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沙湾县旅游地图 沙湾县地图全图——沙湾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沙湾历史之地理建置人口篇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沙湾历史之地理建置人口篇 (2013-02-12 16:12:14)
(一) 环境
沙湾镇位于番禺中部的西端,最东为东经113°16′26″,最南为北纬22°49′,最西为东经113°26′44″,最北为北纬22°52′15″。 沙湾是个古海湾,历代先人在这里筑堤围垦,据史籍记载,宋代,沙湾以北已成陆地,以南尚是浅海,以后陆续围海造田,面积不断扩大。清初,清廷为防郑成功来攻,限令沿海居民内迁50里,致使沙湾庐舍毁于一旦,田园为之荒废。后废迁海令,方回籍重建家园继续开发,再历数百年而拓展为现境。 镇境四面环水,与接壤的镇俱以河道为界,东为大九沥,南为沙湾水道和三善,西为陈村水道和濠,北为市桥水道。东北距县城市桥4公里,两镇分界仅一河之隔。全境东西长135公里,南北仅为4公里,似个横放的瓶子,总面积5372平方公里。境内因紫坭河斜贯西南角,形成一个小岛——紫坭片(含紫坭、三善),而龙湾峡又分划出西部形成古坝片,深涌又将东部割断,形成陇枕片。中部是面积较大的丘陵地——沙湾片。全镇形成四个自然区域(片)。 沙湾镇是“半沙民”地区,除东部陇枕片是水网交织的沙田区外, 基本属民田区。全镇有水田31850亩, 旱(基)地2880亩,鱼塘1780亩。 境内沙湾片西部为丘陵地,以青萝嶂为主脉,全镇约是三山二水五平原。盛产水稻、甘蔗、蔬菜、瓜果、塘鱼和河鲜,也是全县工业基地之一。过去只靠水上交通。改革开放后,大力建桥筑路,村村通车,公路四处相连,扼全县南、西、北三面交通要冲,可直达广州、深圳及珠海、中山等地。
(二)建置
沙湾历史悠久,始建于古海湾的半月型沙滩之畔,故名沙湾。明代,番禺县设沙湾巡检司,简称沙湾司。清沿明制,并按地域设置都、堡、鄙。沙湾司辖一都(沙湾都),13堡,28鄙,87村。清光绪年间,改都、堡、鄙为乡、村,沙湾司不变,驻地改在市桥。 原沙湾司所辖范围很大,包括现在的沙湾镇,榄核镇、钟村镇、石镇、沙头镇、市桥镇、东涌镇、灵山镇和鱼窝头镇。还包括今顺德市的乌洲、南浦、沙亭3个村。 民国初期仍是沿袭清末旧制。至民国20年(1931)才设区、乡,把原沙湾司改称第一区。沙湾曾名本善乡,民国21年(1932年)改称为第一区沙湾乡。民国25年(1936)废区改编乡、镇、保、甲。民国26年(1937)1月,区公所改设为联乡办事处,后因保甲制未能实施,仍按原区、乡设置。民国35年(1946)10月,整编保甲,取消第一区,各乡直属县管辖。 建国初,当时在沙湾活动的武工队,于1949年11月12日奉番禺县市桥军管会之命, 成立沙(湾)九(如) 螺(阳)联乡办事处。驻地设在沙湾大巷涌忠烈祠内(即现镇政府址)。 1950年5月成立第一区,区公所驻地设在沙湾北村(“学陶”前大楼内),辖沙湾、螺阳、九如、榄核(今榄核镇)、大乌、 濠下(均今鱼窝头镇)、沙鼻(今东涌镇)、 灵山(今灵山镇)等乡。当时为了利于土地改革,原属沙头的汀根、横山、南山、双坑、玉堂、莲湖村等划归螺阳乡并入第一区。 1953年4月,全县改为小区小乡制,划出大乌、濠下、沙鼻等乡,余下仍称番禺第一区,区政府驻在沙湾镇,辖9乡1镇43村。 1953年,南海县建沙堤机场,把南海县的沙坑村部分农民迁入沙湾东村之东,自成小村,仍叫沙坑村。 1957年2月撤区并大乡,划出榄核、浅海、大坳3个小乡建立榄核大乡,又划出汀根、横南等村归沙头大乡管辖。 1958年9月3日成立番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农村军事化,沙湾属团的建制,分片设营,各村和合作社称为连、排(生产大队、小队)。 1959年3月撤销沙湾乡,改置沙湾人民公社,并把榄核乡并入沙湾公社。不久,又把原榄核划出,设置榄核公社。 沙湾公社的行政区域此时才相对地稳定下来。 辖下18个大队,243个生产队。 1961年将螺阳大队的福田、新村、兰陵、涌口、石涌、涌边划出,设置福涌大队。 1981年南郊大队划归市桥镇管辖。 1984年公社改区,称沙湾区,改大队为乡。 1987年1月1日又改区为镇,改乡为村。镇政府下辖17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下设渡头、紫坭两个居委分会)。
(三)村落
沙湾镇的乡村划分比较复杂,在明、清年间,一般以自然村为一乡,或几个自然村合为一乡,沿用到建国前夕。 建国后,相当区和乡的行政区域不断变动,时合时分,时撤时改,直至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后,才逐步由区改称为镇,乡改称为村。现行的村设村民委员会。全镇有自然村37个,分别划为17个行政村。全镇居民较多,另设居民委员会统一管理。
沙湾东村 沙湾东村是前沙湾乡的一部分,原乡于宋代早已成村,有文字可考的距今已800多年。建国后,将沙湾乡东部划出成一行政村,故名东村,曾名东乡,简称沙东。1991年有耕地1286亩,其中水田1006亩,旱地280亩,尚有鱼塘121亩。农业人口609户2399人。除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殖塘鱼外,机械工业和服装工业都办得较早,现有村办工企业9间,工农业总产值664万元,年人均收入1230元。 主要姓氏有何、黎、李、朱、赵等。何姓于南宋绍定年间迁来。黎姓是紫坭村的黎南珍于南宋咸淳中进士后迁来定居。赵姓是南宋的宗室,自东莞迁入定居。村内的李忠简祠(久远堂)规模甚大,是李姓族人为纪念先祖宋代探花李昴英而建。现祠已大部拆毁,只剩头门。
沙湾南村 沙湾南村是前沙湾乡的一部分,位于沙湾南部,故名南村,简称沙南。建国后始建为行政村,并曾在南村之南的基围、盐埠一带沙田区成立“新南村”,不久撤销又并入南村,成为半沙民的村落。 1991年有农业人口412户,1502人,耕地面积769亩,其中水田720亩,旱地49亩,还有鱼塘33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养鱼。村办工企业有9间,工农业总产值591万元,年人均收入为1081元。 大跃进年代把大巷涌填平筑成马路,名大巷涌路,今镇政府、文化站、戏院、公园和很多工商业、企事业单位都建于此路两边,是沙湾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主要姓氏,沙田部分姓氏甚多,民田部分为何姓聚居。
沙湾西村 沙湾西村是前沙湾乡的一部分,位于沙湾西部,故名。曾名西乡,简称沙西。建国后始建为行政村,向以生产蔬菜和饲养乳牛著名。 |
上一篇: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卫星地图 | 下一篇:世茂诺沙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