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山 > 广西 > 青秀山 > > 赫山区自然地理

赫山区自然地理

http://www.kmguol.com    2015-10-24 05:58     昆明国旅     字体:

  巍巍青秀山,滔滔资江水,有2200余年历史的古县新区——赫山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地居富饶的洞庭湖西缘和资水尾闾,地理坐标为:北纬28°16′至28°53′,东经112°11′至112°43′。东邻湘阴、望城两县,南界宁乡县,西接桃江县,北望资阳区。

  “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湖色半成山。”这是对赫山地貌的真实写照。由于赫山区位于雪峰山隆起与洞庭湖凹陷交接处,西南山丘起伏,东北江湖交错。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三级阶梯状倾斜递降,地面高程大部分在海拔100米以下,区境以平原为主,山、丘、岗地貌齐全,具有“一分丘山两分岗,五分平原两水乡”的特点。最高点为沧水铺镇南部之碧云峰,海拔502米,全区地势比降为1.3%。雪峰山余脉在区境西南部402平方公里范围内呈钳形集结,突起为高埠,地势起伏较大,切割深度50—150米,有18座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中部地面起伏平缓,丘岗与平原相间并列,地表切割微弱;东北部为滨湖平原,平坦开阔,耕地连片,河湖广布,土壤肥沃,为全区主要农产品基地。

  赫山区水资源总量333.28亿立方米,由大气降水、过境客水和地下水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全区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7.5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过境客水总量228.62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87.12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15346千瓦,可开发量5722千瓦。

  区境水系发达,有长度5公里以上河流40条。多数自南或西南流向北及东北,呈树枝状分布,分属于资水、湘水及洞庭湖三大水系。区内流域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5条。

  资水

  资水发源广西资源县,从谢林港镇仙峰村磨盘石入区境,自西向东径流,区内干流长51公里。从甘溪港分支,尾闾入湖洪道3条,东支毛角口河,经南湖洲、白马寺,出临资口,与湘水西支相汇,四季皆可通航,外达长江。资水两岸堤防坚固,河洲潭甚多,益阳段有大小深潭(河漕)35处,其中从新桥河至茈湖口有河潭19处,从毛角口至八字哨有河潭6处,从甘溪港至洪合湖有河潭10处。最大河潭为余家嘴,面积450亩。最深为白鹿潭,深29米。资水尾闾河潭是多种鱼类良好的栖息、越冬场所。

  志溪河

  发源于宁乡县沩山下铁冲乡新塘村,流经桃江县,从金紫滩进入区内,自南向北径流,全长65公里,坡降1.06‰。区内长40公里,一级支流有杜溪、白竹山河、七里江、道林河、石笋河、洋溪江、桐树港、湖冲河、谢林港河、石马山河。下游两岸为申家滩垸、北峰山垸。志溪河流域面积626平方公里,区内流域面积40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7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4514.2千瓦,可开发量3212千瓦。水能开发历史悠久。民国21年(1932),金紫滩以下,沿河设有提水筒车(提水设施)36处,水碾(以水作动力碾米)31处。新中国成立后,从1958年起,实行河道梯级开发,区内建有船闸10处、水轮泵站3处、小水电站3处。

  赫山区内湖泊主要是17个内湖,即防洪大堤垸内呈封闭状态的湖泊。

  东烂泥湖

  原名来仪湖,为区内第一大内湖。位于区东部欧江岔镇,面积1.15万亩,形态规则,湖底一般高程26米。西部过双庆库与斋芦哑河相连,西北经芦花江闸与凤凰湖衔接,东侧与车马江河、柳龙河贯通。湖水从新泉寺闸入湘水。湖泊总控制面积814平方公里。环湖为区内牌口乡、欧江岔镇、泉交河镇、凤凰湖乡和湘阴县车马乡。湖内水体理化性状好,酸碱度为7,湖底淤泥深厚,腐蚀殖含量3.5%。水草丰茂,底栖及浮游生物多,苦草每平方米鲜重7.5公斤,属富营养型湖泊。并兼调蓄、水运,可调蓄水量770万立方米。

  鹿角湖

  又名陆家湖、六甲湖,是当时围垦凤凰湖后益阳县内第二大内湖。南起芦花江,北至西林港,呈长袋形,面积7100亩。湖汊较多,湖底一般高程26米,可调蓄水量313.70万立方米。湖水从芦花江闸入东烂泥湖,再由新泉寺入湘水。

  赫山区百亩面积以上内湖

  (哑河)全区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热丰富,雨量充沛,盛夏较热,冬季较冷,春暖迟,秋季短,夏季多偏南风,其它季节偏北为主导风向,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地区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5℃,气温年较差24.5℃,高于同纬度地区;日较差年平均7.3℃,低于同纬度地区,尤以夏季昼夜温差小。年无霜期272天。年日照1553.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03.73千卡/小时。年雨量1432.8毫米(mm),降水时空分布于4—8月,这段时间雨水集中,年平均雨量844.5毫米,占全年雨量的58.9%。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干燥度0.71,2—5月为湿季,7—9月为干季,10—1月及6月为过渡季节。

标签:

 青秀山海拔青秀山海拔多少青秀山海拔高度

(更多云南旅游新闻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admin)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云南国旅旅游网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44838059即时清除!
------分隔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赫山区自然地理http://www.kmguol.com/mingshan/guangxi/qingxiushan/28870.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特惠线路,在这里!

旅游攻略

点击这里【预订3折机票】好便宜啊!

最新资讯

站内导航

旅游相关:猫儿山大瑶山大明山桂平西山圣堂山青秀山百色云台山金秀大瑶山螺蛳山鲤鱼山罗汉山尧山书童山

行程天数:云南一日游云南二日游云南三日游云南四日游云南五日游云南六日游云南七日游云南八日游云南九日游云南十日游云南全线游

云南问答: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行社西双版纳泸沽湖文山玉溪楚雄罗平瑞丽腾冲普洱

旅游攻略:昆明旅游攻略香格里拉旅游攻略丽江旅游攻略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大理旅游攻略泸沽湖旅游攻略罗平旅游攻略元阳旅游攻略腾冲瑞丽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丽江旅游石林旅游九乡旅游大理丽江旅游泸沽湖旅游玉龙雪山旅游西双版纳旅游香格里拉旅游普达措旅游梅里雪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腾冲瑞丽旅游香巴拉旅游普者黑旅游昆明大理丽江旅游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大理丽江泸沽湖

关于我们补充协议昆明国际旅行社客服电话预订方式监督投诉合同样本人才招聘旅游资质
签订合同预订咨询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