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津旅游地图 津地图全图——津地图全图高清版
古城新史话上津-十堰晚报数字报
三国时期,上津第一次建县(魏兴郡平阳县)。 《四库全书》中对古鄀国在上津的分析。 □ 官开华 陈懿 “多为古人知,鲜为今人晓”,这是历代学者研究上津古代历史时的叹息。 明成化十二年 (公元1476年),郧阳府成立,“隶之县六焉”,意思是下辖六县,即郧县、郧西、上津、竹溪、竹山、房县。后来 “又割房县东南地设保康县”,管辖的范围扩大至七个县。七个县中,有六个县的历史资料都很翔实,惟独上津好像是一个失去了记忆的英雄,忘记了昨天的辉煌,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些曾经惊心动魄的过往。 正因为缺乏史料,郧阳置府后整整过去了32年,到明武宗正德三年 (公元1508年)时, 《郧阳府志》才拿出初稿。后任的郧阳抚治、曾官至礼部尚书的徐学谟认为这次整理的书稿太粗糙,特别是对上津介绍的太简略,他遗撼地说: “兹郧之故也,正德初业志之矣!” 又过了整整70年,即明神宗万历六年 (公元1578年)时, 《郧阳府志》才正式完稿。这时,距离郧阳府成立整整过去了102年。在这部书稿中,对上津几千年的历史介绍也仅仅200多字:“上津古商国地,为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所谓晋阴是也。战国属秦,以封卫鞅。及有天下,属内史地。汉为商,属弘农郡。武帝时置司隶校尉部及十三州刺史部,此属司隶部。东汉改属京兆尹。晋初为京兆南部,后置上洛郡领之。西魏始改上津,属洛州。后周改洛州为商州。隋炀帝复置上洛郡,以上津属。唐又改商州领之,隶山南东道。宋仍属商州,隶陕西永兴军路,后省入均州。国朝复置上津县,属襄阳府,隶湖广下荆南道。成化十二年流贼作梗,都御史原杰奏立郧阳府,改属焉,隶如故。编户八里。” 就是这仅仅两百多字的历史概述,在后来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中,一直是上津建置史的唯一解读。清顺治十六年 (公元1659年)上津并入郧西县后,郧西的 《乾隆县志》、 《同治县志》、 《民国县志》等地方志书中,关于上津建置史的考证均没有更新增加。 上世纪八十年代,郧西县民政部门在编撰地名志时,对上津作了“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置州”的初步结论。因为没有详实考证,仅仅只是简略性介绍,专家和学者对这个初步结论持保留意见。 2012年初,郧西县决定编纂出版 《千年上津》人文丛书。大半年来,借助 《四库全书》等多种典籍,共发现了12位上津令、5位平阳亭侯、古鄀国在上津等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按照 “史料必须要有出处、论证必须逻辑严密”的要求,我们对上津的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 A 上津源头 大禹治水时 上津历史的源头到底是哪个朝代?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就是三国时曹丕建平阳县那个时候么!”其实,这样的回答并不准确。魏兴郡平阳县是今天上津建置沿革的源头,但不是历史沿革的源头。 那么,上津历史沿革的起点到底是什么时候呢?这是一个困扰了几百年的历史课题。明朝的《郧阳府志》这样介绍上津历史的起点: “上津古商国地,为禹贡梁州之域。”这样极其简略的介绍,没有说明是什么时代的商国,没有说清是谁建的商国,再加上没有考证,后世的专家对这个史料往往弃而不用。 上津镇原党委书记尚政国,是一位史学爱好者,他致力于研究上津的历史。他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各大图书馆寻觅有关上津古代的志书。2011年4月,他通过省史志部门找到了一本1987年出版的《湖北省建置沿革》,书中第114页赫然有上津远古历史源头的详细介绍: 商国,明万历《湖广总志·国纪》:契佐禹治水有功,舜使为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注曰:今上津县。契子昭明传十四世而生成汤。按:湖北郧西西北与陕西接壤处有夹河 (亦称甲河、金井河),今为金钱河。河之东岸有上津堡,今为上津公社。地在陕西商县正南,商山在其北,商南县在其东北。此一地带,盖即舜所封契商国之地。 《史记·殷本纪》所载自契至汤上传,世系明白。张守节引《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契所封地。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商,秦相卫鞅邑。上雒 (今为雒南县)有雒 (今作洛)水出冢岭山,又有甲水出秦岭山,东南至锡 (师古音阳)入沔。《郡国志》二县改属京兆。注引《帝王世纪》:商,契所封地,是湖北郧西上津,为古商国地。 这是书中的原文。这段极其珍贵的史料不但说明了契封于上津,上津就是古商国,而且运用了多种典籍证明,说理充分,最后结论“商,契所封地,是湖北郧西上津,为古商国地”,这也是上津是古商族起源地最充分、说理最有力的证据。 那么,契被封于上津到底是哪一年呢? 根据《史记·殷本纪》、甲骨卜辞材料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成果,我们可以在百度上很容易地搜索到:虞舜二十年(公元前2260年)时,虞舜指派司徒禹去治水,契、稷协助禹。十三年后(公元前2247年),禹治理好洪水,被舜封于有夏,同时也封契于商。虞舜还下令契顶替禹为司徒(主管教育)。 这个“公元前2247年”的确切年份,就是契被封于上津的准确时间。照此计算,上津的历史最少有4259年了。 古商国在上津的铁证还不止这些。在《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二十七》第二页中,有契被封于上津的综合分析: 商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郑玄曰:商国在太华之阳。皇甫谧曰:今上洛商是也……商丘在河南归德府,而史记殷世家云:自契至成汤八迁,然则上洛商其始封,商丘其后所迁入。又按元魏以上洛郡为洛州,析商置上津县,今为郧西县地。 读到这里,读者可能有些纳闷了:无论是古代的《四库全书》,还是现代的《湖北省建置沿革》,对上津历史的源头都有很清晰的表述,为什么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四库全书》虽然权威,但成书后皇家典藏,一般人很难看到。二是《湖北省建置沿革》发行时仅仅印刷了1400本,分配到全省党政机关及各市县,一个县不到一本。一方面是束之高阁,一方面是孤本珍本,就这样,许多史料被无情地尘封了。 C 三国魏晋时 上津多次设县 就目前挖掘的史料来看,上津第一次建置始于三国时期。 为了使读者理解为什么建魏兴郡平阳县,首先要了解当时上津周边的情势。公元215年以前,汉中郡隶属益州刺史北部,下辖9个县,上庸、房陵、西城是其中的三个县。这时的上津叫平阳亭,隶属于钖县。公元215年,曹操取汉中,把汉中郡一分为四,即汉中郡、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后面的三个郡在汉中郡的东边,所以叫“东三郡”,隶属荆州。公元219年,刘备谋取汉中后,上庸郡、西城郡、房陵郡又隶属益州。公元220年,曹魏复得东三郡。 公元223年,魏文帝大刀阔斧,把东三郡改为两郡,改西城郡为魏兴郡,以申仪为太守,郡治自西城移到洵口;孟达领新城太守,初治房陵,后移治上庸。新成立的魏兴郡下辖四个县,即西城县、安阳县、钖县、平阳县。新设的平阳县就是今天的郧西上津,其全境当跨及陕南之镇安、山阳二县境(《湖北省建置沿革》)。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改平阳县为晋兴县,历史上把这次建县称上津第二次建县。仅仅过了几个月,又改名为兴晋县。太康三年,魏兴郡的治所从钖县迁到兴晋,直属荆州,这是上津第三次建县。西晋王朝的司马家族一直致力于统一大业几十年之久,刚刚统一天下,就把平阳的名字改为 “晋兴”,旋即又改为“兴晋”,借县名表达皇帝或朝廷兴旺发达的祈愿,足见上津地理位置之重要。 有读者会问,由晋兴县改名为兴晋县,也算是一次建县么?史学界多位权威人士认为,当然算。改名后,官方文书、印信等都要进行大的改动。特别是晋兴县改名为兴晋县后,连上一级建制“郡”(魏兴郡)的治所都迁来了,是一次改头换面的建置。这里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同一个县,隶属关系变为外来政权了,在建置上是一次重新建县。西北大学教授李之勤说,隶属关系改变后,职能、人员都有变更,官印都变了,旧县面目全非,连新政权的志书上都记载这次新设的建置,当然是重新建县。 上津第四次建县是脱离了晋朝的控制,隶属于一个叫成汉的国家。晋惠帝永宁元年 (公元301年),魏兴郡迁址,兴晋县改属益州汉中郡。公元304年,兴晋县成为成汉李特父子的辖地。公元306年,李特的儿子李雄称帝,国号成。晋朝是一个国,成汉国也是一个国,就这样,晋王朝失去了兴晋县的管辖权达30多年之久。成汉国的汉中郡、平阳县管辖范围不变。(《十堰通史》) 上津第五次建县是公元339年(东晋咸康五年)。《十堰通史》载:这年(公元339年)三月,东晋颖川庾亮诸兄弟领精兵北伐后赵、西征蜀汉,收复了包括上庸、新城、魏兴三郡在内的梁州,兴晋县自然同时收回,失而复得后,重新建置,管辖范围如前。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2005年,上津建置的资料介绍说,“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东晋成帝设兴晋县”,这样说法一是没有出处,二是这时候汉中郡(辖兴晋县)还是成汉的势力范围,晋朝廷是不可能建县的。 上津第六次建县是又一次脱离了东晋王朝控制后的事。公元351年,前秦取代后赵成为北方强国后,逐步南侵,顺阳郡的武当县都成了这个新王国的国土,魏兴郡自然隶属其中。这时上津仍叫兴晋县,隶属大秦国梁州魏兴郡。 上津第七次建县是公元366年,海西公太和元年。前秦南侵后,东晋收复国土心切。公元356年,东晋桓温二次北伐,收复了包括顺阳郡在内的河南部分地区,但魏兴郡等地方没有夺回。公元366年,桓温弟桓豁北征,收得失地,魏兴郡终于又一次回归晋国。《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第9-10页“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图”佐证了这一点。 上津第八次建县是公元379年4月,兴晋县(上津)又从东晋易手。进入东晋十六国以后,上津一直是南方和北方交战的前沿。公元373年,苻坚趁桓温病死的机会,出兵勇夺东晋的梁、益二州,晋梁州迁到魏兴的西城,这时的兴晋县所幸未失。但好景不长,公元378年,苻坚派兵南出武当,于公元379年春天攻陷襄阳。当年4月,前秦梁州刺史韦钟攻陷魏兴郡,活捉晋魏兴太守吉挹,吉挹绝食而亡,由此,晋所属新城、上庸二郡为前秦所占领,包括十堰、襄阳在内的鄂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前秦的控制之下,兴晋县 (上津)又一次被前秦占领、置县。这是前秦第二次占领兴晋县,距第一次侵占已经过去了28年。《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第11-12页的公元382年形势图也佐证这段史实。 上津第九次建县是公元384年,东晋太元九年。这年正月,东晋桓冲部将郭宝进攻魏兴、上庸、新城三郡,前秦魏兴太守褚坦、上庸太守段方投降,新城太守曲常逃走,东晋收复了三郡,复设兴晋县。 上津第一次设郡是公元386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以天河下游(原长利县)至羊尾山一带(原钖县)为界,以南为南洛郡,以北为北上洛郡,同属洛州管辖。北上洛郡的治所为兴晋县。这时的上津既是晋国兴晋县治所,又是北上洛郡的治所。 上津第十次建县是公元397年,晋安帝侨立上洛郡于魏兴,侨郡即魏兴之晋兴县上津故城。《湖北省建制沿革》专门注释:此即晋安帝上洛县。这是上津第一次叫上洛县。 以上设北上洛郡、上洛县的建制,不仅 《十堰市建置沿革》、《湖北省建置沿革》上有记载,《历代行政区划》和《望姓家谱》上也有记载。但读者们有一个共同疑问:“侨郡县”是什么意思? 原来,当时流民迁徙浪潮迅猛,成了一个很尖锐的社会问题。东晋王朝为了维稳,专门为流寓百姓设立了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故称“侨”。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但因为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刊头题字:王太宁) B 春秋时期 古鄀国在上津 许多关注郧西历史的人常常会问:春秋战国时的郧西,究竟有没有建立过一个诸侯国?近十几年来,这个问题也常常被外来的游客问到,但总是没有肯定的答复。说有吧,没有确切的文献或实物记录。说没有吧,心总是不甘。 许多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也不甘心。在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这近两千年的漫长时间段中,郧西及上津大面积地区,咋可能没有存在过一个诸侯国呢?专家们的理由很充分: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上看,郧西的白龙洞猿人和黄龙洞智人是人类的始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郧西正处在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这两大文明的交汇地带。在郧西的周围,存在着绞国、房国、庸国等诸多侯国。《战国策·齐策》说,“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时诸侯三千。”《吕氏春秋·观世》中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这些多则上万、少则成百的诸侯国,像雨点子一样洒满神州大地,惟独撇开了郧西和上津么? 为了寻找郧西或上津境内的古国,一代代史志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寻找,兀兀穷年,矢志不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却被专家质疑一个。 麇国是从外地迁到汉江边上的一个古国。远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郧西就有一个叫梁应旭的学者,撰写了一篇《麇国辨》的文章,明确说明春秋时的麇国在郧西羊尾附近,至于都城,“则麇之国都,必去钖穴不远。”上世纪八十年代,郧西地方史志专家王兴华考证,古麇国大约在羊尾山一带,管辖范围包括郧西的上津、土门及县城周围。王兴华甚至计算出了麇国在郧西存国的时间是63年。但是,因为缺乏铁证,这种说法不被史学界认可。 前几年,郧西一位名叫李锋的史学爱好者写了《古蜀景阳三千年》一文,文中明确提出,最迟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郧西县景阳乡与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交界处的一大片区域,曾经存在一个王国,名字也叫“蜀”。从周武王时开始算起,这个“蜀”王国距今最少已经3057年了。其实,这种观点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顾颉刚、郭沫渃、钱穆等历史学家就提出过。古蜀在景阳的证据当然是充足的,但也有人说,这个“蜀”国是湖北郧西与陕西旬阳交界处的古国,不是郧西境内的古国。 正当在郧西境内寻找古国的艰辛道路进入死胡同的时侯,2012年,借助《四库全书》,有专家终于在郧西上津境内发现了一个古国“鄀”国。按目前的证据看,这种结论也是铁证如山的。 按照以前对鄀国的解释,鄀国起初都城位于商密,商密又被称为下鄀。公元前635年,秦国及其盟国晋国两大国联合讨伐鄀国。而秦晋此时的对手楚国派军队助鄀国。商密人向秦师投降,楚师将领被秦师俘虏,于是秦师回国,楚人追赶不及。公元前622年,鄀国在亲近秦国还是楚国的问题上来回摇摆,秦国攻入鄀都商密,其国土为秦国占有。鄀国人就此迁徙至今天的湖北省宜城市,被称为上鄀。迁徙之后,鄀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 对于这种解释,许多专家持质疑态度。质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古商密地在哪儿?二是既然古籍明确说明了鄀国在秦楚界上,这秦楚界在哪儿呢? 首先,《四库全书》中有多处明确说明“鄀国在上津”、“古商密地在上津内乡间”。《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明志录·卷六》第二十页有这样一段文字:“鄀,秦楚界上小国,今郧阳上津内乡间古商密地,期后乃迁襄阳宜城界。秦入滑窥东诸侯,今入鄀又将有事南方矣!”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鄀国,是秦楚界上的一个小国家,先是位于今天(指明万历年间)郧阳府辖内上津乡间,后来才迁到襄阳宜城界。 在《四库全书》中,不仅是《春秋明志录》、《湖广通志》等9处记载了鄀国在上津的证据,另外,在《春秋辑传》、《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等8处又全面分析了古鄀国在上津的可能。 历史研究的过程是越来越接近真相的过程。在《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辨义·卷十三》第三十八、三十九页中,明朝的史地学家卓尔康综合了几位大家的观点: 秦人入鄀。《左传》:鄀贰于楚。季氏曰:“秦自僖公三十三年入滑将以窥东诸侯,窥东诸侯而不得至,是入鄀又以窥楚也。使非晋以勍敌(强大的敌人)迫居其东,则其肆行,岂在楚下哉?圣人书此,盖有经世之虑矣!”高氏曰:“鄀微国,秦以其叛而入之,后为楚所并。楚昭王复国之后,畏吴之强,去郢而都入鄀。”季氏曰、杜元凯曰:“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又曰:商密鄀别邑,南乡丹水县也!今按:南阳府南阳县南一百里有南乡城。邓州内乡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有丹水城,内乡县即蔡所迁之白羽,其本名为析,亦鄀别邑也!今郧阳府上津县舆内乡相界处置析川县属邓州,然则今之上津其即切近古之鄀国者乎?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则郑渔仲所谓襄阳府宜城县西南有鄀亭山是也!而秦人入鄀时则尚在商密,不然则宜城距商密且九百里,秦人入鄀岂能越境而远至其地乎?”鄀,今襄阳府上津县。 上面三百多字的原文,首先提出问题,秦人入鄀,鄀在哪里呢?三国时期的大学问家杜预(杜元凯)、北宋的高闶、明朝的季本全面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鄀国本是商密界上的小国,后来迁到南郡县的,交待了鄀国的来历和去向;二、丹水县、内乡县这几处都是鄀从商密迁往南郡过程中的“别邑”;三、假如古鄀国是在宜城而不在上津,那么,上津就是秦人的地盘,秦人到鄀这个地方就好像是到自家菜园子转一圈,是很自然的事情,就不存在“秦人入鄀”的典故了。最后得出结论,古鄀国在上津,与四库全书中其它处“郧阳上津内乡间古商密地”的观点相吻合。 |
上一篇:2013年外省市回津中考知多少 | 下一篇:湖北郧西县上津古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