省国内旅游合同文本文件 180
- 2011-10-12出游能避免尴尬的小东小西 91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是提供给旅游者的参考资料,所有资源均是自动采集、网上搜集或个人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出处所有。本站长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即时处理。站长QQ:34594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