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的汉族是云南的主体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二,约2657.37万人,遍及全省128个县市。汉族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华夏族。至汉朝,汉族名称正式出现使用。先秦时期云南就有汉族先民活动的记载。公元前310年秦国武王时曾派遣军队官吏和移民充实其管辖蜀郡西南的姚府(今楚雄、姚安一带),标志着中原王朝对云南地区统治的开始,也是汉族先民进入云南的开始。战国末年,公元前279年前后,楚威王时,派将军庄□率兵攻打巴蜀黔中以西,庄乔率军到达滇池沿岸,并在滇称王。这是历史记载中进入云南的数量较多的一次内地移民,人数在几千至万人(一说2万人),史称“西南外徼,庄乔首通”。这与楚国在云南采矿冶炼黄金铸币有一定关系,是内地汉族先民进入滇池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云南的重要历史事件。但是,比起原来的土著民族,这批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变服,从其俗,以长之”,逐渐融化在当地民族之中。
秦开“五尺道”,通过四川,沟通了云南与中原的联系。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在秦始皇即位前后李冰任蜀郡郡守期间,即已开始在今川滇交界的□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又派常頞继续修筑道路。常頞把李冰在□道修筑的道路继续向前延伸,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由于道路仅宽五尺,时称“五尺道”。由于“五尺道”的修筑,“西南夷”各部落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起来。据文献记载,秦汉之际关中和今四川之间,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商人来往于途,络绎不绝,把邛□牛马运人四川,又把四川的铁器输入云南。四川铁器的输入,对于促进云南生产的发展起了—定的作用。昭通地区东汉墓葬封土中发现过铸有“蜀郡千万”、“蜀郡成都”字样的铁器,从字体看,它们应是东汉以前就输入云南的。秦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这一事件本身,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平西南夷,置益州郡。从此内地汉族先民移居云南,进入一个川流不息的时代。汉武帝曾进行政治移民,把死罪和重刑囚犯、豪强或难以统治的地方大户,大批地强迫迁移到西南夷地区落籍,出现了许多汉族移民区。后来他们中的上层人物成了当地的豪强势力,云南史称“南中大姓”,如吕不韦后人吕凯父子就是—个典型例子。随着汉移民的迁入,政治上、经济上和内地的密切交往, 汉文字至迟自西汉起在己南使用。晋宁石寨山除发现著名的“滇王之印”外,还发现“胜西印”和“王牢私印”。江川李家山也发现汉印三方:“李德”、“黄义印”、“寿之人”。这些印章的主人或是汉移民,或是被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统治者。
7世纪,隋唐时期约300年间,内地人民通过战争与贸易关系进入云南的也不少,例如天宝九年(750年)南诏阁罗凤掠取三十二夷州人口;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侵茂、黎、雅诸州,“悉虏工技以还”;太和三年(829年)南诏陷成都,掠子女百工数万人而去,“自是南招工巧,捋于蜀中”。元代以武力征服云南,屯有大量戊军,更兼与蒲甘王朝战争关系和多次镇压各族反抗起义,曾聚集各地军队进入云南,所以从内地到德宏边境一带都有汉族和畏吾儿人等移入定居。明代从洪武年间开始,历经正统、嘉靖、万历诸朝185年中,在云南大力推行屯田制,军队、农民、商贾、罪犯等汉族移民大量进入边境,出现了移民高潮。云南人口在原有的25.9万人的基础上净增了120多万人,汉族人口开始超过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
秦开“五尺道”,通过四川,沟通了云南与中原的联系。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在秦始皇即位前后李冰任蜀郡郡守期间,即已开始在今川滇交界的□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又派常頞继续修筑道路。常頞把李冰在□道修筑的道路继续向前延伸,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由于道路仅宽五尺,时称“五尺道”。由于“五尺道”的修筑,“西南夷”各部落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起来。据文献记载,秦汉之际关中和今四川之间,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商人来往于途,络绎不绝,把邛□牛马运人四川,又把四川的铁器输入云南。四川铁器的输入,对于促进云南生产的发展起了—定的作用。昭通地区东汉墓葬封土中发现过铸有“蜀郡千万”、“蜀郡成都”字样的铁器,从字体看,它们应是东汉以前就输入云南的。秦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这一事件本身,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平西南夷,置益州郡。从此内地汉族先民移居云南,进入一个川流不息的时代。汉武帝曾进行政治移民,把死罪和重刑囚犯、豪强或难以统治的地方大户,大批地强迫迁移到西南夷地区落籍,出现了许多汉族移民区。后来他们中的上层人物成了当地的豪强势力,云南史称“南中大姓”,如吕不韦后人吕凯父子就是—个典型例子。随着汉移民的迁入,政治上、经济上和内地的密切交往, 汉文字至迟自西汉起在己南使用。晋宁石寨山除发现著名的“滇王之印”外,还发现“胜西印”和“王牢私印”。江川李家山也发现汉印三方:“李德”、“黄义印”、“寿之人”。这些印章的主人或是汉移民,或是被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统治者。
7世纪,隋唐时期约300年间,内地人民通过战争与贸易关系进入云南的也不少,例如天宝九年(750年)南诏阁罗凤掠取三十二夷州人口;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侵茂、黎、雅诸州,“悉虏工技以还”;太和三年(829年)南诏陷成都,掠子女百工数万人而去,“自是南招工巧,捋于蜀中”。元代以武力征服云南,屯有大量戊军,更兼与蒲甘王朝战争关系和多次镇压各族反抗起义,曾聚集各地军队进入云南,所以从内地到德宏边境一带都有汉族和畏吾儿人等移入定居。明代从洪武年间开始,历经正统、嘉靖、万历诸朝185年中,在云南大力推行屯田制,军队、农民、商贾、罪犯等汉族移民大量进入边境,出现了移民高潮。云南人口在原有的25.9万人的基础上净增了120多万人,汉族人口开始超过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
从总体上说,元末明初的移民主要来自陕西、四川、湖广、江西以及南京等地。沐英部队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山西、河北、河南士兵。这些地方大多属于北方官话区,这就决定了云南汉族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明代的屯田,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滇中、滇西、滇东北和滇南各地均有汉民屯田,形成了与市、镇、村、屯等行政区划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汉语方言。因此,云南汉语方言分为滇中、滇西、滇东北和滇南四个片区。四个片区的汉语方言既保持了汉语的共同点,又各具特色。如“干什么”这个短语,滇东北多数县说“做啥子”;滇南多数说“整酿”,“酿”是“哪样”的合音;滇中、滇西多说“整哪样”,“哪样”分读。又如“怎么办”这个短语,滇南多数县说“纵整”,滇西、滇中多说“咋个整”,滇东北不少县说“怎个整”。而使用量词“根”拌人,则订以成为识别滇南的人的标识。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与本站长无关。
(更多云南民族信息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http://www.kmguol.com)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是提供给旅游者的参考资料,所有资源均是自动采集、网上搜集或个人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出处所有。本站长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即时处理。站长QQ:34594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