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更新时间:2016-01-18 03:53 民间气象预报遭封 下月起非法预报天气最高罚5万(2)
他还认为,气象院校作为科研机构,原则上也没有权利对外发布天气预报信息。“真正有权利发布天气预报的,还应该是官方的气象机构,因为气象机构发
他还认为,气象院校作为科研机构,原则上也没有权利对外发布天气预报信息。“真正有权利发布天气预报的,还应该是官方的气象机构,因为气象机构发布的信息都是专家经过多重会商,有着专业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当地气候经验的积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这名专家表示,办法的出台,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人随意发布天气预报的现象。
每天早上起床或出门前,打开手机APP或刷微博看一下今天的天气如何,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是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一大习惯。陈女士就是其中一位。陈女士告诉记者,她用的是“墨迹天气”软件,上面会有一个小女孩,她根据当天的温度会搭配穿不同的衣服,为何不看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她坦言,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有时不太准,“有的时候说下雨,带了伞,结果第二天却是晴天”。
“旧瓶装新酒”,气象法中早有规定
记者注意到,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章第22条中,,就有类似的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手机软件公司都没有气象站,数据基本都是引用权威气象部门的数据。“这类数据都是公开的,很多公司做的无非是搜集、汇总、罗列、排版、美化而已,当然,前提要准确、及时。”
官方播报不准确是否可以索赔?
手机APP公司回应:气象信息来源是气象局,有官方授权
“其实,这些就属于气象谣言。”气象专家表示,有些气象爱好者,因为长期关注天气以及气候变化,可能自己会得出一定规律或者心得,可以在私下里进行交流,但是,不能作为天气预报在公共媒体上进行传播,“没有经过实践证明,就不能凭着个人的经验发布相关的天气或者气象预告。”
尽管有上述规定,但并没影响越来越多的手机APP开始涉足预报天气,近年来涌现了不天气预报APP,例如“天气通”、“360天气”以及“彩云天气”等,有的APP用户还可以上传即时的气象照片。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免费的天气软件都自称,气象信息来源是气象局,并表示有官方授权。
5月1日起将要实施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规定,除气象台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非法发布气象预报可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传播虚假气象预报,或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和结论,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父母这辈人喜欢每天看报纸、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而我基本就是靠微博、微信。”周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民间版的气象预报相对靠谱些,比如一些“气象达人”发布的信息,或者免费的手机APP软件,能随时推送,还有温馨提示。
“彩云天气”CEO袁行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规定有点‘旧瓶装新酒’,气象法中早就有规定了。虽然我们用的是官方的数据,但在商业社会中,谁预报得准,就用谁的,才是市场规则。”
“其实,现在气象预报还挺乱的。”周先生说,比如有的时候民间版、官方版气象信息会“打架”,一开始都不知道该信哪个版本的,“如果官方预报准确,谁会相信民间预报的?这项规定反而显得气象部门底气不足。”
“今年将迎来史上首个最热年”、“最高30.5度!明天降温6度、局部有阵雨”……今后,在网上随意发布这样的气象信息,或将面临罚款。5月1日起,《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正式实施。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办法”规定除气象台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违者最高罚5万。对此,有人认为,这有利于遏制“气象谣言”,有的则认为,民间版的气象预报更及时实用。还有网友问,“官方播报不准确,是否可以索赔?”
(责任编辑:天气预报网)来源网址:http://www.kmguol.com/tianqixinwen/changzhou/1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