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英吉沙县旅游地图 英吉沙县地图全图——英吉沙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地质地貌 (走进英吉沙之十三)
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自然环境--地质地貌 (走进英吉沙之十三)
地质地貌
英吉沙县位于昆仑山系公格尔峰的东北麓,昆仑山前丘陵和喀什平原地带。全县整个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最高海拔为2256米,东部最低海拨为1212米,县城海拔为1297.5米,农区海拔在1600米以下,山前丘陵区海拔1643-2256米之间。喀腊克山横贯县境,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芒辛、萨罕、英也尔、色提力、龙甫、城关、乔勒潘等乡坐落在喀腊克山的北面,因位于库山河冲积扇中下部和扇缘地带,地势平坦,水源较丰富,垦荒地多,为开发重点区,但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重;克孜勒、托普鲁克、苏盖提、乌恰、艾古斯等乡坐落在喀腊克山南面,依格孜也尔山以北,位于库山河、依格孜也尔河的洪积、冲积扇群形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因水文、地质、气候的影响,地形复杂,坡降较大,冲沟较多,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比较严重。 英吉沙县属大陆性温暖带干旱气候。平原四季分明,夏长秋短,气温年季变化小,日夜温差较大,降水少,蒸发大,光照足,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利于农业生产;丘陵区气温低,夏季短,降水量偏多,灾害频仍,影响农业生产。 境内矿藏不多,有少量的石灰石、石膏、云母矿,地下蕴藏有石油,但开采难度大。植被丰富,野生动物不少。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第一节 地 质
一、地层 英吉沙县境属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喀什拗陷区。界于天山与昆仑海西褶皱带之间,呈扇状,东部开阔,向西收缩,直通国境。中新生代岩层的褶皱构造,在喀什西北的天山山前褶皱的喀什-阿图什背斜与南部昆仑山山前褶皱的英吉沙背斜之间,构成宽缓的大向斜。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相对下陷状态,而山区则不断隆起,后随着山区冰川活动及水流作用带来的大量碎屑物质为大向斜所接纳,遂成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宽广的库山河冲积平原,覆盖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成为英吉沙县前山地带和库山河冲积平原的地质基础。而在这巨厚的覆盖层下面,则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的不同地层。据地质学家分析,英吉沙县境内的地层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石炭系上中统 属盖孜群,由盖孜村北延伸至县境。以砾岩-砂岩-杂色泥页岩为主,间有白云岩-碳酸盐岩互层。 (二)侏罗系中下统 属叶尔羌群,从叶尔羌河库斯拉甫扩展至库山河汗铁力克、克孜勒一带,为陆相湖沼沉积。有杂色砂岩、泥质粉砂岩、红色互层,夹煤层煤线,含植物化石。 (三)白垩系上统 属英吉沙群,分布于昆仑山前沿地带,汗铁力克以北地区,为海相沉积。岩性以泥岩、灰岩、灰质砂岩、白云岩为主,夹有石膏、生物碎屑等。 (四)上更新统 属新疆群,分布在库山河口东南一带,以戈壁砾石层为代表,形成冲积层,洪冲积层,水积层。 二、地质演变 早震旦世,英吉沙县大部分地方处于塔里木海,其北部地方与塔南陆地相关连。当塔里木台地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槽形成以后,县境受海浸,同古地中海相连。在地槽中沉积了前寒武系的地层。至寒武系末,经受一次造山行动,使地褶皱并经受区域变质沉积于古生界、下古生界地层。后又经一次造山行动,沉积于上古界地层。到二迭纪末,不断的造山运动,使地层再次隆起。至距今2.25亿年前,海浸海退四次,致塔里木台的海水退出,开始第三系陆相沉积,到晚白垩系时期时,印度次大陆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相碰撞并钻到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一个向下,一个向上,相互挤压,终于在距今7900万年前,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抬升起来,海水全部退出,成陆地并不断升高。 第二节 地 貌
英吉沙县地貌可分四个类型。 一、平原 (一)山麓平原 是由库山河,依格孜也尔河及各山洪沟形成的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在前山山麓地带。洪积扇体为砾石带。坡度较大,地势由南向东北倾斜,靠近喀腊克山附近,由于隆起山地的影响,局部地区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下水位较深。在洪积扇体以下,随着坡度变缓,逐渐变为细土沉积物,为灌溉绿洲,宽度为2-10公里。东南紧接着为风成地形,与布古拉木沙漠相连。 (二)冲积平原 为库山河冲积平原。位于喀腊克山北部,地形狭长,但地势平坦,平原的中下部坡降为3‰-4‰,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斜。潜水埋藏深度多在3米以下,为主要农区。但部分低产地区及平原和北部(属喀什冲积扇扇缘的一部分),地下水位则较高,潜水以通过蒸发和蒸腾而强烈消耗,形成大面积盐化草甸土和盐土。 (三)沙漠平原 1、布古拉木沙漠 面积很大,为沙丘及砾石滩,利用价值不大。 2、零星戈壁一荒滩一沙漠 共有23处,445.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较大的有8处。这些沙漠、戈壁、滩地,大部分无人居住,暂无利用价值,只有靠近农田的沙丘地,用做自然放牧场所。 (1)博苏尕库木沙漠,位于克孜勒乡东北部22公里处,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东南向西北延伸。 (2)吐孜萨依戈壁,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部13公里处,面积约36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主要为岩石和砾石,间有岩盐,故名吐孜萨依. (3)萨罕江尕勒荒滩,位于萨罕乡政府驻地南14公里处,面积约10.5平方公里,东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生长有水草等植物,可牧放. (4)拜西坎江尕勒荒滩,位于英也尔乡政府驻地东部11公里处,东西走向,面积约56平方公里,生长有芦苇等植物,可牧放。 (5)克加克江尕勒荒滩,位于英吉沙县城东南5.5公里处,东西走向,面积约72平方公里,长有芦苇等植物,可牧放. (6)杭格特勒克滩地,位于英吉沙县城西北部4公里处。由东北向西北延伸,面积约33平方公里,生长有蒲草,可牧放。 (7)巴依罕江尕勒戈壁,位于克孜勒乡东北38公里处,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东北部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8)喀拉都维勒克荒漠,位于克孜勒乡政府驻地东部18公里处,面积约20平方公里,体质为碱沙,生长有芦苇等野生植物,可牧放。 二、剥蚀丘陵区 (一)喀腊克山丘陵 呈东西走向的喀腊克山,从艾古斯乡开始,横贯县境中部,长约62公里,宽约2-6公里,可能由第三系地层组成,主要为砂岩、泥岩。因气候干热,降雨很少,山体干燥,几乎不生长植被。山体的相对高度由几十米至二百多米。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由于风蚀和降雨造成的水蚀,低山丘陵遭剥蚀,背斜部分已遭破坏。 (二)零星山体丘陵 另有22条总长122公里的零星山体丘陵。其中最长的25公里,短的250米,海拔最高的2167米,最低的127米。均为砂岩、泥岩。能构成境内地貌单元的有4处: 1、戈尔当尕丘陵地,由很多高低不一的山锋组成。位于克孜勒乡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最高海拔1616米,长11公里,由西向东延伸。山沟里长有野生植物,有黄羊、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 2、博孜塔格山地,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部12公里处,主峰海拔1944米,总长12公里,山体质为砂石、岩石。 3、喀拉塔格山地,位于艾古斯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主峰海拔2167米,总长8公里,宽3公里。 4、阔拉木勒克塔格山地,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18公里处,主峰海拔2060米,总长25公里。体质为岩石。 三、沟地 主要指山洪冲沟,全县有30条,总长240公里,窄的5米,最宽约150米;浅的5米,最深的150米。能构成地貌单元的有5处: 1、依斯勒克翁库尔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17公里处,长3公里,宽50米,深10米。沟内有砾石和通往煤矿的小道。拉煤的人冬天在沟内烧火取暖。 2、叶坎勒克吉勒格斯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长5公里,宽140米,深20米,沟内有40亩左右的草滩,有1条通艾古斯乡的小道。 3、色日克亚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13公里处,长7公里,宽150米,深150米,为英吉沙与阿克陶县的分界沟。 4、莫热鲁克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处,长500米,宽100米,深150米。沟内生长有荆刺、麻黄等野生植物。 5、乌鲁克贝希 位于艾古斯乡政府驻地东北部1公里处,长3公里,宽100米,深30米。沟内有泉水,2盘水磨,200亩林地。 四、水面 主要指水库,全县有6处,占地面积17573亩。 (文章来源:英吉沙县史志办) 相关链接:?ArticleID=254 |
上一篇:新疆英吉沙卫星地图,新疆喀什英吉沙地图,英吉沙交通地图,英吉沙 | 下一篇:英吉沙县地质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