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咸阳旅游地图 咸阳地图全图——咸阳地图全图高清版
陕西咸阳三维立体全景卫星电子地图[在线版]
陕西咸阳简介 【咸阳简介】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气候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咸阳,有着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2004年,又被评为首届中国魅力城市。 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既在九嵕山南, 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阳,水北也叫阳,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一秦王朝建都之地。南北长1 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 0119平方千米。辖兴平市一市,秦都、渭城、杨凌3个区,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人口504万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表现为三个单元:一是南部渭河、泾河平原,约占总面积1/5;二是中部台塬区,也约占总面积的1/5;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3/5。境内大小11条土石山岭,集中在北部。市区海拔378—421米。东北部的石门山海拔为1885.3米,为全市最高点。全市最低处在东南部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境内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主要有子午岭余脉的马栏山、石门山,中部嵯峨山、笔架山、九峻山,北仲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 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13天;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年平均气温不足1 0℃,无霜期180天。全境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由南向北递增,50%集中在7、8、9月,常常秋雨连绵,久阴不晴。 河流:泾河从西北入境,向东南流出注入渭河。渭河自西向东沿南界流过,形成“人”型水系。其大大小小的河沟,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别注入泾渭两条动脉。 矿藏:主要有煤、铁,石灰石、陶土、铁矿石、大理石等1 6种。市区北部属渭北“黑腰带”的一部分,煤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为陕西第二大煤田。中部石灰石储量40亿立方米。 经济: 有耕地41.54万公顷,是陕西主要粮、棉生产基地,全市有9个省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和6个国家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人均产粮居陕西之首,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多公斤。多种经营已形成以棉花,苹果、烤烟、蔬菜、笼养鸡、生猪等产品为主的1 5个商品基地。尤其是“红富士” 苹果等新品种多次获国家和省优质果品奖。大力发展礼泉短富、皇家嘎拉、美国8号等优质品种。美国红地球葡萄已在泾阳、三原、礼泉、永寿建立了200公顷开发示范园。境内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是关中驴、秦川牛的主要产地,奶山羊发展较快,已成为陕西奶山羊基地之一。天然次生林5万公顷,优势树种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等,林木总蓄积量为456.5万立方米。11.5万公顷草场。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品种达626种。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14目、30科、140余种。 咸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纺织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印染、服装、纺织机械及纺织科研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完整体系,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其年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I/3。电子工业已成为实力较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全国最大的彩管厂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等13家大中型电子企业集中于市区西郊,其年产值占全省电子工业的近一半。秦都已被人们誉为“纺织电子城”。咸阳市已成为陕西最大的果品生产加工基地,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电子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医药保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 交通: 陇海铁路贯通东西,咸(阳)铜(川)、西(安)韩(城)铁路与陇海线在此交汇;西(安)兰(州)、211国道、咸(阳)宋(家川)、西(安)宝(鸡)、西(安)铜(川)等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县县、乡乡实现了油路化。已建成的西安至天水、西安至铜川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几千年的“咸阳古渡”已被横跨渭河的铁路和公路大桥代替。国内第四大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有国际、国内航线80多条。 名胜古迹: 全市文物景点5000多处,国家级文物12处,省级73处。乾陵举世闻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夫妇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昭陵(唐太宗墓)、茂陵(汉武帝墓)、阳陵(汉景帝墓)等27座帝王陵墓和256座陪葬墓,形成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的帝王陵墓群。还有郑国渠渠首遗址、彬县大佛寺、唐昭仁寺大殿、杨贵妃墓等。咸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咸阳主要旅游景点:乾陵 ·沙河古桥风情园 ·咸阳博物馆 ·渭滨公园 ·茂陵博物馆·杨贵妃墓 ·大地原点 ·三原城隍庙 ·昭陵 ·五陵原·后稽教稼台 ·郑国渠 ·北杜铁塔 ·崇文塔 ·长陵 ·咸阳石门山 ·彬县大佛寺石窟 ·开元古塔 ·懿德太子墓 ·彬县大佛寺 ·昭仁寺 ·甘泉宫遗址 ·爷台山 ·永泰公主墓 ·黄土民俗村 ·凤凰广场 ·汉阳陵 ·乾陵博物馆 ·中华广场 ·唐家大院 ·咸阳湖 主要大学:陕西中医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咸阳地理位置】 咸阳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11′至35°32′之间,南与西安市隔水相望,北与甘肃相连,东与渭南、铜川市毗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213平方公里,总人口504多万,辖3区1市10县,169个乡镇3736个行政村。 咸阳自古素有交通要冲之称。古时,咸阳北有关中通往河西走廊的泾河谷地;南扼渭水漕挽天下;西通陇西;东处泾渭交汇地带。左扶崤函,右控陇蜀,战时兵家必争。渭水于此折向东北,构成关中东西大道的分界线,自古中原和长安来往于川、甘、青、宁、新各地者,均由此处渡渭,咸阳成为西出阳关,北上萧关,东至长安,直抵中原的交通枢纽。尔后,陇海、咸铜、西韩铁路在此接轨,公路网织,四通八达,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航空港之一,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民航相互交融的大交通格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把发展交通事业作为富民兴市和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战略措施来抓,全力实施交通跨越式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交通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1、公路:截止2003年底,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4297.399公里,公路密度为42.1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养管单位分:省高速集团养管公路里程129.74公里(不包括绕城高速及机场中线),咸阳公路管理局养管的国省道里程为780.73公里(国道423.663公里,省道486.807公里);市地道处养管的农村公路3386.929公里。 全市拥有农村公路3386.929公里,其中县道1590.999公里,乡道1662.57公里,专用公路133.3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一级路4.7公里,二级路198.161公里,三级路1666.25公里,四级路1453.289公里,等外路65.529公里(等外路全部为专用公路)。全市13个县区市中有12个实现了用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173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油路化,3776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公路。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客货运输车辆16185辆,其中客车4758辆(班线车1955辆,出租车2803辆),货车11427辆,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3464万人次、237963万人次、 2003万吨、 177447万吨。全市共拥有客运站16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6个,分布在咸阳市区、礼泉、永寿、彬县、泾阳、三原,其余均为三、四级客运站。 2、铁路:咸阳车务段管辖陇海线、咸铜和西户支线共计163公里上的20个车站,2002年,完成货物发送量281.76万吨,旅客发送量163万人次,运输总收入26658.5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5%,创车务段历史最好水平。 3、民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和区域性中心机场。目前,机场与国内外2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国内通航城市68个,国际11个,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 沟通祖国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并有通往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的国际航线和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以及新加坡、阿塞拜疆的包机航线。2002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4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9.87万吨。 【咸阳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咸阳市辖3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咸阳市 面积10213平方千米,人口504万人(2004年)。 杨陵区 面积 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712100。 兴平市 面积 496平方千米,人口56万。邮政编码713100。 三原县 面积 569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7138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泾阳县 面积 792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713700。县人民政府驻泾干镇。 乾县 面积 994平方千米,人口56万。邮政编码713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礼泉县 面积1017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713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永寿县 面积 88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713400。县人民政府驻监军镇。 彬县 面积120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邮政编码713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长武县 面积 58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713600。县人民政府驻昭仁镇。 旬邑县 面积169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71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淳化县 面积 965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711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武功县 面积 392平方千米,人口41万。邮政编码712200。县人民政府驻普集镇。 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咸阳历史沿革】 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春秋时称渭阳。秦为咸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更名新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为渭城。晋时设置灵武县。后赵时更名石安县。 前秦时,将汉刘邦的陵邑——长陵邑改为咸阳郡,并辖灵武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陵墓——顺陵在此,改为赤县。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升为次畿。五代、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现在秦都区所在地。明、清均称咸阳,属西安府管辖。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府设道,咸阳归关中道管辖,不久废道直属陕西省政府。公元一九三七年后,属咸阳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八日咸阳县解放,归咸阳行政专员公署。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将咸阳县的城区建为咸阳市,郊区仍归咸阳县管辖,市、县并列。一九五三年咸阳市、咸阳县直属陕西省政府领导。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将咸阳县并入咸阳市。一九六一年一月曾将兴平、周至、彬县划归咸阳市管辖。一九六一年十月复置咸阳专署,四县划出,咸阳市仍归咸阳专署。一九六六年七月改属西安市。一九七一年十月咸阳市复属咸阳地区。一九八四年五月咸阳地区改为省辖市后,原咸阳市易名秦都区。 【咸阳气候环境】 咸阳市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年平均降水量537—650mm,年平均温度9.0—13.2摄氏度,全年太阳辐射 4.61×109—4.99×109焦耳/平方米。年累计光照时数平均为2017.2—2346.9小时,六、七、八三个月的日照时数约占全年的32%,对夏季作物的成熟和秋季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利。自然资源丰富 。有煤炭、石灰石、陶土、铁矿石、大理石、油页岩及石油、矿泉水、地热水等矿产资源。煤炭探明储量120亿吨,原煤生产能力300多万吨,是陕西的第二大煤田,为国家后备能源基地。石灰石储量5000亿吨,正待大规模开发。地热面积达800平方公里。境内有泾河、渭河、沣河、黑河、泔河等八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7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70多亿立方米,城市供水充足。经济作物种类多、分布广,其中沙棘、黄芪、山楂等野生植物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咸阳水利资源】 咸阳市水资源主要由河川径流和地下水组成。全市多年平均自产地表径流5.43亿立方米,地下水不重复量3.66亿立方米,另外还有入境客水量60.79亿立方米。大气降水是地表径流及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之一。年平均降雨量567.9毫米,年降水总量58.60亿立方米。各地年降水量的分布呈南少北多之大势。 河流水系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渭河干流从南缘流过,在市境汇入的主要支流有漆水河、新河、沣河、泾河、石川河,其中泾河最大,形成了泾河、渭河两大水系。市内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和沟道有15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6条。 地下水资源蕴藏丰富,水资源总量11.3亿立方米。有温泉12处,热水钻空9处。水资源人均水量为全省水平20.5%,全国水资源9.8%。呈现出南富北贫的分布规律。 【咸阳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101.96万公顷,按地貌特征可分为土石山地、丘陵地、原地和川道四大类。咸阳市土壤分布属于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灌丛褐土带向北部的暖温带半干旱草原黑垆土带的过渡带。北山以北属黑垆土带,北山以南属褐土带。耕地面积2001年末40.70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9.9%;园地11.85万公顷,占11.6%;林地17.98万公顷,占17.6%;牧草地2.28万公顷,占2.2%。咸阳市农耕地垦殖指数为56.7%,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水浇地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48.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咸阳生物资源】 咸阳市气候温暖,雨量适度,地形复杂,土地广阔,为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植物资源丰富,2001年全市尚有天然次生林5万公顷,优势树种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等。大面积的人工林以刺槐为主,四旁绿化为杨树为主。林木总蓄积量为436.5万立方米。11.47万公顷草场,理论载畜量15.7万个羊单位。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2001年已发现品种多达626种,分布遍及全市。野生药材138种,人工种植药材33种。此外,野生果类植物、野生油料植物、纤维植物、香料和化工原料植物等均有一定蕴藏量,但开发利用还很不充分。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14目30科140余种,兽类6目14科约40种。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物有狸、獾、鼬及鸣禽等。 【咸阳矿产资源】 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22种,已开发利用10种,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石英砂岩、陶土、油页岩及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中部台坳区,其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是煤炭资源。煤炭资源集中在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永寿县的部分地区。已探明储量为101亿吨,预测为150亿吨左右。煤种主要为不粘结煤、长焰煤,为中灰粉、低硫、低磷至中磷、低发热值至高发热值的低变质烟煤,是较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石灰石是咸阳市仅次于煤炭的重要矿产,储量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乾县、永寿县、礼泉县、淳化县、泾阳县、三原县境内的北部山地一带,东西延长75公里,质量佳、厚度大,储量估计有3000亿立方米。矿石的碳酸钙含量97%以上,氧化钙含量55%以上,是生产水泥、电石、轻质碳酸钙等产品和烧制石灰的优级矿石。 【咸阳煤炭资源】 咸阳煤炭资源分布于辖区北部的彬县、长武、旬邑、淳化、永寿五县,位于陕西渭北黄陇侏罗纪煤田中段,属凹陷盆地型陆相沉积煤田。在区域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 煤系自东向西呈东西方向的带状分布,东起旬耀边境,西至长武县城,南到永寿平遥,走向长达70公里以上,煤层倾斜向北,倾角3。~10。,局部地区达14。~300以上,含煤面积约1680平方公里。除局部出现宽缓褶皱外,总的情况是构造简单、煤层稳定、断层少而小,不少地区煤层沿沟谷出露地面。储量约110亿吨以上,是国家计划开发的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咸阳地热资源】 咸阳处于渭河断陷盆地,具有良好的地热富集赋存条件,1995年对咸阳城区17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热进行勘探、普查和测算,地下热水储量约373亿m3,可折合标煤19.7亿吨,相当于彬长煤田热量的18.8%。同时地热资源质量优良,地热水赋存于深部地层中,经过长期运移,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与围岩相互作用、溶解了围岩中较多的化学元素,根据现已凿成的地热井水质化验结果显示,化学成份均达到优质医疗热矿水的标准。 【咸阳文化资源】 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时,周人曾在咸阳一带长期活动,修筑城邑,发展经济,留下了许多遗迹。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国都迁到咸阳,秦王嬴政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政权—封建帝国秦王朝。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阳闪烁过灿烂的光辉。 构成咸阳物质文化资源的内容,主要是指文物资源。咸阳作为我国文物资源大市,其文物品类之丰富,文物典藏之独特,可谓举世无双。其主要特征:一是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据文物部门统计,全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2106处,其中古遗址825处,古墓葬783处,古建筑93处,石窟寺19处,石刻25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2处,其它文物点92处。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8处30个文物点,省重点保护单位95处,县区重点单位400多处。全市各级文博单位共收藏陶瓷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石器、壁画等可移动文物点5.5万余件。诸如淳化县史家原出土的西周大鼎,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是目前已知西周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圆鼎;茂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汉鎏金马和北周孝陵出土的天元皇太后金玺,堪称国之瑰宝。二是帝陵多,等级高。境内现有历代帝陵27座,埋葬着28位皇帝,全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西汉帝陵和唐代帝陵最为集中和壮观。西汉11位皇帝,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外,其余9位皇帝均埋葬于咸阳原上。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其间还有王侯将相、皇亲国戚墓葬500余座。唐代18座帝王陵有一半在咸阳境内,横跨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四县,大多依山为陵,气势宏大,而且陪葬墓众多。自东向西依次为唐高祖献陵、唐武宗端陵、唐敬宗庄陵、唐德宗崇陵、唐宣宗贞陵、唐太宗昭陵、唐肃宗建陵、唐僖宗靖陵、唐高宗李治和周帝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其中昭陵占地30多万亩,陪葬墓180多座,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三是古遗址、古建筑较多,内涵丰富,保存完整。位于秦都区西南的尹家村遗址,是陕西省最大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型原始村落遗址,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而位于长武县城的昭仁寺大雄宝殿,被认定为中国目前仅有的三座唐代大殿之一。其他著名塔刹、楼阁等建筑物,诸如中国最高的崇文塔、北杜铁塔、文峰木塔等,也是明清建筑的代表作,值得重视。四是时代和地域特征鲜明,序列性强。西周的青铜器、秦代的砖雕、西汉的陶器、陶俑、石刻和玉雕,唐代的石刻、三彩俑和墓室壁画,构成了完整的时代特点;而以秦咸阳城遗址为代表的秦文化区、以长陵、茂陵为代表的汉文化区、以昭陵、乾陵为代表的唐文化区,构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五是石质文物数量大,品位高。汉武帝茂陵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墓前,分布着16件大型汉代石雕群像,其中有12件是国宝级文物,“马踏匈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始凭证,被载入我国历史教科书;唐太宗昭陵石刻的杰出代表——“昭陵六骏”驰名海内外,“昭陵碑林”作为全国三大碑林之一,其气度之恢弘、撰书之大气,均为世所罕见。乾陵地面现有124件石刻文物,其中的无字碑、述圣纪碑和“六十一王宾像”,可谓闻名遐迩。陕西省境内最大的石窟寺——彬县大佛寺,其体量之高大,气势之磅礴,也是石刻艺术中的绝代精品。茂陵石刻中的“马踏匈奴”等被定为国宝;乾陵司马道旁的石人、朱雀、翼马、六十一王宾像等堪称一绝;顺陵的走狮、独角兽观后,令人叹绝;“昭陵六骏”更是闻名天下。 咸阳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服饰、饮食、歌谣、居住和礼仪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有魅力的,是有关民间礼仪活动的内容。诸如弦板腔艺术、劝善说唱艺术、民间剪纸艺术、蛟龙转鼓艺术、民间饮食传统,民俗歌谣传统、小字挽幛习俗、唢呐音乐习俗、道教打醮习俗等等。目前仅有弦板腔艺术一种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其他口头的和非物质文化种类仍然亟待挖掘。 馆藏文物举世罕见。秦宫遗址出土的壁画是中国出土时代较早的壁画;唐昭陵、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反映唐代宫廷生活的壁画可谓壁画中的珍品;彬县五代冯晕墓出土的砖雕举世罕见;咸阳博物馆收藏的马蹄金,陈爱金币、汉代玉马、玉熊、安邑下官钟、秦昭版、龙须空心砖、唐代金壶等皆为文物珍品;杨家湾汉墓出土的西汉三千兵马俑气势磅簿;茂陵出土的百余鎏金马、竹节熏炉、铜犀牛、玉铺首等都是稀世珍宝。 革命文物俯拾皆是。三原县有辛亥革命时的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旧址、大革命时期的渭北农民协会旧址、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驻陕办事处等;泾阳县有云阳农民协会旧址、抗战时期的安吴青训班旧址、“西北游击队”旧址、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红军改编旧址、八路军总政治部旧址等;旬邑县有“二·八”暴动纪念馆,马栏关中分区机关旧址等。此外,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战役、扶眉战役、爷台山战役、毕原血战旧址等都给咸阳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迹。 【咸阳文物资源】 咸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悠久,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先后为秦、西周、西汉、北周、隋、唐等 13 个封建王朝的都城或京畿之地,素以 “ 古遗址、帝王陵、明清城 ” 闻名于世,是全省文物重点地市之一。 1988年文物普查显示,全市有各类文物点 4951 处,其中古遗址 1037 处,古墓葬 1135 处,石刻文物 2451 处,古建筑 211 处,革命文物及其它文物 117 处。在这些文物点中,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18 处 30 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7 处。县(区)级近 300 处。全市有帝陵 22 座,其中西汉帝陵 9 座,唐帝陵 9 座,隋帝陵 2 座,北朝帝陵 1 座,前秦帝陵 1 座。全市馆藏文物 4.5 万件,其中一级文物 478 件,二、三级文物 1.3 万件。全市现有博物馆 11 个,文管所 29 个。 【咸阳旅游资源】 咸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最近又从全国600多个中小城市中脱颖而出,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个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成为西北五省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咸阳依托深远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文物古迹为主体,以民俗风情和养生保健为两翼的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对外开放景区点近20处,A级以上景点9处,星级酒店25家,旅行社17家,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位居陕西省第二,是西北地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之一。 中国第一帝都 早在五六千年前,咸阳就出现了原始社会村落,进入阶级社会后一直是商周重地,西周建立沣镐二京,咸阳仍是京畿之地。公元前221年前,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咸阳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使咸阳赢得了“中国第一帝都”的美誉。咸阳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大都市之一,成就了影响后世的周秦雄风。 中国金字塔之都 咸阳作为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被众多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帝王将相的陵墓多达近千座,其规模之大,品位之高,时代跨度之长,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帝王陵墓27座,五陵原上9座形似金字塔的汉代帝陵沿郑国渠走向一字排开,气势恢弘,时代序列完整,因其形似覆斗,酷似埃及的金字塔,因此在2002年全国旅游知名品牌评选中,咸阳被评为“中国金字塔之都”知名品牌。众多帝王将相的陵墓中埋藏着不计其数传世文物和稀世珍宝,因此,咸阳也被称为“中国地藏博物馆”。 中国文化之都 咸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昭陵的70余通书法名碑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被列为国宝的茂陵石刻,以其造型简洁粗犷,创意大胆新颖,刻功精准细腻征服了无数专家和游客。昭陵六骏用高超的雕刻艺术记录了唐王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的千古功勋,被称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后稷教稼台犹如写在大地上的中华农业史书,记载了炎黄民族发展农业、树艺五谷远在世界各国之先的光荣历史。咸阳宗教文化影响深远,彬县大佛寺主尊大佛高20米,为西北第一大佛,西北民间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彬县有个大佛寺,把天磨得咯吱吱。武功县报本寺、长武县昭仁寺等,都是规格极高的皇家寺院。另外还有西北最高的砖塔一崇文塔、西北最高的铁塔一北杜铁塔等一大批佛塔,以及大量的宗教石刻,都是极其宝贵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旅游资源。三原城隍庙、咸阳博物馆都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 中国养生之都 咸阳自古名医荟萃,许多宫廷保健秘方和民间偏方验方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和科学研究,不断发扬光大。现在咸阳不仅拥有全国惟一的中医医史博物馆,而且因为拥有著名的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研究所等中医科研院所和“神刀”、“神针”、“神脉”、“抗癌专家”等一大批著名的中医专家,被誉为“神城”。近年来,咸阳市依托丰富的传统医学资源和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开发出了药膳、药浴、足疗,按摩等独具特色的康复、养生、保健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咸阳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足疗城,该行业单位已发展到近400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武术、气功教学和中医保健知识讲座等保健服务项目也形成了规模。 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咸阳拥有众多高品位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他特色旅游资源也异常丰富。赵梦桃小组所在的国棉一厂和全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咸阳彩虹集团和偏转集团,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依托其发展工业旅游。整合五陵原文化资源,开发刘氏祭祖旅游观光项目将产生极大的旅游吸引力。可以依托202研究所,筹建“咸阳火炮兵器展览馆”。充分发挥“咸阳湖”建设的带动作用,利用河堤规划筹建“咸阳渭河生态观光度假区”,将撑起咸阳山水旅游的一片天地。淳化、旬邑、礼泉等果业大县都在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开发“果实采摘节”“农家乐”等农业旅游项目。 【咸阳名称更替】 夏代开始,咸阳属禹贡九州之雍州。 殷商时期,咸阳称做“程”。 西周王朝,称毕国。 武王都于镐京,其地在今长安县斗门镇附近。京者,大也。周制:”邦畿千里“,所以毕国当为畿内所属。 秦孝公初期,首都在栎阳。 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城咸阳,筑冀阙 秦都九迁西犬丘、西垂、天水、雍、平阳、涀渭之会、泾阳、栎阳、咸阳),而咸阳为其最后定都之地。 秦王朝,首都咸阳。 汉高祖(刘邦)元年,被项羽毁了的咸阳得到恢复,取名新城。七年又划归长安,所以司马迁说,长安是原来的咸阳。武帝(刘彻)元鼎三年,始更名渭城(以其地临近渭水),属右扶风。西汉早期、中期的七个汉陵,军没有陵邑。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葬于长安南原外,其余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诈昭帝平陵五个陵邑都在咸阳原上,所以汉后把咸阳原也叫五陵原。如刘邦的陵邑叫长陵县,曾显关东豪族万户以奉陵邑,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已达五万户。长陵邑遗址在今市区内韩家湾乡怡魏村。安陵县迁来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充陵邑,遗址在白庙村周围。茂陵县奉陵邑者六万户。这些贵族公子不事生产、豪华奢侈、斗鸡走狗、生事滋扰。当时咸阳五方之音充侈境内,所以古称难治。“五陵公子”、”五陵少年“就是这个特殊阶层的代名词。五陵邑当时虽然称县,但并不属郡治理。而是在汉王朝中央部门设有”奉常“这样一个专门机构,管理陵邑一应事宜。武帝太初元年将长陵、阳陵及所属塞国更名为左冯翊,将渭城、安陵、茂陵、平陵及所属雍国更名为右扶风。 【咸阳文化风情】 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放眼咸阳北塬,周秦汉唐时期许多帝王建造的陵寝和陪葬墓,绵延百里,形成了"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的壮观景象。如今的咸阳,以黄土文化为特征的民俗风情旅游极具特色。以礼泉、秦都、兴平、乾县、旬邑等地为代表的民俗风情、秦汉文化、秦汉歌舞及社火、剪纸、皮影、牛拉鼓等民间艺术,以"乾县四宝","三原小吃宴"为代表的地方风味小吃,以黄土文化、关中风情为特色的乾县黄土民俗村,以礼泉县为代表的万亩果园,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一批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正在发展壮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旅游。 咸阳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建都于此,号称“华夏第一都”,先后为周、汉、唐等13个朝代的京畿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境内有帝王陵27座,王公大臣的陪葬墓800余座。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气势恢宏,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是世界上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皇家陵园。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尤其是近期正在开发的汉景帝阳陵,其规模之大,相当于秦始皇兵马俑坑的10倍,在世界上已引起轰动。全市共有各类文物景点4951处,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天然博物馆。
|
上一篇:伪文青咸阳恶补历史之旅 | 下一篇:咸阳市电子地图/三维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