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简介
“山川雄秀甲于关塞。”明朝“八大才子”之一赵时春这样赞美崆峒山。相传广成子修炼得道于此山,黄帝前来向道家仙人广成子问道,人称崆峒山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后来发展为道、儒、佛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崆峒山还是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派的发祥地。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均以登崆峒为盛事。
崆峒山峰峦叠嶂,崖壁峭立,平台幽寂,怪石嶙峋,洞穴深邃,林木葱郁,湖光野岚,相映成趣,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有南方山色之秀,不愧为“西镇奇观”、“神州西来第一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城关西12公里处。由大小数十座山峰组成,主峰马鬃山(也称绝顶)海拔2025米。主峰之后有翠屏山,是崆峒山最高峰,海拔2123米。泾河和胭脂河回护前后,交汇环抱于突兀耸立的望驾山下。崆峒山由上三迭系紫红色坚硬砾岩构成,是年代古老的丹霞地貌。中台被切割形成北台、东台、南台、凤凰岭和灵龟台等,顶平、身陡、麓缓。山上曾发现齐家文化遗址,说明在三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活在这里。《尔雅》载:“北戴斗极为崆桐。”《汲冢周书》释:“正北的大夏、莎车、戎翟、月氏、空同、姑臧”等十族统归空同。部族融合发展并消亡后,中心区域的名山加以山字偏旁专用指山。也有认为,崆峒山名与道教无为思想有关,取其空空同同之意。“高龄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制五原”(宋人郑文宝《萧关议》)。崆峒山在中古以前又称“笄头山”,汉时,笄头道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北路第二站。西汉至唐宋,商旅不绝,驼铃丁当。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年轻时游览平凉时,写了《崆峒》一诗,描写了崆峒山的险峻壮美:“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崆峒山历史
秦汉时期,崆峒山开始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近年来,新修了法轮寺、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三十五处,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崆峒山皇城
皇城。又称绝顶、大顶、小马鬃,亦作金城、隍城、太和宫。位于崆峒山主峰马鬃山之颠,突兀高耸,摩云插天,形势险峻。东面山径为三百七十八级“上天梯”石阶通道。西倚笄头香山,映衬如画屏。北有舍身崖,如垂左臂。南连雷声峰,如舒右臂。峰台交错,诸台环绕,似莲叶托花,更显俊秀。唐代已有建筑,北宋乾德年间修建真武殿,元代改为崇佛阁。明朝劈山筑墙,修建宫观道院,成为一宏伟建筑群落。至今修复保留的有太和宫、真武殿、玉皇殿、黄篆殿、药王殿、老君殿、太白楼、灵宫洞、“峻极于天”木枋门。北侧另有天仙宫。皇城建筑为崆峒山寺观之首,殿宇富丽堂皇,宛如封建帝王的皇宫。
崆峒山弹筝峡
弹筝峡。又称前峡、轩辕谷。泾河流经崆峒山阳麓,河谷开阔,酿成碧波荡漾的崆峒水库。东台面东悬崖有玄鹤洞,传说雨霁风和时偶有玄鹤飞出。阳麓阶地,唐代建有问道宫,明代增建王全真阁,宫后有琉璃泉(又称广成子浴泉),院内多碑碣,古柏参天。1989年于玄鹤洞下方新建问道宫,四层楼宇依地形高低错落,泾水流至峡口又瀑布。明代韩王太妃主持凿洞,使泾河穿石而过,形成石桥,取名聚仙桥。“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人称“仙桥虹跨”。南台南面阶地的月石峡口多巨柏,为唐代王母宫原址,现有1987年新修西王母宫。泾水东去,湍流萦回与岩岸相击,静夜居山中听涛声,如弹古筝,因称弹筝峡。有诗云:“晚霞留客住,夜半闻弹筝。巍巍高山意,洋洋流水情”,“幽谷声回荡,明月照风松。”
崆峒山1994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首批通过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崆峒山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热线上的一个亮点。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崆峒山概况http://www.kmguol.com/mingshan/gansu/mazongshan/34198.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