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海城区空气pm2.5实用查询——海城区空气质量指数
海城市是什么意思
市情概况海城的历史古老而久远。从小孤山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析木石棚墓葬发现,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向前已有较大发展。自秦汉以来,先后于本境置辽隧、海城等16个州(卫)县。 海城全境面积为2734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人,市区人口40万,全市辖5个管理区、2个开发区、22个镇,574个行政村。海城是辽宁省较大的县级市,是全国粮食、水果、畜牧业、柞蚕、乡镇企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渤海奥区”之誉。 辖镇区:海州管理区、兴海管理区、响堂管理区 经济开发区、东四管理区、东四方台温泉管理区,孤山镇、岔沟镇、接文镇、析木镇、马风镇、牌楼镇、英落镇、八里镇、毛祁镇 王石镇 南台镇 甘泉镇 大屯镇 西柳镇 感王镇 中小镇 牛庄镇 腾鳌镇 耿庄镇 西四镇 高坨镇 望台镇 温香镇 。 市人民政府(新址)驻海城经济开发区。 海城有世界镁都,滑石之乡的美誉。自然地理地形地貌 海城市地貌复杂,全市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山区及丘陵地带绝大部分海拔高度在 60~500米之间,西部平原从海拔60米呈缓坡逐渐下倾至浑河、太子河平原。海城河上游诸支流呈树枝状发源于红旗岭、一棵树岭、唐帽山、海龙川山,诸山环抱海城河上游,形成接文、析木、马风等河谷平原。西部平原由海城河、五道河冲积而成,山麓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多系丘陵漫岗。 境内东部,群山起伏,山峦叠翠。千山山脉,犹如一条巨龙伏卧在东大门,形成天然屏障。 唐帽山扼东西江河之孔道;唐王山当南北海陆之要冲,故古有“辽左重地”之称,山脉的走向由东北向西南,群峰涌起之后,跌落数座孤山,互为觭角之势,对峙可观,市区就建在厝石山下。登高俯视,城廓尽收眼底;眺望营口港口,舟楫隐约可见;环顾四周,东依莽莽群山,中有坦荡平原,西临潆洄辽水,好似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气候特点 全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4℃,降雨量691.3毫米,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 水文状况 沿河,诸流汇集,水域宽广。太子河、浑河、大辽河,纵横南北;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杨柳河,八里河横贯东西。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为水稻栽培、水产品养殖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自然资源 群山,雄姿百态,千峰竟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查明,有铁、硫化铁、铅锌、钼、铀、煤、石油、天然气、滑石、菱镁等40余种宝藏。其中蕴藏量最大的菱镁矿占全球储量的1/3,滑石储量居世界之首。地热温泉和优质矿泉水资源驰名中外,而万顷山坡,披绿挂红,林果郁香,作为海城特产南果梨素有“梨中之王”美称。 平原,旷野坦荡,百里丰疆,盛产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多种农产品。每年生产粮食在70万吨以上。尤以各种大棚鲜菜四季常青,闻名国内外。地名由来海城名称的由来,据《满洲地名考》的相关资料记载,相传此地很早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质结构变迁,地壳上升,渐成陆地,设治之时,取名为海城。 另一个说法是,“海城”县名源于“海州”。公元925年,辽灭渤海国,改渤海之地为东丹国。928年辽太宗诏徒东丹国民于梁水(今太子河),南海府之民随之西迁。人移,地名也随之而移。这就是临溟、海州的由来。清顺治十年改“海州”为“海城”。历史沿革海城的历史古老而久远。从小孤山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析木石棚墓葬发现,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向前已有较大发展。自秦汉以来,先后于本境置辽隧,海城等16个州(卫)县。 海城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 汉时在县境内置新昌(今甘泉镇向阳寨)、辽队(今西四镇三岔河东岸)、安市(今八里镇营城子)三县。 三国时期魏占领北方,属平州,后改幽州。 西晋时期,境内新昌、辽队(隧)、安市三县皆废。 东晋十六国后燕光始四年(404年),开始被高句丽割据长达二百六十多年。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统一版图,置安市州,属安东都护府。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辽国,于境内置海州、铜州、耀州,同设临溟、仙乡、析木、岩渊4县,并在海州置南海州,兼置临溟县为州治,隶属辽东道。海城之名源于海州至此始。 1125年金灭辽,改海州为澄州,辖临溟、析木二县,受东京路管辖。 元灭金之后,1297年境内州县俱废,“置巡检司镇”,受辽阳路管辖。 洪武初年置海州,属山东行省;洪武八年州废。 1376年明(洪武九年)置海州卫,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 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改海州为海城。隶属辽阳府管辖。 顺治十四年(1657)辽阳撤府,改属奉天府(今沈阳)。 中华民国初期,划属奉天省辽沈道。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海城县隶属辽宁省为一等县。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伪满政府改辽宁为奉天省,海城县遂改属奉天省。1937年,伪满政府撤销营口县,以辽河为界,其东划归海城县,西部划归盘山县。 1945年日本投降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城县民主政府,隶属于辽宁省辽南行政公署。 1946年4月,国民党政府改东北为九省,海城县仍隶属辽宁省。 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海城县。 1948年2月,在县境地内另置牛庄县,县政府设在今牛庄镇;同年底,牛庄县撤销。 1948年11月 东北全境解放后,海城县划属辽东省管辖(省会在今丹东市)。 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海城县归辽宁省辽阳专署领导。 1959年改属鞍山市。 1965年又转属辽南专属(专署驻今盖州市)。 1966年,“文革”期间,海城县人民委员会(即县政府)被撤销,于1967年3 月成立海城县革命委员会,隶属于营口市。 1973年隶属于鞍山市。1980年7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 1985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城县,成立海城市(县级市),隶属于鞍山市。 文物古迹海城,是中国北方古城之一,境内古迹、古物颇多。古迹多达500多处,有秦置辽隧县的三河堡(今西四马圈子),汉置望平县的析木城,唐置安市州的营城子,辽置临溟的海城,明置辽海卫的牛庄等城址;有辽代金塔、铁塔、金代银塔;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棚;有唐建明修的三学寺和清建的关帝庙、太平桥等。古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小孤山洞穴,已发掘出哺乳动物化石、石器、耳饰,是考古罕见之物;古物有汉代的铜锤、清代的金器、云版、光绪元宝等等。 析木石棚
|
上一篇:海城两名儿童在存放氢气球的室内窒息死亡 | 下一篇:鞍山海城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