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峰
0 人评价
位于崆峒后山四沟中,前临胭脂河谷,背依北台,形似麦垛,下部悬崖有摩崖石刻“海内真崆峒”五个大字;上部山林密茂,峰顶建有观音堂。
五台-皇城景区
0 人评价
以人文景观和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为主,其次为山中森林植被景观。以中台为游览中心,可依次游东台卧观平凉、云鹤归宋、南台蜡烛峰、北台一线天、药王洞等。沿途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点较多,庙宇星罗棋布。
棋盘岭
0 人评价
棋盘岭东、西、南三侧均为绝壁,平台上的棋盘石传说中是神仙广成子与赤松子下棋的地方。南侧的崖壁上有一株松树傲然挺立,仿佛是在凝神观棋,被称作观棋松。
三教洞
0 人评价
三教洞又名枣龙洞,始建于明朝,石洞呈半圆形,深约6米,宽约4米,洞内石台上塑有儒、释、道三教始祖,其中释迦牟尼居中,老子、孔子分居两侧。
香山
0 人评价
翠屏山主峰,海拔2123米,是崆峒山最高点,西连原地,东壁悬崖,人迹罕至,“香峰斗连”是崆峒十二景之一。山顶原建有香山寺,1982年重建,大殿内供奉千手妙善菩萨像、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
中台
0 人评价
地处崆峒全山中心,最高处海拔1927米,范围约10亩,分二阶,古为庞大宏伟的建筑群落,其间遍植树木花草,最为繁华。下阶古时建有真乘寺、飞升宫、紫霄宫、十方院、藏经楼、五龙宫、七真观、三皇楼,今存紫霄宫、三皇楼和新建的崆峒山管理局,余废作停车场;上阶高埠处有法轮寺、舒花寺、凌空塔。
莲花寺
0 人评价
位于北台,崆峒山五台寺之一。据碑记莲花寺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屡毁屡建,现有北大殿、土地祠、山门、厢房、三圣楼、南大殿僧房等建筑及金身释加佛、文殊、普贤菩萨及18罗汉像。
望驾坪
0 人评价
位于风景区东侧,地势平坦开阔,林木茂密,因多生长毛竹,俗称竹子林。相传黄帝上山后,大臣们在崆峒山前垒起了望驾山,而望驾山与主峰相连的较为平坦的地方,叫做望驾坪。
雷声峰
0 人评价
崆峒山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脊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丹色石质,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雷声峰东西临涧,通过南面绝壁人工开凿的石级可通向棋盘岭。
上天梯
0 人评价
上天梯指遇真宫至飞仙阁阶路,呈42度坡,高百余米。唐代仁智禅师主持开凿。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始设铁桩4根,木桩30根,贯铁索百余米供攀扶,万历年间陈奉义等14人募资补葺石阶115级。清代补葺添置铁桩。
索道
0 人评价
索道位于弹筝湖南岸,可以在此坐索道上崆峒山,在索道上福兰这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的崆峒山。
皇城
0 人评价
皇城又称太和宫、绝顶,在马鬃山的绝顶上,是崆峒山主峰,海拔2038米,是崆峒山规模最大的道观。
朝天门
0 人评价
朝天门始建于明代,门楣上“朝天门”三个大字是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崆峒山”三个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两边的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
东台
0 人评价
东台亦称东峰。从中台东行200余米可至,比南台稍高,海拔1896米,广坦约2亩。三面悬崖,面东崖壁有玄鹤洞,其下有新建问道宫。元代在台上建宝庆寺,清代增建关圣帝君殿等皆废,今拟重建。
弹筝湖
0 人评价
古老的泾河从崆峒山前峡穿过,流经阳麓,形成碧波潋滟的弹筝湖。阳光照射下,宛若高峡平湖,与湛蓝的天空、墨绿的森林交相辉映。
蜡烛峰
0 人评价
蜡烛峰是一处风景独特的地方,这座山峰又叫倒插石,位于香山东侧,与香山连为一体,山峰上大大小小许多石块犹如倒插在崖缝中,所以取名倒插石。去垂珠峰只有一条山路,从隍城一侧绕过后,进入绝顶和香山之间的大崾岘,当你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便可以看见垂珠峰的雄姿。
苍松岭
0 人评价
苍松岭一带山峰林立,沟谷纵横,林木茂密,那里没有来往的路径,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望驾山
0 人评价
望驾山是崆峒山东峰,前临平(凉)泾(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海拔1926米。望驾山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泾河川和平凉城尽收眼底。相传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山上云雾遮罩,虚无飘渺,大臣们在山前垒土相望,故称望驾山。
笄头山
0 人评价
笄头山在皇城与香山之间。峰峦叠翠,笄头高耸。又有青松拢翠,如盛妆之少女。传为秦始皇登临处。
翠屏山
0 人评价
翠屏山即是香山景区的所在,也称香山。宋元间因山顶有香山寺而得名,位于主峰绝顶(马鬃山)之西,海拔2123米,明代诗人罗湖写实加以想象成诗:“山下望北斗,仰天但翘首。直上香山望,斗柄如在手。
北台
0 人评价
北台在中台的北边约600米处,三面均临深渊,台面狭长北端有二堑,跨堑设独木为桥,古建有观音堂、西方三圣殿、莲花寺大殿等。北端又称蝼蚁岭,堑中夹巨石称仙人石桥,今改建为拱形水泥桥。
凤凰岭
0 人评价
凤凰岭是崆峒山后山景区一个重要景观,其东侧是后山盘山车道,隔一条峡谷与北台遥遥相望;西侧隔沟与老君峰呼应;北侧尽处便是后峡胭脂河;只有南侧山脊与主峰马鬃山相连接。
月石峡
0 人评价
月石峡为前山登山通道,因饮月石而得名。山道曲折,步移景异。峡口处有新建王母宫、观音阁。
胭脂河
0 人评价
胭脂河在崆峒山阴。始入谷则两山夹峙,石壁参天,路回水转,如入绝境,行2公里抵四沟口为后山攀山道。
南台
0 人评价
南台在崆峒山五台中,南台地势最低,现在也没有寺庙建筑,但它却有另一番景致。南台也叫做南峰,它三面是悬壁千丈,只有北面沿着山梁小径,经过紫霄宫,可通往中台;东侧隔山谷可望见东台;南侧绝壁下是川流不息的泾河水,西侧悬壁下是一条狭长的山谷,叫做月石峡。
西台
0 人评价
西台在崆峒五台中,西台地势最高,海拔1932米,面积最小,为200平方米,南侧经舍身崖可通往隍城,西侧隔涧与狮子岭相望,北侧可望凤凰岭,东侧通向中台,西台危崖耸立,怪石嶙峋,四周生长着众多的松树和枫树,十分幽静,在南台巨石上,有清末平凉知府王学伊题书的"栖云"二字,遒健有力。
法轮寺
0 人评价
位于中台高阜上,是崆峒山创建时代最早、最负盛名的一座,屡毁屡建。近年来,群众捐资在旧址修建了大雄宝殿和僧房。法轮寺西侧是舒华寺,东侧是陡坡疏林。
老君峰
0 人评价
位于崆峒山风景区的西北部,南北走向带状隆起,其形状酷似一位束发而立的老翁,道士们认为那就是老子的化身,故名"老君峰"。峰顶有五个小山石峰,明朝人吴同春称老君峰顶的五个小石峰为"小五峰",是"五台之亚"。
王母宫
0 人评价
位于崆峒前山月石峡南口,是游人从前峡上山的起点。此殿创建甚早,清朝同治年间毁于兵燹,现保存了有大殿3楹,石室5孔,厢房4间,院内有10多株松柏树。崆峒水库建成后,在原址上方一百米处新建王母宫大殿。
天台山
0 人评价
在狮子岭北侧,天台峰孤峰独立,高峻险绝无人登攀,故称天台。山前有康熙年间建造的普山塔和灵秘塔,峰顶修建有弥寺。
问道宫
0 人评价
传为黄帝问道会见广成子处,始建于北宋,原位于山麓泾河北岸阶地。修筑崆峒水库时,因处于库水湮没区,被迁入东台玄鹤洞下山麓,建有走廊屏风式黄帝问道大殿1幢3楹,混元阁1座,砖土木结构厢厨库房13间,开凿菩萨、孤魂洞石洞各1孔。
二郎石
0 人评价
在后峡四沟口上山路对面的胭脂河谷中,有两块巨大的方形石块,呈青褐色,每个石块约有百多吨重,高宽各为4米,间距不过2米,潺潺的胭脂河水千回百转,从两石之间流过。
药王洞
0 人评价
为纪念孙思邈而建造,位于朝天门上路。现存建筑是近几年建造的,共分为两层,下层为房屋结构,供奉药王孙思邈,上层为一大厅,厅内有崆峒风光照片和中国十大名医画像。站在药王洞前的平台凭栏远眺,可观中台、塔院东台、南台等多处风光。
太阳掌
0 人评价
太阳掌是白天观光的好地方。太阳掌位于崆峒西山景区从绝顶皇城绕过崾岘,经过笄头山脚,沿着弯曲的羊肠小道即可到达。太阳掌是狮子岭向南延伸的尾端,在山脊背部有一块较为平坦的凹地,其形状就象微微弯曲的手掌,周围是密密麻麻的山林,这里阳光照射的时间较短,而且阳光首先照到手掌中心,然后渐次扩大,所以取名"太阳掌"。太阳掌有一座映雪山人李信和的墓塔,于1935年2月去世后葬于此地。
南门
0 人评价
南门位于弹筝峡北岸,崆峒山南边,在崆峒山的王母宫附近,这里是徒步登山的出入口。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崆峒山景点http://www.kmguol.com/mingshan/gansu/mazongshan/38900.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