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酒泉空气pm2.5实用查询——酒泉空气质量指数
铁腕治霾背后的兰州模式(图)
2013年9月23日,兰州天气晴朗,天显得格外蓝 CFP供图 马建民 资料照片 陈长和 本报记者 徐娟 摄 10月22日,环保部公布今年9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兰州市今年首次跻身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以全月空气质量良好的成绩排在第6位从“污染最严重城市”的黑名单上除名 从“污染名城”到“兰州奇迹”兰州创造了一个重工业城市污染可控可治的成功案例本报记者走访兰州试图从兰州的“脱黑”经验中找到一种城市治污的可持续模式 兰州,中国西北重工业中心,早在人们还不知道PM2.5为何物时,兰州就已背上了“污染名城”的标签。曾几何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是这个城市的真实写照。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多家机构近十年来发布的《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查报告》、“全球城市污染排名”中,兰州都赫然在列。作为一个经济总量不大的城市,在创造治污奇迹之前,兰州长期背负着与其经济发展规模不相称的污染压力。 上世纪60年代“冬天我就不敢骑车” 11月27日,天气晴朗。对于十几年来习惯了顶着一口“黑锅盖”过活的兰州人来说,最近这样的好空气已经多年未见。 在兰州市推行“私家车限行”政策后的第一周,家住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的市民李明提前15分钟出门,改乘公交车上班。尽管前一天爱车被洒水车喷了4次泥水,尽管交了保险和各种费用后,爱车还是得在限行期间闲置,但李明觉得“为缓堵做贡献是值得的。” 李明是兰州市治污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去年年底,他和周围许多朋友同事一样,将刚刚跑了3000公里的爱车改为烧天然气,花费了不到6000元,并且在过年时开回了河南老家,“用天然气的成本每公里不到0.3元,可烧油要0.8元。油改气,既环保,又省钱。”为了治污,兰州市为选择“油改气”的车主提供了各种政策便利,李明的爱车今年顺利通过年检,而且还可以在家附近的3个加气站随时加到天然气,非常便利。与今天治污的成果相比,兰州人对过去数十年的污染印象深刻。当年,随着东边的兰州钢厂、西边的兰炼、兰化等一批大型工厂的崛起,加上很多东北的重型工业搬到西部,兰州成为拥有建材、化工、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的西北工业重镇,经历了城市发展的空前繁荣,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上世纪60年代,一到冬天我就不敢骑自行车。”兰州市鱼池口原兰州钢厂家属院的市民老孙说,他是1970年兰州钢厂(2002年被酒泉钢铁集团兼并后更名为酒钢集团榆钢分公司)招收的第一批职工。“1965年,我在兰州五中上学,当时我们家就住在市中心的东方红广场附近,附近还都是平房,家家户户都烧煤炉子,工厂又多,比现在还严重。那个时候,你要坐在这儿,看不到对面亮灯。” 限产、限煤、限行“史上最严治污季” 严重的空气污染伴随着兰州的发展一直持续到近几年。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兰州市政府就开始实施以绿化、气化、热化、阳光和型煤5大工程为主的“蓝天计划”,但20多年过去,兰州冬季大气污染仍没有出现明显的改观,即使耗费多年气力将市区以东的大青山口削平,城市上空的雾霾依然如旧。 针对“兰州属于煤烟主导的复合性污染”的特征,去年开始,兰州市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治污季”的污染治理措施,除洒水之外,限产、限煤、限行,包括天然气供暖设备改造、取缔户外烧烤、关停高污染小企业和车辆单双号限行等,还包括对全市439家693台燃煤供热锅炉约5040蒸吨的“煤改气”改造工程。 11月27日上午9点半,天气转好,前往兰山晨练的人明显增多。兰山中腰的伏龙坪社区,两名佩戴红袖章的“环境督查”人员围在无烟煤点火设备旁值班。而社区,正是兰州治污“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单元,按照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和楼院(社、组)三级监管,兰州近郊四区被划定为61个一线网格、455个二级网格和1724个三级网格。在具体执行中,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与各县区、各部门的治污绩效挂钩,结果直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兰州市环境指标首次呈现乐观变化的正是去年。根据兰州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兰州市2012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0天,比2011年增加28天,特别是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5天,达到了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而今年前6个月,兰州市空气质量月排名分别列第39、29、63、18、23和43位,退出了全国10大空气污染城市行列。 铁腕治污中的领导意志 就在外界热议这样的成绩是偶然还是运气时,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做法已经得到国务院、环保部的肯定,其经验被总结成册,准备向全国推广。8月以来,来自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的政府官员纷纷赶往兰州取经。 而在曾赴兰州学习经验的石家庄官员看来,兰州模式的成功与兰州各级领导的个人意志和“铁腕”执行力密不可分。环保部将兰州模式的特点总结为“为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察落实问责;强化绩效考核、有效推进重点任务;创新管理方式、实现监管全面覆盖等手段。”这些评价都指向兰州治污的核心人物之一,兰州市委一位高层领导。 据曾接近过这位高层领导的的一名工作人员称,他做事雷厉风行、不留情面。“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是他的工作风格,凡是与治污相关的事都亲自督办。力推治污的考核问责机制,并将干部绩效考核与治污挂钩、对五大重点污染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因冬防工作落实不力,兰州市环保局局长等一批部门一把手先后被就地免职。兰州市皋兰县忠和镇党委书记因辖区内扬尘严重被免职。城关区环卫局一名环卫站长因垃圾清运不及时被免职,区环卫局长被通报批评。另有多人被问责。警告处分1人,通报批评2人,开除工作人员5人。这种“动真格”的作风在一年多的治污工程中带来了高效率。 外部压力:环保与GDP一样重要 |
上一篇:兰州昨日现今冬首个重污染天 | 下一篇:甘肃河西大部现入冬来首次大范围浮尘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