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更新时间:2016-01-18 04:30 我市重拳出击治污降霾纪事(2)
治本,巩固治理成果。在全面治标的基础上,为巩固治理成果,市委、市政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严把项目审批关,严守生态
治本,巩固治理成果。在全面治标的基础上,为巩固治理成果,市委、市政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严把项目审批关,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安全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项目环评准入制度,坚决杜绝“三高”企业落户建设,推动污染治理从“末端控制”向“前期预防”延伸。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制定水泥、钢铁、冶炼等重污染行业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关停淘汰工作方案,2015年底前淘汰拆除略钢、汉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烧结机;关停拆除三星建材、板桥水泥厂、天荡山水泥厂水泥立窑生产线;启动实施中材水泥、南化公司等企业“退城入园”。
转型发展 守住生态底线
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必须做到保护和发展并举。基于这一认识,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循环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循环发展不动摇,把循环的思想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循环的理念策划项目、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以循环的方法壮大产业、延伸链条、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园区之间、三次产业之间循环配套、融合发展,在减量化、再利用中“吃干榨尽”有限资源,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发展循环工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现代材料、高科技和旅游文化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好废气回收、废渣利用、余热发电、废水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减少排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突出生猪、中药材、茶叶、蔬菜和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推进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搞好种养业、观光农业等产业循环链接,努力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发展。
培育“五大产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市委、市政府提出,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旅游文化和高科技“五大产业”,使之成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重点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上,以汽车、飞机制造为重点,整合资源、外引内联、做大做强,,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现代材料业上,瞄准高端化目标,加快有色、钢铁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切实改变对矿产资源和有色金属的简单粗放加工,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绿色食品业上,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用量,推进猪茶果菜等产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提高规模效益,打响绿色、有机“金字招牌”。旅游文化业上,坚持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下功夫解决交通和服务质量两大制约,开发经典旅游线路,串起金牌旅游景点,加快建设一流特色旅游目的地。高科技产业上,发挥生态优势,吸引西安等地人才到汉中创新创业,促进创意、动漫等产业聚集发展。
加大环保考核,坚决守住生态底线。推进“生态环境工程”,出台《重点污染源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的意见》等多项制度,健全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维护全市环境质量稳定良好。市政府制定了《汉中市城市空气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及评分细则,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自2015年起,将空气质量改善指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市直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增加了大气污染防治在目标考核中的分值,对排名落后的县区、部门,实施责任追究。市委、市政府就是要通过铁的手段、铁的措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负责的精神,更加严格的标准,守护汉中的青山绿水蓝天,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天气预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