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5-9-17 13:12 编辑
清华简《楚居》大揭谜系列之二劈山下找到东王西王所居“发渐”地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333.jpg (68.79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5-9-16 19:30 上传
11.jpg (65.84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5-9-16 19:36 上传
111.jpg (60.56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5-9-16 19:31 上传
10.jpg (69.8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5-9-16 19:31 上传
222.jpg (33.57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5-9-16 19:31 上传
“发渐”一词,出于清华简《楚居》。
因为“发渐”这个词是2008年后才被首次发现的新词,听起来生僻外也不通俗,给人的感觉怪怪的,不了解“发渐”来历的根本没人会想到“发渐”会是个地名?
清华简《楚居》中“发渐”出现在熊绎和楚武王之间,属于楚国早期。
清华简《楚居》原文:“至酓辥、酓挚居发渐,酓挚徙居旁屽(han),至酓延自旁屽徙居乔多,至酓甬及酓严、酓相及酓雪及酓训、酓咢及若敖酓义,皆居乔多”。
细读简文可知,酓只、酓[舟旦]、酓樊、酓赐、酓巨这五位楚君都住在在“夷屯”,到酓巨、酓辥、酓挚这三位楚君移居过“发渐”,后来酓挚又从“发渐”搬走移到“旁屽”去住了,到酓延、酓甬、酓严、酓相、酓雪、酓训、酓咢和若敖酓义,连续有八代楚君都是住在“乔多”的。
理顺这些楚君的顺序,有助于从楚君王相关的历史记载中去寻找“发渐”地。
清华大学只是在清华简《楚居》简中译出了“发渐”这个地名,包括清华简的整理者李学勤教授在内连推论“发渐”疑似地在哪儿的观点都没提出来?也没在学术界查到研究“发渐”地在哪儿的文章。加上古史籍中没见过也查不到相关记载,所以“发渐”地到底在哪儿至今成谜?
先不管清华简《楚居》的“发渐”地到底在哪儿?感觉也应该从“发渐”的字意查起,先把“发渐”这个名称的基本意思弄清楚,知道为什么叫“发渐”了?再去寻找“发渐”地那就容易多了。这样起码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个可以寻和找的依据点?
“发”的繁体字是“髪”,是形声字,从髟犮声。本义是指头发。会意字“発”(fā)会从癶,从弓,从殳。本义是发射弓箭。
“发”字有交付、表达、开展、产生、开始、引起、公布外,还有如发掘、挖掘有打开的意思,发字通"拨(bō)",是除去,错乱的意思。
“渐”的造字本义是:多步骤分流治水。金文水是河水,斩是切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切分成小的部分,篆文调整成左右结构的。
另外“渐”和“淅”字是笔画很接近的字,字意却完全不同。“淅”的本义是淘米。名称、河名。在今
河南省淅川。淅沥是风雨雪声、落叶声。
查阅“发”字和“渐”字,果然有新发现。原来“发渐”之名是跟治水有关的。“发”和“渐”连起来是指“多步骤挖掘山石分流治水”的地方。
了解“发渐”大概是跟治水有关的大致意思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治水的“大禹”。因为“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故事给人的印象太深刻,就感觉到“发渐”应该跟“大禹”有关。
如果能找到即符合清华简《楚居》中有楚君王居住的居住地,又找到“多步骤开发挖掘山石分流治水”的地方,那这儿肯定就是“发渐”地了?
历史上大禹治过的水有很多地方,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记载:“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史记》中的“渐九川”就有一个“渐”字和一个“川”字,说明大禹治水地,的确是跟“川”字有关。
大禹治水所“渐”的“九川”中,应该包括“淅川”,怀疑“淅川之川”是“大禹治水渐九川”的九川之一。大禹治过的川水之地,应该留下有永远都消失不了的治水痕迹,需要在淅川周围,找到这样的大禹治水地。
《墨子兼爱中》说:“古者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于越与南夷之民”。
《墨子兼爱中》的“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的南应该是指黄河以南,“江、汉、淮、汝”四水,指的应该是丹江、汉江、淮河、汝河。淮河基本到江南的长江了,可以暂不考虑,汝河地在中原远离早期的楚国,也暂时不予考虑,所以就先在早期楚国先祖活动的丹江和汉江寻找“大禹治水”地。
墨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与孔子、孟子、老子齐名思想家、政治家。生活在公元前468-376年的楚惠王到楚肃王之间,与清华简《楚居》晚期的楚肃王是同一时期。所以《墨子兼爱中》学说,应该是史籍还有价值的文献,是“大禹”治理丹江和汉江。
关于说“发渐”与治水的“大禹”有关,其实连楚祖季连都直接跟“大禹治水”有关。了解季连历史的都知道,季连部族,早期就是因为追随大禹征苗、治水,在南征和治水过程中,才从北方来到南蛮的荆山楚水,并开创荆国的。所以说季连的降生地,应该跟大禹在荆楚的治水地和征苗地有关,而清华简《楚居篇》记载的就是季连降生以后楚国一千多年居住地和迁徙地的楚国历史。所以季连初降的“隈山”,只能在符合大禹征苗和治水地范围以内。即不可能在河南的中原,也不可能在
陕西的关中地区,只能在早期的楚国,所以找到“发渐”地,基本就找到“大禹治水”地了,离季连降生的“隈山”也就不远了。
了解“发渐”真和“大禹治水”有关后,我马上就想到淅川和老河口邓州交界的“二劈山”,很象是符合清华简《楚居》“发渐”要求的标准的“发渐”之地。 当放大老河口地图,在“二劈山”两里地范围内找到“东王土沟”和“西王土沟”后,更证明“二劈山”就是“发渐”地分析。所以初步断定“东王土沟”和“西王土沟”就是清华简《楚居》中的“熊(酓)辥和熊(酓)挚所居的“发渐”地。
在神话故事中象劈山救母、开天、劈地和劈山之类”,是人类在解释不了很多自然现象时,借助神力的解释,多是人类能力极限所达不到的,一剑之力是劈不开山和大石头的,这些所谓的神话故事,哄哄小孩子忽悠忽悠不懂事儿的小朋友可以。
为了老河口楚长城研究,我是因为多次到过“二劈山”了解“二劈山”才联想到疑似的“发渐”地的。著名的引丹工程的十里涵洞,就是从“二劈山”下穿过的,这也是一次新时期的治水壮举,应该是现代版的“大禹治水”,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二劈山”不仅仅是以二劈山的海拔高度分开了东西两地的天然雨水成为老河口分水岭的,“二劈山”还有把来自丹江上游的丹水和淅水,以二劈山为起界点疏通分流了清泉沟和张店岗两条水系,一条分流到下游孙家洼、孟桥川,一条分流到古城、排子河的,是完全符合分流治水的地方。只可惜现在的二劈山山下谷底的“发渐”地的水系,因为引丹工程的地下涵洞海拔很低,截流和破坏了原来水量不小的地下水系,现在的山下谷底早已断流干涸,仅能见少得可怜的水迹。(参看如图)
淅川的“川”是畅通的,川是挡不住丹江水的,只有山才能够阻挡河流,才是大禹所有治理的地方。老河口 “二劈山”北端,靠近淅川的朱连山和邓州杏山的两侧山体底部,明显具有人为开凿的痕迹,似古人挖山采石后留下来的深豁和绝壁。老河口的”二劈山“,正好在淅川下游,是堵住丹江水的低洼处,又有两条分流的水系,是非常符合大禹治水要求的地方,所以山险地势决定了老河口的”二劈山“疑是大禹治水所为?疑是大禹治水的“发渐”地。
到过二劈山的人都知道,老河口的二劈山是南北走向的,二劈山以西是朱连山、以东是杏山、呈Y字形排列的,远看朱连山和杏山两座山,象是被人劈开的一样,所以才叫“二劈山”的。二劈山虽然和马鞍山、平顶山一样是个很形象的名字,却和其它山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马鞍山、平顶山等多是自然形成,而二劈山的名字里有个“劈”字,加上二劈山所在的位置,正是阻挡汉水和丹水的三澨之山。“二劈山”不仅是形容词语里形象的二劈山,更是人类治理水患的见证地,疑是被大禹的治水大军劈山烧石给劈出来的“二劈山”。
没想到因为研究熊(酓)辥和熊(酓)挚的居住地“发渐”,能意外的找到东王土沟和西王土沟,并发现和找到更有研究价值的“大禹治水”地?
关于:研究“发渐”地,意外找到大禹治水地“二劈山”和“木排港”,另有专文祥述,欢迎继续关注和批评。
2015年9月16日于老河口卧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