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山 > 陕西 > 子午岭 > > 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

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

http://www.kmguol.com    2015-10-27 14:37     昆明国旅     字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马钦彦,谢征鸣;中国油松林储碳量基本估计[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2] 邹厚远,刘国彬,王晗生;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1期[3] 刘国华,傅伯杰,方精云;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0年05期[4] 方精云,陈安平;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植物学报;2001年09期[5] 李凌浩,刘先华,陈佐忠;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研究[J];植物学报;1998年10期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韩娟娟;范文娟;;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土壤有机碳库研究[J];草业科学;2010年02期[2] 李婉姝;牟长城;吴云霞;徐蕊;;小兴安岭地区天然沼泽林生产力与植被碳密度[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3] 杨君珑;王辉;王彬;孙栋元;;子午岭油松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4期[4] 吴志丹;王义祥;翁伯琦;蔡子坚;温寿星;;福州地区7年生柑橘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5] 梁明易;刘谞承;曾嘉强;汪涛;;陇东董志塬植被生态现状及评价[J];生态科学;2010年04期[6]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韩娟娟;;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6期[7] 史山丹;赵鹏武;周梅;杨小丹;;大兴安岭南部温带山杨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及碳储量[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03期[8]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韩娟娟;;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李春萍;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灌丛地碳动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王芳;六种灌木根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土壤生物工程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2] 申登峰;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区划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3] 李光耀;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的有机碳库及其归还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4] 吴志丹;柑桔果园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5] 李国庆;黄土高原马栏林区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6] 李晓景;闽东沿海秋茄红树林天然林生态学特征及其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7] 杨晓梅;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8] 李婉姝;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湿地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马钦彦;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2] 贺庆棠;森林对地气系统碳素循环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3] 崔友文;黄河中游乾草原和森林草原区的保土草种和造林树种问题[J];地理学报;1957年01期[4] 张平仓;郑粉莉;;子午岭地区自然区域特征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J];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集);1993年01期[5] 张信宝,安芷生;黄土高原地区森林与黄土厚度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1994年06期[6] 吴刚,冯宗炜;中国主要五针松群落学特征及其生物量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5年03期[7]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年05期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李金全;王晶;曾文静;郭利成;李熙波;;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储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2] 邰继承;杨恒山;范富;范辰;聂立强;周祥武;;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草地土壤碳密度和组分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年06期[3] 白龙;孙晓凯;刘英;王晓红;韩志松;;不同恢复模式对草甸草原带土壤碳积累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年04期[4] 杨益;牛得草;文海燕;张宝林;董强;陈菊兰;傅华;;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颗粒有机碳、氮特征[J];草业学报;2012年03期[5] 张赟;赵秀海;张春雨;;华北油松林油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6] 王晓东;刘惠清;;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种群动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坡向分异[J];地理科学;2012年02期[7] 苏爱玲;徐广平;段吉闯;汪诗平;张振华;;祁连山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结构及主要种群的点格局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6期[8] 李龙波;涂成龙;赵志琦;崔丽峰;刘文景;;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1年04期[9] 王义祥;吴志丹;翁伯琦;邢世和;王峰;;福州郊区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吸存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10] 王超;杨智杰;黄蓉;刘强;杨玉盛;;中亚热带人工经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布[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吴金友;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2] 刘瑛;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河岸生态修复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3] 郭华;子午岭辽东栎种群更新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4] 赵浩彦;长白山云冷杉林幼树结构和生长动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5] 王乃江;陕西黄土高原黄龙林区森林经营及恢复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6] 林清山;柑橘林碳汇潜力和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岳丹;半干旱沙区不同立地沙蒿种群特征与空间分布[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2] 富兰格;库布齐沙漠油蒿群落碳、氮储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3] 田娜;基于GIS的区域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4] 郭建明;井冈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D];南昌大学;2011年[5] 康丽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木层种间关联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6] 郭甜;紫色土区植物篱对坡面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7] 李克之;黔中喀斯特山地森林灌木层结构与功能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8] 李晋鹏;山西吕梁山南端植被生态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9] 徐松鹤;黄河源区次生裸地形成过程及其植物群落种的生态关系[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10] 付菁;子午岭辽东栎种子萌发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 刘谞承;梁明易;张玉环;曾嘉强;;陇东董志塬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法探讨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2] 王义祥;吴志丹;翁伯琦;邢世和;王峰;;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吸存研究[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3] 马军;刘爱琴;侯晓龙;;福州城市边缘区果园土壤Pb、Cu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4] 李壮;张彩霞;李敏;徐锴;厉恩茂;程存刚;;果园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刘勇;;黄土高原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和演替中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2] 傅松玲;姚雪晗;;安徽省森林经营碳汇技术刍议[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2期[3] 刘峰;刘红霞;梁军;张星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现状与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1期[4] 杨书运,王凤文,徐得泽,张庆国,方文宝;农田CO_2释放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5] 刘勇;刘光明;;黄土高原子午岭群落演替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6] 贺红早;贺瑞坤;段旭;陈训;;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碳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7] 秦武明;何斌;韦善华;蔡树威;覃永华;;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8] 王发刚;殷恒霞;陈开华;刘俊英;;子午岭人工油松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9] 姜小萍;王庶;;西宁北山土壤性质与植被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10] 田勇燕;秦飞;言华;郭伟红;关庆伟;;我国常见木本植物的含碳率[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2] 陈绍志;公益林建设市场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3] 吴金友;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4] 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5] 石军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6]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7] 柏方敏;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8] 李世玉;中国茶园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9] 郝文芳;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10] 廖艳;我国典型低温区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土壤呼吸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窦荣鹏;亚热带9种主要森林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及碳循环对全球变暖的响应[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2] 林伟;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3] 贺旭东;万木林常绿阔叶林粗木质残体碳库及其呼吸通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4] 李秀花;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5] 李晓曼;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6] 杨丽丽;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贮量及空间分布[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7] 蔡洁;洞庭湖区杨树人工林生物生产力与碳储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8] 黄方;湖南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经济价值及其生态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9] 刘贤词;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季节动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10] 戴景晟;林分碳汇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 揣小伟;黄贤金;郑泽庆;王婉晶;;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2] 刘清江;;大型丛生竹天然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库与碳循环探讨——以云南天然分布的黄竹林(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和龙竹林(Dendrocalamus giganteus)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3] 叶雨静;代力民;周莉;周旺明;;HXL采伐对森林碳储量影响的评价方法比较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4] 谷勇;殷瑶;齐泮伦;吴昊;;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5] 谭文雄;梁素莲;;广东省韶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分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6] 陈红林;何芳;;湖北森林碳汇量初步估算[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7] 许民;李兴江;李坚;;浅析木材循环利用的碳汇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8] 钟祥浩;刘淑珍;;科学构建中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9] 黄丽媛;陈钦;;中国森林碳汇研究综述[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10] 陈珂;陈雪琴;王秋兵;;中国森林碳汇的障碍与前景分析[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前10篇[1] 王刚,王春燕,王文颖,王启基;子午岭森林灰褐土保护有机碳的能力及各密度组分生化特征[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2] 廖廷录;子午岭林区社会、生态效益浅析[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8年02期[3] ;跃进中的子午岭垦区[J];中国农垦;1960年07期[4] 王维国;;子午岭的食用菌资源[J];食用菌;1991年04期[5] 焦竑智 ,李永刚 ,田小平 ,徐立中;论子午岭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治理[J];甘肃农业;2004年09期[6] 张雷,严红,魏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其分解因素[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7] 王义祥,翁伯琦;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J];福建农业学报;2005年01期[8] 吴枞林,潘象尧,方应中;子午岭油松立地质量定量评估[J];甘肃林业科技;1994年03期[9]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东北黑土有机碳储量及其对大气CO_2的贡献[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3期[10] 李恋卿,潘根兴,张平究,张旭辉,褚秋华,邱多生;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表层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Pb、Cd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吴会军;长期不同耕种措施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2] 王艳霞;福建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3] 滚双宝;甘肃子午岭森林草地野猪资源及其种群特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4] 唐晓红;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腐殖质特征及其团聚体有机碳保护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5] 陈颖军;家用蜂窝煤燃烧烟气中碳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6] 张玉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营养元素剖面分布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5年[7] 张旭辉;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8] 张战平;太湖水体中的胶体态痕量金属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9] 于建光;蚯蚓活动对农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10] 郭剑芬;皆伐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碳、氮动态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刘丽;黑龙江省黑土有机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2] 刘莎;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3] 池丽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及其团聚体有机碳结合态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4] 陈冲;桑植县耕地土壤碳储量的估测[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5] 马旺;辽河源主要森林类型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子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6] 刘颖;黑龙江省黑土不同形态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7] 梁关锋;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库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8] 张瑞;黄土高原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布、储量及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9] 吴艳;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10] 谢静;陕北黄土区土壤养分及有机碳主要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 张杰;李志阳;雷菲;陈蔚芳;贾国东;;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东沿海水生生产力对沉积有机碳的贡献持续增大[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2] 苑宾;范旭文;;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有机质的测定[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会议交流文集[C];2002年[3] 陶俊;陈刚才;陈克军;赵琦;陈军;孟小星;;重庆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4] 杨元;谯斌宗;高玲;;ICP-AES法测定水中有机碳和总磷[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5] 樊国恕;李秋明;林锐敏;;大气微粒二次有机碳形成特性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6] 淡默;庄国顺;李新新;陶海荣;庄亚辉;;北京PM2.5种碳质组分的特性及来源解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7] 杨玉海;陈亚宁;李卫红;翟军;;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8] 定光凯;白应统;;保护子午岭森林资源保护我们的未来[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9] 董文旭;胡春胜;陈素英;毕晓庆;;免耕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和CO_2排放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10] 汤洁;毛子龙;李昭阳;王晨野;;多源信息支持下的土壤有机碳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刘勇;刘光明;;黄土高原子午岭群落演替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2] 贾良清,欧阳志云,张之源;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在生态安徽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3] 赵廷宁,杨维西,王冬梅,杜仞仟;木本植物热值与树龄关系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4] 高成德,余新晓;水源涵养林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5] 牟长城,韩士杰,罗菊春,王襄平;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研究(Ⅰ)——白桦沼泽群落演替规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6] 张宇清,齐实,孙立达,邹青,孙秀云;两种立地条件梯田埂坎红柳根系特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7] 高甲荣,尹婧,牛健植,张东升,程根伟;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8] 翟明普,蒋三乃,贾黎明;沙地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动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9] 马钦彦,陈遐林,王娟,蔺琛,康峰峰,曹文强,马志波,李文宇;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10] 米锋,李吉跃,杨家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闫恩荣;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的养分库动态及植物的养分利用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周印东;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积累与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2] 施家月;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细根的周转和养分动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3] 魏文俊;江西省暨大岗山林区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标签:

 子午岭海拔子午岭海拔多少子午岭海拔高度

(更多云南旅游新闻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admin)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云南国旅旅游网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44838059即时清除!
------分隔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http://www.kmguol.com/mingshan/shanxi/ziwuling/33533.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特惠线路,在这里!

旅游攻略

点击这里【预订3折机票】好便宜啊!

最新资讯

站内导航

旅游相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宝鸡天台山米仓山子午岭安康南宫山翠华山王顺山药王山骊山九天山宝塔山

行程天数:云南一日游云南二日游云南三日游云南四日游云南五日游云南六日游云南七日游云南八日游云南九日游云南十日游云南全线游

云南问答: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行社西双版纳泸沽湖文山玉溪楚雄罗平瑞丽腾冲普洱

旅游攻略:昆明旅游攻略香格里拉旅游攻略丽江旅游攻略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大理旅游攻略泸沽湖旅游攻略罗平旅游攻略元阳旅游攻略腾冲瑞丽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丽江旅游石林旅游九乡旅游大理丽江旅游泸沽湖旅游玉龙雪山旅游西双版纳旅游香格里拉旅游普达措旅游梅里雪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腾冲瑞丽旅游香巴拉旅游普者黑旅游昆明大理丽江旅游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大理丽江泸沽湖

关于我们补充协议昆明国际旅行社客服电话预订方式监督投诉合同样本人才招聘旅游资质
签订合同预订咨询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