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尼木县空气pm2.5实用查询——尼木县空气质量指数
绿,拉萨最生动的颜色
原标题: 绿,拉萨最生动的颜色 美丽的拉萨河畔 摄影:陈佳佳 拉萨美不美? 条条宽敞通畅的街道,在不断的拓宽和延伸中拉大了城市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流淌着一股浓浓的艺术与现代音符;一座座美丽的公园和连片的绿地,鸟语花香,亭台楼榭,雕塑林立…… 人们感言:这的蓝天、绿水、城市新貌本就是一幅美景,更别说还有没被污染的空气。这里绝对是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太美了! 如今,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正用最温柔的城市语言和最细腻的城市细节,表达着自己在城市建设中的个性。 这,美的背后,是拉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全面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是全市83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呵护: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顺应民意:大胆探索“树上山” 拉萨属于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加上降雨稀少、植物蒸腾量大,使得拉萨天然植被稀疏,野生大型乔木极少,周围的山上更是土壤贫瘠,几乎没有植物生长。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拉萨周围的山都绿了,跟林芝似的,醒来都在笑!”在拉萨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许女士感慨地说。 出现在许女士梦中的景象,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在平地上出现成片绿色的今天,让拉萨周围的山都披上绿树的盛装,则是多少代人的“中国梦”、“西藏梦”! 目前,拉萨城市绿化覆盖率已从2007年的31.46%提高到目前37.6%;建成区绿地率从30.56%提高到3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91平方米提高到9.6平方米。 怀揣着种树上山的梦想,2008年,拉萨市总投资1547.9万元,开始实施创园第一林项目,探索山体造林经验。项目实施5年来,造林成活率达到80%以上。2012年,拉萨市又决定对南山山体进行绿化实验,并首次大规模地实施秋季栽植。 消息传来,各族各界群众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圣城拉萨又掀起了新一轮绿化家园的热潮。 “‘树上山’,这是第一次,没有更多的实践、科研成果指导和成熟技术,我们当然做好了道路曲折甚至失败的心理准备。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多大的问题,都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拉萨市林业绿化局造林科负责人说。 对于土、水、苗这三大难题,拉萨市在实践中创新、探索中前进,也给出了一份破解“处方”: 海拔越高,自然土越少。要解决土的问题,首先要从山下将泥土背上山,土少石头多的地方,先得用石头垒“坑”,再填土;遇上雨季或浇水导致泥土流失的,每个坑还要重新填土、施肥。光这些还不够,除了采用传统的土壤改良方法外,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更适宜植物生长; 树要上山,水利必须先行。经过反复试验论证后,拉萨市采用了来自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让每一滴水都派上了用场,极大地提高了灌溉效率,为植树供水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于苗木,拉萨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山体地形地貌和土地条件,发挥本土植物优势,按照以乡土树种为主,科学地引进、驯化外来树种,用容器苗代替裸根苗,喷施生根粉,既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又保护了原有的自然植被。 截至目前,南山造林共完成约1000亩,栽植各类苗木122.11万株,栽植近百个乔灌木品种119.66万株。目前,新栽种的树木长势良好,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 去年,西藏自治区规划启动了河谷及两侧造林绿化工程,20年投入100亿元。有了巨大的资金支持,凭借这个“处方”,我们有理由期待,更有理由去努力:周围的山郁郁葱葱,雪山映着绿树,蓝天白云相依偎……在拉萨这个“龙头”带动下,西藏各地,也将变得更加绿、更加美! 严守底线:掀起“环保风暴” 去年,达孜工业园区的一件事让人出乎意料,但仔细回味,却又在情理之中:有一家化妆品公司看好拉萨市的政策环境和达孜工业园的有利条件,迫切想要投资1.2个亿入园,但是在环评阶段,这家公司没有通过审核。虽然放掉了这条大鱼,可园区负责人并不遗憾:“如果对达孜的环境、对拉萨河水造成污染,再出名再有资产的企业我们也不会要。” 如同达孜工业园区一样,“绝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事例在拉萨市数不胜数。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面对开发与环境的冲突,拉萨市委、市政府班子形成了一个共识:在拉萨,“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建设“美丽家园、幸福拉萨”。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拉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必须始终坚守的一个底线。 “环保风暴”风力愈疾,指向愈明。 ——按照《排污收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全市排污申报登记与审核、排污量核定工作,全面正式按照排污收费程序开展排污收费工作,共征收337家排污单位,征收排污费412万元; ——开展拉萨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单位)71个,其中工业企业4家、施工场地8个、各类小作坊15家、餐饮服务业44个。其中对1家存在超标排放的企业提出停产并限期整改,关闭1家小作坊,责成6家餐饮店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继续做好机动车尾气监管工作。今年全市共检测机动车32528辆,其中发放绿色合格标志21320张、黄色合格标志11208张; ——开展采石采砂行业专项检查,共计排查24家,其中21家采石场、3家采矿场。重点对取缔城关区12家采石场进行了执法检查,目前城关区的采石场基本已关闭取缔; 在加大传统的工作方式下,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监管也是去年拉萨市环保工作的一个亮点。 “这是尼木县铜矿尾矿库的实时监测画面,铜等重金属一旦超标或治理设施有异常,监控系统会自动启动报警程序,并自动通过短信方式及时传送到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手机上,这就大大提高了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和污染应急处理能力。”在拉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上,拉萨市环保局局长李维生自豪地介绍。 作为西藏首个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平台,平台一期项目与拉萨市6个重点水源地、1家机动车综合检测中心和8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工业企业联网,实现了对污染源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同时,拉萨还启动旅游景区及主要交通干道全面“禁白”工作。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拉萨绽放出迷人的“魅力”。数据显示,几年来,拉萨市主要河流、湖泊饮用水源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Ⅲ类和Ⅱ类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达100%;国家环保局11月28日发布的“全国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显示,拉萨的空气质量指数为8,PM2.5为6,空气质量优,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环境中,去年拉萨市非公经济注册资本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4倍,非公经济税收占全市税收的94%。在首届全国民营企业家拉萨行活动上,成功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276.9亿元。 不断前行:走进绿色生活 今年1月13日,在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在参加拉萨团审议时,高度评价“拉萨天天有更新,年年有变化,各项事业发展形势十分喜人,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不断凸显”,并强调,要提高各族人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共同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 的确,如同向巴平措副委员长期许的那样,一个地区环境的好坏,关键在于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每个细胞——人。 曾几何时,老拉萨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随地大小便、垃圾乱堆乱放等比比皆是。这些现象都无言地道出了一个症结:意识问题。 为彻底改变这一面貌,拉萨市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一直都在积极引导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去年,拉萨市在往年工作基础上加大了环保宣传力度,并利用“6?5”世界环境日、“4?18”城市卫生清洁日、禁止白色污染、科技活动周等相关活动,发放书籍和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环保袋2000条。 市民罗布扎西还忘不了去年拉萨市“6?5”世界环境日宣传时的场景:“没想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司空见惯的行为对环境污染会那么大。塑料袋、饮料瓶等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太大了,塑料几十年都腐烂不了,不仅危害现在,还危害子孙后代。”罗布扎西津津有味地讲起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我每天都在劝身边的朋友买东西用篮子不要用塑料袋,从现在做起,为子孙后代留一个好环境。” 在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下,拉萨人纷纷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做起:课堂上,老师通过向学生提问题、举例子,布置有关环保内容的作业,唱环保歌等形式,将知识的讲解与环保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学、寓教于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走在干净整洁的拉萨街头,很少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即使人们在某地小坐一会儿,走后地上也会干干净净,有的人手里拿着喝完的饮料瓶会走出很远,直到看到垃圾箱,手里的空瓶子才得以脱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范围与程度逐步在扩大,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将公众参与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中,绿色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与行为准则。截至去年11月30日,拉萨市环保热线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131起,其中水污染11起、大气污染57起、噪音污染48起、固废污染8起、生态破坏5起,其他污染2起。对于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拉萨市的处理率达到100%,办结率100%。 高效率的处理,也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度。“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举报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当类似情况发生时,我们更有信心,不再担心反映的问题‘石沉拉萨河’。”罗布扎西评价说。 流淌的拉萨河,像一条蜿蜒的翡翠,而倒映在水面的远山演绎着“离天最近,离污染最远”的自然风光。有几个小孩在浅水处嬉戏;也有些人坐在铺开的地毯上,喝着酥油茶,吃着美食;还有些人躺在河岸边,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而人们也正是从这一处处细节的变化中,欣喜地感受着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这就是绿色拉萨、幸福拉萨!
1 2下一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