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山 > 北美洲 > 帕里库廷火山 > > 2.21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

2.21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

http://www.kmguol.com    2015-10-23 07:40     昆明国旅     字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Ⅰ》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

运动与宏观地 形的关系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水雕刻出的幽深峡谷
风塑造成的壮观“城堡”
雄 伟 的 喜 马 拉 雅 山
平坦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内蒙古高原
长江三峡
鱼骨化石
珠 穆 朗 玛 峰
海洋生物化石---菊石
承德双塔山
材料一
奇山怪庙
承德避暑山庄以西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著名的“双塔 山”---两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并肩耸立、姿态奇异。令人 惊奇的是东面山峰上,四面峭壁、石崖陡立、无路可攀的 石峰顶部居然屹立着一座辽代的似庙非庙的建筑物。 地质学家的解释是:辽代以前,双塔山的两个山峰是 连在一起的,山的后坡较平缓,容易攀登。因为这里树木 葱郁、风景秀丽,于是修建了寺院。后来因为香客增多, 植被破坏,岩石祼露。裸露的岩石在经受年复一年的风吹 日晒雨淋之后,松散脆弱的岩石崩落、塌陷,形成了两座 石峰---双塔峰。在石壁崩陷时,寺院的古塔、禅房遭到 破坏,在山峰上留下了这个似庙非庙的建筑物。
材料二:火山诞生的奇景
1943年2月20日下午4时左右,离墨西哥城 320公里的一个山谷地带,人们听到“嘶嘶”的声 响,平整的玉米地里突然被掀起2米多高,同时地 上出现小裂口,从里面散发出带硫磺味的黑烟来。 随后裂缝越来越大,大地震动,发出轰隆巨响, 浓烟像长柱般直冲高空,1分钟内就喷出12000吨 大石块,火山灰飞扬到25000米的高空。一座新火 山诞生了! 火山爆发3天后,玉米地原仅高2米多的小丘 增高到60米,一个月后到150米,一年后长到460 米,几年后,成为海拔2774米的高山----帕里库 廷火山。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是什么力量能让地球 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态?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把高山削低、低地填平
能量来源
地球本身,主要是内部 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使地表隆起或凹陷, 形成高山或盆地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三)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各属于什么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各属于什么板块?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思考: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各属于什么板块?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思考: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思考: 1)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1.(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运动。
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 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的这种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2.(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非洲板块朝西南方向运动,与印度洋板块运动方向相反。
是由于上述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交界张裂扩张而形成的。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主要观点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 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思考: 1)板块的张裂地区,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2)板块相撞挤压处,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1. 褶皱与地表形态
2. 断层与地表形态
断层
褶皱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 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褶 皱 ↓
成 因
思考: 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挤压、拉张)
2)岩层受力后,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构造?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褶 皱 ↓
地 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褶 皱 ↓
地 形
背斜谷
向斜山
思考: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新 新


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褶 皱 ↓
地 形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动态演示
(图中小球为演示控制按钮)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褶 皱 ↓
小 结
岩层弯曲变形,发生褶皱 基本形态 岩层受挤 压力作用 背斜 形态特征
地表形态 (一般情况下)
向斜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石油、天然气:储存在背斜构造中 ?地下水:储存于向斜构造盆地中;
有断层的地方
?修建地下隧道:选择在背斜部位
?水库、工程建筑: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采石:选择在背斜部位,工程难度小.成本低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断 层 ↓
概 念
思考:1)什么是断层?
2)它可以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拉张力、挤压力)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断 层 ↓
成 因
思考: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大,上升的部分会形成什么地
形?下降的部分又形成什么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断 层 ↓
成 因
吐鲁番盆地 华山西
思考:吐鲁番盆地和华山西峰分别属于断层中的哪部分
(上升盘、下降盘)?
陕 西 华 山
山 东 泰 山
江 西 庐 山
课堂小结
地 球 表 面 形 态
不断变 化的地 表形态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板块张裂区
交( 板块运动 界 板 与宏观地形 处 块 )
裂谷 断层 海洋 海岭 海沟 岛弧 山脉
碰撞挤压区
内力作 用与地 表形态
地质构造 与地表形态
褶皱 断层
(向斜和背斜)
(地垒和地堑)
(三)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火 山 ↓
地 表 形 态
日本富士山
(三)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地 震 ↓
地 表 形 态
地震裂缝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塑造过程: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风化侵 蚀产物
外力作用
因素变化
物质在 地表沉 积
形成侵蚀-堆积地形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拓展一
野外观察与判断: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1. 褶皱构造分层的原因?
2. 岩层弯曲的原因? 3. 背斜、向斜各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4. 褶皱构造各部位的演变。
拓展二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1. 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
2. 比较流水、冰川、风力、波浪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拓展三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人类对地表的改变,有些是合
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 害的。结合实际,谈一谈当地人类 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21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文档资料共享网论文下载,说明书下载,Word文档下载,PPT文档,PDF文档,文库,坚持"用户需要的,就是我们关注的!"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争取提供更多实用下载资源。"


搜索更多“2.21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下载《2.21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

标签:

 帕里库廷火山海拔帕里库廷火山海拔多少帕里库廷火山海拔高度

(更多云南旅游新闻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admin)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云南国旅旅游网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44838059即时清除!
------分隔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2.21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http://www.kmguol.com/mingshan/beimeizhou/palikutinghuoshan/27279.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特惠线路,在这里!

旅游攻略

点击这里【预订3折机票】好便宜啊!

最新资讯

站内导航

旅游相关:麦金利山圣海伦斯火山帕里库廷火山圣露西亚山马埃斯特腊山特佩雅山阿巴拉契亚山脉锡安山佐治亚石山拉什莫尔山内华达山落基山脉喀斯喀特山马德雷山阿拉斯加山

行程天数:云南一日游云南二日游云南三日游云南四日游云南五日游云南六日游云南七日游云南八日游云南九日游云南十日游云南全线游

云南问答: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行社西双版纳泸沽湖文山玉溪楚雄罗平瑞丽腾冲普洱

旅游攻略:昆明旅游攻略香格里拉旅游攻略丽江旅游攻略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大理旅游攻略泸沽湖旅游攻略罗平旅游攻略元阳旅游攻略腾冲瑞丽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丽江旅游石林旅游九乡旅游大理丽江旅游泸沽湖旅游玉龙雪山旅游西双版纳旅游香格里拉旅游普达措旅游梅里雪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腾冲瑞丽旅游香巴拉旅游普者黑旅游昆明大理丽江旅游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大理丽江泸沽湖

关于我们补充协议昆明国际旅行社客服电话预订方式监督投诉合同样本人才招聘旅游资质
签订合同预订咨询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