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山 > 西藏 > 色季拉山 > > 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地带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地带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http://www.kmguol.com    2015-10-17 10:24     昆明国旅     字体:

《山地学报》 2011年03期

投稿

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地带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从亚高山森林到高山林线,逐渐严酷的生长环境影响了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本研究采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估算了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在不同海拔(4 190 m,4 270 m和4 326 m)的地上生物量,分析了群落中不同层次地上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随海拔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急尖长苞冷杉群落地上生物量在181~284 t/hm2之间,其中,乔木层在117~248 t/hm2,灌木层为35~62 t/hm2,草本层为0.9~1.5 t/hm2;2.群落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急剧降低,降低的平均幅度为73.1 t/(hm2.100 m);3.随海拔升高,群落地上生物量分配到非光合器官(树干和枝条)的比例显著降低,分配到叶的比例呈增加趋势。随海拔的增加,急尖长苞冷杉群落通过增加叶生物量所占比例(高叶寿命)以延长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存留时间,提高生态系统的养分利用效率,从而适应高海拔地区的低温胁迫环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国家"973"计划课题"全球变化影响下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评价指标"(2010CB951301)~~
【分类号】:Q948.1
【正文快照】:

高山林线是森林(树高3 m)和高山冻原带之间包括树岛和矮曲林的过渡带,其极端的低温环境条件接近树木生存的界限。高山林线是最为明显的植被过渡带,其形成的最初原因主要是受到了低温胁迫[1-3],然而低温胁迫导致高山林线形成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尤其是围绕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小林;崔国发;任青山;王景升;黄瑜;;[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王襄平,张玲,方精云;[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3 张桥英;罗鹏;张运春;石福孙;易绍良;吴宁;;[J];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4 李明财;罗天祥;朱教君;孔高强;;[J];生态学报;2008年11期

5 李蟠;孙玉芳;王三根;王小丹;蔡小虎;朱万泽;Cherubini Paolo;李迈和;;[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6 邓坤枚;石培礼;杨振林;;[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6期

7 程伟,吴宁,罗鹏;[J];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8 张桥英;张运春;罗鹏;王乾;吴宁;;[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9 周永斌;吴栋栋;于大炮;隋琛莹;;[J];植物生态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剑峰;勾晓华;陈发虎;刘普幸;张永;方克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2 杨小林;崔国发;任青山;王景升;黄瑜;;[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陈列;赵秀海;张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王卓;黄荣凤;张国盛;王林和;;[J];干旱区研究;2009年04期

5 胡启武;吴琴;张锋;宋明华;周才平;欧阳华;刘贤德;;[J];干旱区地理;2009年05期

6 姚永慧;张百平;谭靖;韩芳;;[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7 普穷;边巴多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8 王晓东;刘惠清;;[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9 黄亚洲;吴杰;孟玉山;吕俊;王三根;朱万泽;;[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10 段仁燕;王孝安;涂云博;黄敏毅;郭华;;[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少麟;周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瑞;[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许晓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段仁燕;[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洋;[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桥英;[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6 杨小林;[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红娟;[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镭;[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勇军;[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程;[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朝;[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吴栋栋;[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8 蒋雪琴;[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李春燕;[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刘富强;[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吴彦,何海,吴宁,包维楷;[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王景升,王文波,普琼;[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戴君虎,崔海亭;[J];地理科学;1999年03期

4 蒋忠信;[J];地理学报;1982年01期

5 王襄平,张玲,方精云;[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6 方精云;[J];地理学报;1995年02期

7 崔海亭;[J];科学通报;1983年08期

8 毕晓丽,洪伟,吴承祯,闫淑君;[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1年03期

9 闫淑君,洪伟,吴承祯,毕晓丽,蓝斌;[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迈和,Norbert Kruchi;[J];四川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杰;潘红丽;杜忠;王三根;石培礼;刘兴良;肖文发;李迈和;;[J];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2 陈双林;杨清平;郭子武;邹跃国;;[J];林业科技开发;2010年01期

3 张义辉;郑敬刚;何明珠;李新荣;;[J];河南科学;2010年02期

4 马立祥;赵甍;毛子军;刘林馨;赵溪竹;;[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5 郭淑青;齐威;王玉林;马雄;陈学林;杜国祯;;[J];草业学报;2010年01期

6 杜小浪;杜凡;曾辉;陈勇;姚莹;张辉;李朝阳;;[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杨涛;勾晓华;李颖俊;彭剑峰;;[J];冰川冻土;2010年02期

8 解蕊;李俊清;赵雪;李楠;;[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6期

9 彭剑峰;勾晓华;陈发虎;方克艳;张芬;;[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5期

10 王满莲;韦霄;蒋运生;韦记青;柴胜丰;漆小雪;;[J];植物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军;康俊梅;郭文山;杨青川;;[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韩瑞宏;高桂娟;;[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瑞峰;张新全;刘金平;杨烈;;[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源;谢楠;赵海明;刘贵波;;[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小平;郭铌;张凯;王静;;[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秉荣;李凤霞;颜亮东;才仁扎西;耿晓平;;[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小平;郭铌;张凯;王静;;[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许文强;张豫芳;陈曦;罗格平;蔺卿;;[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9 袁睿佳;;[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10 杨杜录;王礼;冯建山;;[A];2010中国牛业进展[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熊燕;[N];云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宋小勇;[N];九江日报;2010年

3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熊燕;[N];云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宋小勇;[N];九江日报;2010年

6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熊燕;[N];云南日报;2010年

8 记者 宋小勇;[N];九江日报;2010年

9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熊燕;[N];云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昌;[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杜宁;[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益锋;[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郭辉;[D];兰州大学;2010年

5 王梦君;[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玉宝;[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王传华;[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陈秋夏;[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富丰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郭志彬;[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雯;[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吴杰;[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阳菊;[D];西南大学;2010年

4 何俊星;[D];西南大学;2010年

5 尹灿;[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秀茹;[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飞;[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8 韩玉静;[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9 尤海舟;[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申彦科;[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标签:

 色季拉山海拔色季拉山海拔多少色季拉山海拔高度

(更多云南旅游新闻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admin)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云南国旅旅游网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44838059即时清除!
------分隔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地带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http://www.kmguol.com/mingshan/xicang/sejilashan/18184.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特惠线路,在这里!

旅游攻略

点击这里【预订3折机票】好便宜啊!

最新资讯

站内导航

旅游相关:珠穆朗玛峰冈仁波齐峰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色季拉山比日神山阿里神山冈仁波齐山拉萨林芝日喀则山南昌都阿里那曲

行程天数:云南一日游云南二日游云南三日游云南四日游云南五日游云南六日游云南七日游云南八日游云南九日游云南十日游云南全线游

云南问答: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行社西双版纳泸沽湖文山玉溪楚雄罗平瑞丽腾冲普洱

旅游攻略:昆明旅游攻略香格里拉旅游攻略丽江旅游攻略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大理旅游攻略泸沽湖旅游攻略罗平旅游攻略元阳旅游攻略腾冲瑞丽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丽江旅游石林旅游九乡旅游大理丽江旅游泸沽湖旅游玉龙雪山旅游西双版纳旅游香格里拉旅游普达措旅游梅里雪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腾冲瑞丽旅游香巴拉旅游普者黑旅游昆明大理丽江旅游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大理丽江泸沽湖

关于我们补充协议昆明国际旅行社客服电话预订方式监督投诉合同样本人才招聘旅游资质
签订合同预订咨询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