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巫溪县空气pm2.5实用查询——巫溪县空气质量指数
重庆巫溪概况
重庆巫溪县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500238 巫溪县幅员4030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街道,348个行政村,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巫溪既是国务院公布的沿江开放县,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县。 巫溪县气候概况 地形: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占93%;地形东、西、北高而中南部低,绝对高差2657.4米,一般相对高差1000米,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大宁河出境处祝家河海拔139.4米,为全县最低点,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为重庆市最高点。县境地处中纬度,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温湿适度,立体气候颇具特色。水系发达,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穿越县境。气温:县城一带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左右,银厂坪以上山地,则小于5℃。用回归方程分析,全县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5℃;夏季递减偏小,为0.58℃,冬季偏大,为0.7℃。一日内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6-7时,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3-16时,日较差8℃左右;一年中,气温最高在7、8月份,最低1月份,月较差21℃左右;年际气温变化较小,一般不超过1.4℃。 积温:低山区,大于10℃的日数有286天,积温5996℃;中山区,大于10℃有248天,积温4844℃;半高山区,大于10℃有200天,积温3469℃;高山区,大于10℃有137天,积温2098℃。 降水:降水量地域分布,县境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间。除大宁河(干流)、白杨河河谷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外,其余地区均大于1300毫米。大旱的1966年,城厢仅降水707.7毫米;多雨的1963年,尖山降水2980毫米。年平均雨日,低山河谷约133天,中山约146天,高山大于200天。一年之内各月降水日数,9月最多,1月最少。夏半年最多,约占全年的78%;冬半年最少,约占全年的22%。 雪霜:境内低山河谷地带年均霜日11天,12月初始霜,次年元月末终霜。上磺、文峰等槽坝年均霜日40天,11月下旬始霜,次年3月中旬终霜。红池坝、西流溪等高山地带年均霜日大于100天,霜期达8个月左右,9月下旬始霜,次年5月中、下旬结束。平均无霜期,低山河谷地带约310天,中山地区约255天,高山地区小于172天。降雪日数,低山很少,中山约10天,红池坝一带年均降雪日数一般在50天以上。地面积雪时间,高山区3-4个月,最大积雪深度1米左右;中山以下地区多在3-5天均可融化,最大雪深20厘米左右。 日照:县境内日照时数,低山区(城厢)多年平均1589小时,最多年(1978年)1905.8小时,最少年(1982年)1295小时;中山 区(古路)多年平均1568.7小时,最多年(1971年)1810.5小时,最少年(1964年)1426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 风速:低山地区平均风速每秒1.8米,中山每秒1.2米,8月份最大每秒2.4米。风向多为偏东或偏西南风。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