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怒江旅游资源丰富,有怒江大峡谷、石月亮、匹河飞来石、碧罗雪山、怒江第一湾、怒江虎跳峡、野牛谷、江心松、独龙江、罗古箐、老窝土司衙署、片马抗英纪念地、高黎贡山原始森林、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等等都是很好玩的地方,且人迹罕至,有许多保存很完好、至今无人知晓的美景。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怒族州内多元的饮食文化。
悠远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诸多特色小吃,如侠辣、巩辣、八大碗、石饭粑粑、杵酒、漆油炖鸡等,虽与其他地方的名菜大系不能比肩,却也是一道道的美味佳肴,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
州内居民特别喜欢饮酒,无论男女,都有相当的酒量,经常是饮必醉,醉必歌。杵酒是当地最常喝的酒,由粮食酿造而成,酒的度数在17-18度,虽然度数不高却极易醉人,所以,在喝酒前最好说明自己的酒量。
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了绿色食品的家园。干板菜、山间野菜、苦荞粑粑、包谷沙沙、燕麦炒面这些当地人早已熟知的食物,对人的心脑血管却有着特殊的药用功效和营养价值。
打茶 杵酒 侠辣独龙河上游的人有“打茶”的习惯,可能是受到邻近藏族习俗的影响。独龙族不种茶,多购买砖茶,煮沸后就饭食而饮。打茶常用来招待客人。打茶的工具,是一个长约70公分,口径约10公分的竹筒,内置一个上下活动长约90公分的带竹柄木塞。筒中放进少许盐和熟的动植物油脂,如猪油、肥肉丁、鸡油、核桃油或酥油等,以及加放上一些有香味的苏麻籽,也有加入调好的鸡蛋,再将煮好的茶水倒入,然后手握竹柄木塞,上下反复打茶,再倒出饮用。其色浅褐,味咸香,能提神解乏,是一种滋补饮料。
购物
美丽的怒江也是富饶的怒江,这里有着种目繁多的特产,有产于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草甸间的冬虫夏草,有产于贡山山间纹络鲜艳、光滑细密的贡山大理石,有产于片马各山富含营养、肉多味佳的“片马三宝”,有产于丙中洛地区个大味美、营养丰富的瑞士板栗,这数不胜数的特产是大自然对怒江人的馈赠。
傈僳族人用竹木做成的巧夺天工的竹木器,有怒族人用棉麻等织成的柔软美丽的怒毯,有普米族人用细蔑片编成的小巧精致的“笃笆”,有独龙族人用竹子制成的流传已久的“邦秘”,这一件件的民族艺术品中饱含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而一个个鲜明的手工艺品确是当地物产丰富与人民智慧的结晶。
由于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和约束,加之文化信息的相对滞后,目前怒江的经济还较为落后,而且由于各族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目前在怒江还没有相对集中的大型购物中心。所以在怒江要买到令您称心如意的纪念品只能如数家珍般的一件件的去淘,切记要多看、多听、多问,万不可心急。
目前,怒江的经济还比较滞后,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但在这里,那些现代化的娱乐手段却是如此庸俗,在这花的海洋、歌的世界之中,你要做的只是享受大自然的给予。
傈僳族
“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傈僳族对歌曲的情有独钟。
傈僳族民歌可分为生产调,逃婚调等十余种。一年一度的汤泉赛歌会便为爱好歌唱的傈僳族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一展歌喉,而此时也是青年男女相互倾慕感情的绝佳时机,歌声数日不绝。
傈僳族舞蹈内容丰富民族气息浓郁,舞蹈形式多为集体舞。
傈僳族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和芦笙中,其中吹木叶为傈僳族所独有。劳动之余,拮一片木叶于手中吹奏,声音清脆嘹亮,以此来吐露心声。
独龙族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直到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身披自已编织的麻布,有少数人则用树叶、兽皮遮盖。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皮皮 14:13:26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直到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身披自已编织的麻布,有少数人则用树叶、兽皮遮盖。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独龙语与贵山怒族语言基本相通,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一般每个家庭都有数个火塘,每个子女结婚后便增加一个火塘,做饭由各个火塘轮流承担。 独龙族民间互相邀请的方式十分独特,通常都是用一块木片做为邀请对方的请柬,届时要把木片送到要邀请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几道缺口就表示几天后举行宴请仪式。被邀请的客人要携带各种食品以表示答谢。
客人进入寨门后,要先与主人共饮一筒酒,然后落座聚餐
独龙族是个喜歌乐舞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以歌代言、以歌代答,用自己的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愁。
独龙族的民歌“芒珠”,内容丰富,有“斯汪芒珠”(即“古典歌”之意)和“木兰芒珠”或“勒汪芒珠”(即“通俗歌”或“流行歌”之意)之分,在屋内由寨中的“智者”来唱,内容多是本民族的重要历史,另外还有“摇篮曲”、儿歌等。
独龙族舞蹈古老而质朴,其中以剽牛舞最具代表性,而独龙族每年跳舞的时间很少,只有在过年节“卡雀哇”剽牛祭天时跳牛锅庄舞。
怒族
怒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歌多以叙事歌、山歌、劳动歌、儿歌、哄娃娃调、祭祀歌与悼念歌等形式,隐喻的手法,简练的句式,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反映了怒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其代表曲目有《龙潭》、《猎人调》、《求婚调》、《出嫁》、《逼嫁》、《迎亲调》等。
普米族
游走于普米族部落中,随时随地都会听到美妙动听的普米族民歌,看到普米族优美洒脱的舞蹈。勤劳的普米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当中创造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歌曲和民族舞蹈。
普米族民歌分时政歌、风俗歌(仪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类,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纷繁多样,淋漓尽致的反应了普米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普米族民间舞蹈又称“锅装舞”,其与古代“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一脉相传,以笙笛为伴奏,人们且歌且舞,舞姿曼妙。
怒江州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境内的“三江”峡谷地带,从峡谷底到梁峰顶,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温度适宜,夏天是旅游的最好季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境内多高山峡谷,由于受到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度左右,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高,冬暖夏凉。
到怒江观光旅游,可以说四季皆宜。但夏季这里炎热多雨,傍山而建的石头路和土路,路况极差,雨季道路难行且危险,因此最好的旅游时间应安排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特别是春节前后,民族节日众多,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还可以参加独具地方的色的节日庆典。
冬季的怒江昼夜温差较大,昼暖夜寒,游客应注意穿衣保暖。
相关昆明旅游攻略
- 2013-11-28桂林云南旅游攻略【穷游纯玩攻略】 0
- 2013-06-23东莞到云南昆明怎么乘车最方便 0
- 2012-01-21简单的腾冲和顺侨乡自助游攻略 109
- 2014-04-03昆明租车报价高不高,到昆明旅游去哪里租车呢? 0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是提供给旅游者的参考资料,所有资源均是自动采集、网上搜集或个人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出处所有。本站长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即时处理。站长QQ:34594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