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洱源县空气pm2.5实用查询——洱源县空气质量指数
新网 做最好的新闻话题聚合网!
今年6月昆交会期间,有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问大理州委书记刘明:“洱源的矿产资源那么丰富,是否可以开发一下?”这意味着该企业有意投资开发洱海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且投资数目不菲。听见投资地在洱源,刘明咬了咬牙,最后忍住没有表态。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洱源县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表扬,但其也是全州财政收入排名榜上的“差生”之一。这种“主动落后”的背后,是洱源县为了洱海保护而在发展上作出的种种牺牲。 财政收入的后退 2006年之前,洱源全县的财政收入一直是全州第二位;而后,落到了倒数。 在洱源县境内,洱海流域径流量占到洱海平均径流量的70%。另一方面,洱源县素以清水、热水和奶水“三水”闻名。2006年,在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的刘云根带着科研考察的任务来到洱源县,他看到的是略显凌乱的村庄:雨后满地横流的污水、露天堆放的垃圾,空气中还弥漫着牲畜粪便刺鼻的气味。 5年以来,刘云根见证了洱源县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拳之下的蜕变。2006年,洱源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节点上:在那之前,洱源全县的财政收入一直是全州第二位;而后,落到了倒数。GDP的后退,并不是发展的后退。洱海是洱源人赖以生存的生命源。在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洱海人口密度最大,有80万人一直饮用洱海水,还有11个乡镇的28万群众靠在洱海打鱼和种田为生,流域耕地面积更是达到了41万多亩。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污染物大量排放到入湖河流中,导致洱海水质下降、富营养化升级。据资料记载,1996年,洱海大面积暴发蓝藻,湖水透明度从4米骤跌至0.5米、部分水体发出了恶臭、水葫芦疯长、水下鱼类窒息。2003年,洱海再次大规模暴发蓝藻,水质级别下降到Ⅳ类……为了堵住污染源,洱源县将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全部关停,犹如在高速路上行驶中踩了急刹车,洱源县的经济发展速度慢了下来。自上而下,大家多少有点不习惯。 2006年11月,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召开,原省委书记白恩培在会上提出,要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启动的同时,总投入204亿元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也被提上日程。2008年7月,洱源被确定为“州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紧接着,2009年6月,洱源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严管源”的持久战 治理工作分为三块: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县城垃圾分类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洱源的生态保卫战,着力于‘严管源’。”刘云根介绍说,“治理工作分为三块: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县城垃圾分类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昆明滇池保护有“河长制”,而大理洱海保护有“河道环保协管员”。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由村民志愿担任。 郭彦斌在茈碧湖镇环保工作站工作,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垃圾提到家门口的箩筐去进行粗分类。“洱源人正在慢慢改变根深蒂固的老习惯,在洱源,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很强。”郭彦斌说道。 在洱源,洱海流域6个乡镇867个大大小小的村子,将近22万的居民一年产生近5万吨的垃圾。“2007年,我们用‘袋装+自主管理+清运车+垃圾场’的模式处理垃圾。”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县里实行的由农户每户每年交垃圾清运费10~30元,政府每户每年补助10~30元,由各村根据实际的垃圾量,自主雇用垃圾清运车定时清运,集中到焚烧炉中作无害化处理。2010年8月,洱源县率先在全州范围首家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可回收垃圾按照“农户-垃圾收集员-垃圾中转站-废品回收网络”的模式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不可回收垃圾运送至中转站后,对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不可燃烧部分则进行卫生填埋处理。餐厨垃圾由垃圾收集员统一转送至垃圾中转站后在指定地点进行堆肥处理,堆肥最后用于农业生产,部分替代化肥的施用。 除了垃圾,在流域范围内的邓川、右所等乡镇,各家各户有小型的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沉淀、隔油、厌氧发酵处理后,流入屋边沟渠,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室。“污水处理室是根据湿地的理念建造的,经小型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能达到I级B标。”作为技术指导专家之一,刘云根有些自豪。 应战“温泉奶牛” 洱源既是“乳牛之乡”又是“地热国”,太阳能中温沼气工程和湿地净化处理系统正在解决二者带来的污染。 在“乳牛之乡”洱源县,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有93%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大牲畜存栏达13.7万头,其中乳牛存栏达5万多头。无疑,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洱海源头的主要污染源。洱源县部分乡镇推广使用的太阳能中温沼气工程,解决了这一难题。 2008年,由政府主导,国家、企业、集体、农户共同参与,联合投资750万元,在洱源县洱海流域三营镇的三营村、茈碧湖镇的上村、凤羽镇的凤河村、右所镇的南登村、邓川镇的腾龙村5个村建成了中温沼气站。5座中温沼气站为800户农民提供管道沼气服务,年处置奶牛厩肥7500吨。据刘云根介绍,中温沼气站资源利用效率高,同时引入公司规范化管理:公司统一收购各家各户的牲畜粪便,转化后的沼气和有机肥料低价卖给农户。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牲畜粪便成分流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解决了“奶水”污染,洗浴废水污染则有赖于湿地净化处理系统。“洱源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太需要发展了,一边是刚刚尝到‘热水’甜头的群众,另一方面,大量的洗浴废水却污染了洱海。”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2008年,洱源县环保局在右所镇三枚村下山口建设了第一个针对洗浴废水的处理工程,处理规模是生活污水80立方米/天,温泉洗浴污水700立方米/天。 此外,推行缓释肥、在汇水沟渠的入河口种植湿地植物也是洱海流域内乡镇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正在实施的努力。2006年至今,洱海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Ⅲ类,有21个月水质达到Ⅱ类,与此不无关系。 “死心眼”的洱源县 在洱源县,由于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项目准入的条件非常严格,几年下来,洱源的经济也难以快速发展。 据报道,今年6月昆交会期间,某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对大理州委书记刘明说:“大理州洱源的矿产资源那么丰富,是否可以开发一下?”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该企业有意投资开发洱海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且投资数目不菲。报道称:“但当刘明听见投资地在洱源时,咬了咬牙,不表态,不吱声,不松口。” 实际上,在洱源,环境保护是与政绩挂钩的。重奖重惩的目标责任制下,州委、州政府与大理市、洱源县等各部门签订《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目标责任书》,再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县市、乡镇、村社,确保治理目标责任到人。值得注意的是,洱源县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实行风险金抵押制度:在规定时限内完不成治理保护任务的领导,个人所交抵押金全部上交财政;严重失职、渎职的给予重惩重处。 洱源县商务局的一名罗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洱源县,项目准入的先决条件非常严格,“首先由环保部门把关,实行一票否决制,环保部门批准后,县商务局再作进一步的批复。”但这样连续几年下来,洱源的经济也难以快速发展——洱源从曾经的财政收入全州第二位,一落千丈至如今将近垫底的位置。 不少投资商将这样的坚持戏称为洱源县的“死心眼”。但“穷则变,变则通”,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洱源的生态旅游后劲十足。早在2008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就已达到53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3.66亿元。另外,据洱源县商务局统计数据,“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引进项目32个,到位资金21.06亿元,其中包括大唐、华能、神工集团等企业的项目。在项目高要求准入的政策下,这是一个不俗的成绩。 更让洱源人骄傲的是,洱海被国家环保部称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最好的湖泊之一”,以“生态文明试点县”洱源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洱海经验”被要求在全国推广。 本报记者黄少乐
|
上一篇:云南洱源:保护洱海源头秀美山水 打造全国生态高地 | 下一篇:洱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