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和耸立于馆顶的纪念碑。本报记者王雁翔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本报记者 王雁翔
清晨,记者东出单家集,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向著名的六盘山行进。
沿途群山绵延,层林尽染,深秋的景色笼罩着黄土高原。
六盘山古称“陇山”,海拔近3000米,是陕北和陇中的界山,也是泾河与渭河的分水岭,以“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著称。史载,秦始皇立国之初曾来六盘山巡视边防;元鼎5年汉武帝刘彻也“翻越陇山,北出萧关”;唐太宗李世民曾登临并设立六盘关。由此可见,这里古时就是交通和军事要冲。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红军陕甘支队翻越这座高山时,挺进陕北的红二十五军已在两个月前越过此山。昔日,红军登山走的是羊肠小道;如今,上山和下山有宽阔的国道。但陡峻的山体、雄伟的山势,还是令人心生敬畏。
公路像一条飘带,千回百转,从山脚缠绕到山顶。登上主峰,极目远眺,天阔云淡,北国风光尽收眼底。站在“吟诗台”上,遥想70年前毛泽东登临这里,看到军旗猎猎,憧憬胜利在望,触景生情即兴吟道: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何时缚住苍龙?这首气吞山河的《长征谣》,后经毛泽东8次修改,成为他诗词中的得意之作——《清平乐·六盘山》。“吟诗台”与新建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遥相对应。记者在山上看到,来这里踏访红军足迹的游人很多。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仅国庆长假期间,来这里参观的中外游客就有2万多人。
跋涉在陡峭的山道上,秋风送来阵阵松涛声,宛如当年红军铁流的铿锵脚步声。仰读纪念碑碑文,眼前好像跃动着红军前赴后继的身影,耳畔好像轰响起黄河壶口瀑布的涛声。今天,我们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依然可以从红军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
翻过六盘山,来到青石嘴,记者又听到一个故事。固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史清银介绍,当年,红军刚刚翻过六盘山就发现,山脚青石嘴村有一支国民党骑兵部队正在宿营做午饭。毛泽东在六盘山北麓的一个山坡上,当即部署战斗,并对受领战斗任务的干部风趣地说:我们要消灭这股敌人,扫清前进道路,一定要打胜仗,先打仗后吃饭,打胜仗,吃好饭。红军指战员如猛虎般扑向敌人,一举消灭200多名敌人,缴获100多匹战马。随即,红一纵队侦察连改编为骑兵连,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在此诞生。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毛泽东当年住过的农家土炕早已坍塌,骑兵部队也已淡出人民军队的序列,但伟大的长征精神如六盘苍松,四季常青。
(本报宁夏固原10月14日电)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长征故事:六盘山红旗漫卷如画http://www.kmguol.com/mingshan/ningxia/liupanshan/39073.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