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贺兰山的资料 (2007-06-21 18:25:12)
老外研究
贺兰山的资料
骏马奔腾沙连天
贺兰山
山顶上矗立着一座敖包,在四周起伏平缓、芳草如茵的山坡上十分显眼。它是先前蒙古族群众堆起来作祭神用的,现在则成为海拔3556米贺兰山最高峰的标志。站在这条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上,极目东望,黄河自北向南伸展,似一条玉带缠在美丽富饶、有"塞上江南"之誉的银川平原的腰间,田园广袤,沟渠纵横,生机盎然;向西凝视,蓝天白云下,草原上成群的骆驼和牛羊星星点点,再向西,便是黄沙滚滚的腾格里沙漠,在烈日的照耀下,氤氲蒸腾。山谷中森林如海,涛声阵阵。从银川西眺贺兰山,清灰色的峰峦蜿蜒奔腾,好似一匹正在飞驰的骏马,气势奔放。
这不由使人想起明代金幼孜的一首诗作:"贺兰之山五百里,权目长空高插天。断峰迤逦云阔,古塞微茫紫翠连"。
自然生态: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欧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南北长约250千米,东西宽约20-40千米,最宽处60千米。山势雄伟,层峦叠嶂。遥望贺兰,宛如骏马奔腾。"贺兰"一词即来之于蒙古语,意为骏马。《元和郡县志》卷四载:"山有树木清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读史方舆纪要》称"贺兰山在宁夏卫西六十里。其山盘踞数百里……,遥望如骏马,北人呼骏马为贺兰也"。贺兰山主要由砂岩、角砾岩和花岗岩等构成,平均海拔2000-30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山势陡峻,土层瘠薄,苏峪口北面的主峰敖包疙瘩为宁夏最高峰,高出东面的银川平原达2000米。贺兰山以正谊关断裂和三关口断裂为界,可分北、中、南三段。北段宽短,花岗岩体历经千万年的风化侵蚀,山势浑圆,海拔一般不超过2000米,地表景观为稀疏的荒漠草原;南段延伸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山势低矮,呈散乱的缓坡丘陵状,高度为1300-1900米,植被几无,景色荒凉;唯有中段是贺兰山的主体部分,出露着宁夏最大的花岗岩体,山体高大雄伟,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断,沟谷深邃,森林茂密。
1980年在贺兰山西坡内蒙古境内建立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面积677平方千米;1982年在贺兰山东坡宁夏境内也建起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北自大武口沟东北,南迄三关口,面积1570平方千米。两个保护区都以山地混合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1988年宁夏的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地理分界线:贺兰山是在距今1亿年的燕山运动中褶皱上升的复背斜山地,其范围包括了今天的银川平原,地质学家称为"古贺兰山"。其两侧处于相对沉降之中,接受了大量白垩纪河湖相沉积物。到了喜马拉雅运动时期,贺兰山再次强烈上升,奠定了现今雄伟的外貌。此时古贺兰山的东部则发生持续性的下沉,接受了巨厚的沉积物,终成现在的银川平原。贺兰山东西两翼极不对称,东颇陡而西坡缓。东坡以1300-2000米的高差俯临银川平原,坡度达45度以上,绝壁耸立;西坡平缓,与阿拉善高原的相对高差平均只有800-1000米。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为我国外流水系和内流水系的分水岭。山的东西两侧都发育有不少河流,在东坡宁夏一侧,自南而北有小口子沟、拜寺口沟、苏峪口沟、贺兰口沟、插旗口沟、大水沟、汝旗沟等,它们的长度分别为4.4、9.6、13.7、13.3、13、21.8和23.2千米。河水分别经过西干渠和第三排水沟,汇人黄河,流向大海。夏季山洪爆发时,常出现泥石流。贺兰山也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和西部非季风气候区的一条分界线,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东坡仍受到东南季风的一定影响,西坡则十分干燥,降水稀少。东坡山上山下的降水量较为悬殊,高大的贺兰山阻挡了东南季风,迫使气流沿山坡上升。由于海拔的升高,年平均气温也从山麓的7.3摄氏度下降到山顶的-0.9摄氏度。这样一来,水汽在上升的过程中便会发生凝结,最后造成了地形性降雨。山东麓的银川降水量为202.8毫米,但山顶可达437.7毫米。除了河流和气候外,贺兰山也是我国温带荒漠和荒漠草原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自然景观垂直带:贺兰山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麓地带为荒漠草原带,这里砾石遍布,植被稀疏,主要种类有红砂、珍珠茶和沙生针茅。从海拔1500-2000米为山地草原、旱生灌丛及灰榆林带,植物渐多,杂草茂盛,乔灌木零星地点缀在沟谷之间,春秋时节,山花烂漫,果实累累;从海拔2000米开始出现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树种有油松、云杉、白桦和山杨等;海拔2400-3100米地带的阳坡散布着明亮、浅绿色的山杨林或山杨、青海云杉林,阴坡则是清一色的青海云杉林,它们占据了整个山坡,郁郁葱葱,密密层层,风过处涛声澎湃。青海云杉林是贺兰山最主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宁夏重要的森林资源。生长挺拔健壮,生机勃勃,树木可高达20米以上,胸径可达70厘米。林内植株密集,苔药繁生,地上枯枝落叶堆积,处处散发着针叶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夏秋之际,每当大雨过后,林内遍地都是磨菇,其中紫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们纷纷上山采集蘑菇。这一地带还夹杂有小叶金露梅或银露梅为主的亚高山灌丛;海拔3100米为高山灌丛草甸带,种类有高山柳、锦鸡儿和各类篙草,草质优良,是全宁夏质量最好的宜牧地。
珍奇生物:贺兰山地处蒙古、华北和青藏高原这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复杂,而且呈有规律的分布。山麓荒漠草原带主要为蒙古植物区系成分,山腰为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如油松、虎棒子、酸枣等,青藏高原的成分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地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带,如青海云杉、高山柳、高原毛茛和青甘莴苣等,此外还有不少北极一高山成分。贺兰山的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稀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它们都是长期适应贺兰山的特殊环境,在形态上与正常种产生了差异。如属木犀科的贺兰山棘豆羽状复叶小叶5-7片,小叶长圆形,先端钝圆,而正常种的羽状复叶小叶有7-9片,小叶披针形,先端锐尖。贺兰山丁香外形美观,材质优良,细软富有弹性,花可提取芳香油,叶可代替茶叶饮用,果实可入药。贺兰山也是33种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植物学家以贺兰山或阿拉善的名字给以命名,如贺兰山繁缕、阿拉善马先蒿、阿拉善点地梅、阿拉善黄芩、阿拉善玄参、贺兰山风毛菊等,因此贺兰山的植物在中国植物区系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的关注。
贺兰山区的野生动物约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列为宁夏区鸟。属鸟纲雉科马鸡属,主要外形特征为耳羽簇显著突出于颈项,体羽蓝灰色,尾羽中央有一对较长且羽枝披散下垂,形如马尾,故名蓝马鸡。蓝马鸡夏秋之际主要生活在海拔2500-3100米的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冬天下到针叶林的下缘和沟谷地带。性喜环境荫蔽,空气畅通的疏林、林缘、林中空地,常结成10-30只左右的群体营群居生活,繁殖季节则成对散居。平时早晚在树林或灌丛中觅食,夜间栖息在树上。以云杉种子、禾本科早熟禾的须根、嫩芽、忍冬果实等为食。每年4-6月为繁殖期,配对前雄鸡间为了争夺配偶常常要进行残酷的格斗,配对后雌雄常相伴漫步觅食,形影不离。营巢地点多选择在浓密的灌丛和倒木下面,呈盘状,用苔草、细枝和树叶等筑成。每窝产卵8-12枚,孵化期25-26天。蓝马鸡姿态高雅,风度潇洒,是一种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鸟类。从《嘉靖宁夏新志》关于蓝马鸡的记载可以得知它在贺兰山生存的历史至少已有500年。作为稀有珍禽,蓝马鸡被列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同时也成为宁夏的象征。
人文景观、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贺兰山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西长城从甘肃靖远进入宁夏中卫,然后东延经中宁、北折经青铜峡沿贺兰山向北延伸,直到红果子沟口。宁夏段长383.7千米,断续相连,伴随着的是一座座高耸的烽火台。三关口长城位于银川市西郊西夏王陵西南,距银川约50多千米,地处宁夏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为明成化年间所建,黄土夯筑,间有石块垒砌,高3-6米,基宽6.3米,顶宽4米。这一带山势嵯峨,长城从北面的高山上逶迤而下,跃过公路与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继续伸向遥远的天际。相传当年蒙古军队攻打西夏时,就是从三关口越过贺兰山,兵锋所及,废墟一片,灿烂的西夏文化从此涅没无闻。
滚钟口位于银川市城区西北33千米处的贺兰山东麓,海拔1108米,三面环山,面东开口,犹如大钟滚落斜置,故称滚钟口。口内山峦起伏,绿树葱笼,景色秀丽,夏季凉爽,早在西夏时期就已成为西夏皇帝李元吴的避暑胜地,现今在口内主沟尽头的山上仍保留着20多座宫殿的遗址。明清以来,滚钟口成为银川著名的朝山进香胜地,每年农历6月,善男信女纷纷来此朝山。现今为贺兰山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口内寺庙主要为清代所建,多分布在主沟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布局随势,主要有老君堂、斗母宫、小洞天、贺兰庙、禹王台、兴隆寺、三滴水和晚翠阁等,其中贺兰庙建在半山之上,分上下三层院落,三座殿字雕梁画栋,颇为壮观,大殿内供奉关公和岳飞的塑像,威武肃穆,栩栩如生。附近还建有三座小喇嘛塔,分布于三座山巅。南侧笔架山三峰矗立,形似笔架。山顶建有望海亭,可东眺银川平原,西望绿色林海。北侧大寺沟婉蜒曲折,林木菇郁,溪水清澈,奇石林立,有雄狮怒吼、石壁卧龙、小猴玩耍、仙人指路和青羊跳谷等,形象逼真,令人流连忘返。拜寺口双塔位于贺兰山东麓拜寺口东西两侧的向阳坡上,二塔对峙,相距约百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时为尊仰释迎牟尼和多宝如来而建,均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第一层较高,其上层间距离逐渐缩短,各层据下每面均有兽面砖雕。东塔13层,高约39米。西塔14层,高约40余米,每面置有浅佛龛,龛内有罗汉和明王等塑像。二塔间的佛寺今已不存。
贺兰山岩画:据史书记载,在从春秋战国到明朝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贺兰山一带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柔然、突厥、党项、吐蕃和蒙古等民族在此游牧狩猎。他们在生产劳动的闲暇之时,运用各种原始的工具,在贺兰山的一些山口崖壁上刻绘出众多的岩画,用以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从中卫到石嘴山的贺兰山10多个山口中,至今保存着数以千计、不同时代的岩画,形成了一条绚丽多彩的艺术长廊。它们题材广泛,风格古朴粗犷,造型生动,其形象既有夸张的,也有写实的,主要为类似人面像和虎、豹、狼、狗、鹿、羊等动物图案,也有一些反映放牧狩猎等生活场景。它们皆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准,充分展现了这些古代少数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反映出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贺兰山岩画主要集中在贺兰口、苏峪口、插旗口等地,其中又以银川西北50多千米处的贺兰口最多。在面积仅0.24平方千米的山谷内,岩壁和石头上的岩画多达500余幅,多用磨制、凿刻和敲击等方法,作于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上,深度约0.1-3厘米。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像,人脸中往往都画成一个站立的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十分耐人寻味。一些岩画旁还有西夏文题记和零星的西夏文字,很是珍贵。
西夏王陵: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西面的贺兰山麓,北起泉齐沟,南到银(川)巴(彦浩特)公路,东西宽约4千米,南北长约10千米。在约4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随地势的起伏,座落着西夏王朝的9座皇帝陵墓和70余座陪葬墓。西夏王朝是党项族建立的统辖我国西部,与两宋、辽金并列的封建王朝。党项又称党项羌,是古羌人的一支,隋唐时党项内附中原王朝,并迁至晋、陕、甘、内蒙一带,唐朝末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
唐朝以夏州(今陕西横山县)为定难军,以拓跋思恭为节度使,封爵夏国公,再赐李姓。此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党项贵族内部发生争夺权位的斗争,李继捧率族人内附宋朝,其弟李继迁抗宋自立。经过50多年的征战,其孙李元吴于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正式称帝,立都兴庆府(今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其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大体包括今宁夏、甘肃全部及陕西、内蒙古一部分地区。
元吴建国后,立官制,定兵制,制礼仪,造文字,建善学,基本上采用唐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从元吴建国,共传10帝,历时190年,直到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的9座王陵分别是太祖李继迁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吴泰陵、毅宗李谅诈安陵、惠宗李秉常献陵、祟宗李乾顺显陵、仁宗李仁孝寿陵、桓宗李纯佑庄陵和襄宗李安全康陵,后三代皇帝因死于成吉思汗灭西夏期间,故未能造陵。据史书记载,西夏王陵"仿巩县宋陵而作",这说明了西夏党项族立国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告别了原先"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引水其上"的原始葬俗。每座王陵均座北朝南,呈纵长方形,庄严肃穆,高大雄伟,总面积达10公顷。陵墓最具有特色的是在于灵台的位置位于墓室后约10米的地方,根本不起封土家的作用,这在唐、宋诸皇陵中是绝无仅有的。灵台是以夯土筑成平面为正八角形的高台,高约16.5米,每边12米,从下至上分为5。7层,逐级内收,夯土台外部以砖砌包裹。在毁坏之前,灵台无疑是一座密檐式的实心塔形建筑。灵台建成塔式这种佛教建筑,在中国帝王陵园中是很少见的,但却反映了佛教对西夏帝王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奇特的塔式灵台现今也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镇北堡古城位于银川西北30千米处沿山公路东侧。堡城为明清间镇守北部边塞而筑,故名。南城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城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75米,南北宽约160米。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毁于大地震,残存的城墙高约2-5米,基宽约12米,损坏严重。此后在北面200米处重新构筑新城,即北城。城堡除城门洞用一些大块青砖外,墙体全用黄土夯筑而成,坚硬如石。这在建筑学上被称为"覆土建筑",西北人则名其为"土围子"。城堡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城墙残高10米,基宽11.7米,顶宽5米。城门面东,外为半圆形的瓮城,上有硬山式门楼。整体保存尚好。80年代以后,利用这一独具浓厚西北风情的古城堡建起了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至今已拍摄了电影《双旗镇刀客》、《红高梁》、《黄河谣》、《牧马人》、《边走边唱》等。
旅游路线和交通:贺兰山紧临银川市,交通较为方便,主要可游览苏峪口森林公园、贺兰口岩画、拜寺口双塔、滚钟口风景区、西夏王陵和三关口长城。拜寺口附近建有华夏珍奇艺术城和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从银川有公路直达贺兰山东麓各主要沟口,但贺兰口和拜寺口两处的岔路不是柏油公路,故不太好走。由于上述景点目前尚未开通公共汽车,因此要旅游或是参加旅行团队、或是自己搭车前往。登贺兰山可取道苏峪口上山,山麓至山顶的小道是由当地蒙古族群众上敖包疙瘩祭把而开辟出来的,道路较为崎岖。
临近城镇及景点、银川:银川位于贺兰山东麓,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后为怀远郡、怀远县治所。隋撤郡,属灵州。宋为怀远镇。天椿四年(公元1020年)党项族首领李德明迁居于此。西夏显道二年(公元1033年)升兴庆府。天授礼法延柞元年(公元1038年)西夏定都于此。元为宁夏路治。明为宁夏府治、卫治。清仍为宁夏府治。1929年为宁夏省治。1945年设银川市。因明未曾以"银川"形容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后延为宁夏省城别名,设市时便以此为名。因城市聚落形似凤凰,故雅称凤凰城。1958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市境面积3495平方千米,处银川平原中部,由东向西分别为黄河冲积湖积平原、山麓洪积倾斜平原和贺兰山地,海拔1100-3556米。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流贯东部。属中温带干早气候区,因多湖沼水田,相对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8.3-8.6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8.4摄氏度以下,7月平均气温23.1-23.4摄氏度。年降水量193-203毫米。城区分老城、新城和新市区三部分。老城前身为清代的宁夏府城,东距黄河约15千米,自治区和市人民政府皆设于此,为商业区。新城位于火车站东侧,东距老城7.5千米,是在清乾隆时筑的新满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以后又在包兰铁路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上建起新市区。居民除汉族外,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和朝鲜族等。包兰铁路经此并设站,包兰公路经此,为银(川)西(安)、银(川)平(凉)和银(川)巴(彦浩特)公路的起点。并没有民航机场。名胜古迹有中山公园、南关清真寺、民族团结碑、承天寺塔、鼓楼、玉皇阁和南熏门等。
贺兰山草药资源
贺兰山地处温带暖温带草原与温带暖温带荒漠的交界处、宁夏中部和内蒙古阿拉善盟之间,是一条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山脉。山体长约200公里,最宽处达30公里。山地多断层和悬崖陡壁,沟壑纵横,山脊海拔一般在2000一2500米之间,最高峰达3400米,坡度在25一400之间。由于深处内陆,受蒙古高压气流的影响,西北则受寒风袭击,而东南又有秦岭、六盘山和子午岭的阻挡,湿润的海风难以进入,因而气候寒冷、干燥,温差较大,风沙多而雨量少。山区有植物约400种,著名的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银柴胡和蕨麻等。随着海拔高度升迁和阳坡、阴坡变化,阳光、水分与热量等自然现象出现递变,使各类植被在空间上产生了有规律的分布,其中以垂直分布最为明显。由于贺兰山东西坡处于不同的植被区域,其植被垂直带谱也不完全相同,以东坡为例,从山麓到主峰可分为四个植被带,即山地草原带、山地疏林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带。
1)山地草原带
山地草原分布于海拔1400一1600米之间,气候温暖而干旱,年平均温度8℃左右,年降水量200一300毫米。土壤为山地灰钙土,土层浅薄贫瘠,地表多有碎石分布,或基岩裸露,荒漠草原占绝大部分。旱生现象明显,植物种类贫乏,植被覆盖度一般为10%左右,多为耐旱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药用植物有沙冬青、蒙古扁桃、小叶朴、文冠果、斑子麻黄、节节草、墙草、萹蓄、旱苗蓼、雾冰藜、猪毛菜、瞿麦、瓦松、蕨麻、苦豆子、披针叶黄华、苦马豆、狭叶米口袋、斜茎黄芪、鼠掌老鹳草、霸王、一叶萩、柳叶鼠李、小叶鼠李、乌头叶蛇葡萄、紫花地丁、白首乌、蒙古莸、裂叶荆芥及百里香等。此外,尚有银柴胡生长于海拔1400米以上的河滩、石质山坡上,甘草则分布于海拔1320一1450米的农田地梗上。
2)山地疏林草原带
山地疏林草原分布于海拔1600一2000米范围内,气温较山地草原带稍有下降,年降水量约250一350毫米,为山地灰钙土,土层稍厚。本带在贺兰山东坡分布面积大。常见药用植物有沙冬青、灰榆、蒙古扁桃、细唐松草、香唐松草、鄂尔多斯小檗、白屈菜、瓦松、大花白地榆、二裂委陵菜、大萼委陵菜、山杏、草木樨状黄芪、牻牛儿苗、远志、卵叶远志、酸枣、紫花地丁、锥叶柴胡、甘肃黄芩、角蒿、火绒草、祁州漏芦、攀援天冬、热河黄精、玉竹、黄精和轮叶黄精等。河滩地、林缘草甸中还分布有小花糖芥。
3)山地针叶林带
山地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900一3100米的中山和亚高山地带。气温明显降低,年均温一0.8℃;降水量显著增加,年均降水量429.8毫米。土壤自下而上为山地灰褐土和淋溶灰褐土,土层较厚,含有机质较多,水分条件明显改善。山地针叶林带为贺兰山植被垂直带谱的主要组成部分。药用植物主要有紫丁香、毛樱桃,稠李、油松、杜松、白桦、珠芽蓼、拳参、旱麦瓶草、类叶升麻、蒙古白头翁、大瓣铁线莲、秦岭小檗、小丛红景天、库页悬钩子、拟蚕豆岩黄芪、小叶黑柴胡、短茎柴胡、葛缕子、翠南报春,粉报春、鳞叶龙胆、达乌里龙胆、秦艽、小叶忍冬、多歧沙参、大丁香及大南星等,林缘地带还生长有巴天酸模、皱叶酸模等。
4)亚高山灌丛草甸带
亚高山灌丛草甸分布于海拔3100一3556米,多为裸露岩石区,土壤为山地草甸土,气候高寒,风力强劲,山顶风力尤大,但高山雨量仍较丰沛。湿冷的环境为耐寒的中生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条件。植被覆盖率极低,主要药用植物有鬼箭锦鸡儿、多种蒿草、珠芽蓼、高山蚤缀、蒙古蚤缀、西藏点地梅、长果婆婆纳、高山唐松草、唐古特毛莨、西北缬草、鹿蹄草、红花鹿蹄草及凹舌兰等。
贺兰山资料(二)
石嘴山市境地表水系由黄河干流,黄河一级支流都思兔河、水洞沟、贺兰山山地沟谷,黄河引水排水渠系、平原低地集水湖沼组成基本骨架,绝大多数水量属黄河过境水。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黄河水渗入和山地降雨贮备,富集于山前洪积扇及平原地带;贺兰山风化浅山地带贮存少量风化裂隙水;鄂尔多斯台地地下水贮存极少。
……
贺兰山北部地带发育一系列近似平行的西北~东南向沟谷,源头深入贺兰山中山地区,集水面积覆盖整个东坡,鄂尔多斯台坎也发育台坎沟谷,主要沟谷有:
(一)大水沟 位于平罗县境的贺兰山区。长21.8公里,汇水面积
9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9.21万立方米,平均水温9.5℃,矿化度0.39克/升,洪峰期最大流量309立方米/秒(1955年8月21日),流速4.38米/秒。
(二)汝箕沟
位于平罗县境贺兰山区,长22.2公里,汇水面积79.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8万立方米,矿化度0.34克/升,洪峰期最大流量313立方米/秒(1955年8月21日),流速3.89
米/秒,水面高出地面1.21米。
(三)小水沟 位于平罗县境内贺兰山区,长18.4公里,汇水29.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5.95万立方米,水温11℃,矿化度0.25克/升。洪峰期最大流量223立方米/秒,流速4.20米/秒,水面高出地面
1.21米(1955年8月21日)。
(四)大风沟 位于平罗县境内贺兰山区。长34.8公里,汇水面积15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2.42万立方米,水温13℃,矿化度
0.44克/升,洪峰期流量312立方米/秒,流速5.33米/秒,水面高出地面1.66米(1970年8月17日)。
(五)龟头沟 位于平罗县境内贺兰山区,长20.2公里,汇水面积
7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80.1万立方米,水温16℃,矿化度
0.23克/升。洪峰期流量384立方米/秒,流速2.76米/秒,水面高出地面2.19米(1955年8月21日)。
(六)大武口沟
位于石炭井区内,长51.0公里,汇水面积5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28.33万立方米,洪峰期流量1700立方米/秒,水面高出地面1.90米(1954年)。
(七)红果子沟 位于惠农县境内,长24.9公里,汇水面积5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1.79万立方米,洪峰期流量160立方米/秒,水面高出地面1.47米。
…… 五、地下水
市境地下水主要富集于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地带。贺兰山地地下水赋存较少,鄂尔多斯台地地下水贫乏。平原地区地下水受农田灌溉水补给,地下水位高且动态变化剧烈。
市境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三系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前第三系基岩裂隙水3种类型。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是市境地下水储存量最大的类型,分冲、洪积平原孔隙水和河湖积平原孔隙水两种。
1冲积平原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洪积倾斜平原的前沿狭长地带,一般宽1公里~4公里,个别地段达8公里左右。从西往东,由单一潜水逐渐变为多层次结构的地下水,在150米深度内除浅层潜水外,下部有承压水。
(1)潜水。 含水层的岩性为砂砾岩、中粗砂、细砂,其厚度由西向东变薄,普遍小于20米,水位埋深为1~2米、2~7米或大于10米不等。属于HCO3SO4-NaMg或HCO3-CaMg,及HCO3Cl-MgCa型水、矿化度一般为1克/升~2克/升。
(2)承压水。 分布在洪积倾斜平原前沿细粒带与冲积平原交错部位,含水层厚度不稳定。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砂、细砂,厚度为10~30米,最厚达50米。水位埋深1~10米。承压水接受潜水的越流补给及侧向地下水径流补给,补给条件较差,不宜过量开采。
2河湖积平原孔隙水。 呈近南北向分布于惠农燕窝池、平罗西大滩等地,地势低洼。湖泊洼地星罗棋布,沟渠纵横,土壤盐渍化十分严重。
(1)潜水。 含水层岩性以粉砂为主,向沉积中心(平罗西大滩~银川罗家庄)变细,泥质量增多。厚度由沉积中心向边沿,由南而北变薄,由20米减为10米以下。水位埋深小于15米,富水性向沉积中心减弱。矿化度1克/升~3克/升或大于3克/升,为SO4Cl-Mg和HCO3Cl-
NaCa型水。地下水流滞缓,排泄条件不良,部分地段渗出地表成为积水湖沼。以垂直蒸发排泄为主要途径,导致盐分在土壤表层富集。
(2)承压水。 承压水含水层以细砂为主,单层厚度一般为20~50米,累计厚达40~100米。钻孔出水量由南往北、由西往东减少,顶板埋深除西大滩及石嘴山区东南小于30米外,其余地区均为30~60米。西大滩一带为自流水,水质较好,为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HCO3SO4-CaNa型水。
(二)第三系碎屑岩裂隙—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石嘴山北部落石滩地区。上覆透水不含水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厚度小于8米。下伏第三系红层。含水层岩性为含砾砂岩、砂砾岩,含水微弱且分布间断,为承压水。含水层顶板深8~100米不等。水质差,矿化度多在1克/升~3克/升。为SO4Cl-CaMg或SO4HCO3-NaCa型水。
(三)前第三系基岩裂隙水 主要为强风化层状裂隙水。分布于石嘴山区,含水层为石炭系,二叠系沙岩泥质沙岩,构造裂隙发育,岩层破碎。单井出水量小于500立方米/日。由于是含煤系地层,含硫化物,地下水水质差,为硫酸、氯化物型水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介绍
贺兰山地跨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座落在北温带草原向荒漠过渡地带,位于银川平原与
阿拉善高原之间,属阴山山系,自古即为西北跤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至今犹保存着春秋战国以
来的一些文物古迹。山势呈现西南东北走向,中部峤恋重叠,沟谷狭窄,地形险要,两端坡缓
而干旱,海拔1400-3500米之间,主峰沙锅洲高达3556米。它阻隔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和西伯利
亚寒流的侵袭。
贺山兰东南坡属宁夏部分,逶迤于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石嘴山等县(市)
,已于198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近160000公顷;西北坡属内蒙古部分,在阿拉善左旗境
内,也于1992年划出近670000公顷面积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分别为10.4%和31.6%
。目前,已形成一个以保护干旱风沙区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为主要目的的比较完整的自
然保护体系。
保护区两边由于自然环境基本相同,垂直气候带、土壤带和植被分布情况也大同小异,森
林中青海云杉林占林区面积一半以上。东南坡具有温带干旱、半干旱山地森林植被景观,分布
有维管束植物690种,如青海云杉、油松、灰愉、虎榛子、杜松等构成森林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种。西北坡地貌复杂,东西走向的较大沟壑40余条,沟中汇水为阿左
旗水资源的主要源头。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与东南坡基本相似,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11种,其
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3种,为模式标本产地的植物有49种左右。
全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7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马鹿、麝、蓝马鸡、
黑颧、大鸨等。这个保护区完整地包括了贺山兰山地生态系统,不仅有效地保护了自然资源,
提高了保护区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而且为该地区的水源涵养产生了巨大的效能。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2005.2.18 柏树林聚会纪要
后一篇:磨房简章(征求意见稿)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2005.2.18 柏树林聚会纪要
后一篇 >磨房简章(征求意见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贺兰山的资料http://www.kmguol.com/mingshan/namenggu/helanshan/24587.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