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山 > 山西 > 吕梁山 > > 孕育黄河文化的地质环境(陶世龙)

孕育黄河文化的地质环境(陶世龙)

http://www.kmguol.com    2015-10-19 09:25     昆明国旅     字体: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孕育黄河文化的地质环境
原载1994年华艺出版社《黄河文化》。黄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自豪放的诗篇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也反映了中国大陆西高东低而且相差悬殊的地形特征。  古代的中国人,至少在2000多年前就约略认识到,中国大陆西部高峻,东南低平。由此流传过一个悲壮的神话:水神共工因争夺统治权失败,发起怒来,用头将位于西北方的擎天巨柱不周山撞倒,使得东南的大地也缺陷倾斜,一时水往这低处聚集,造成了巨大灾害。神话是想像出来的,但多少有点真实的影子。古时候确实有过洪水为患,而中国大陆是东南低,北部尤其是西部很高。在人的足迹愈来愈多地踏遍了这些地方以后,对这种形势的认识也愈来愈明白了,直至能总结出这“天下地势”自西而东、自北而南,犹如高屋建瓴。这一地形大势,是否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看,历史上多少次都是谁控制了上游,谁就有可能统治全中国,而在东南总只能偏安。  经过科学的地形测量,人们发现中国大陆自西至东高低相差悬殊,为世界上所少有,而且是沿两条边界上陡然跌落,形成三个巨大的阶梯,在黄河流经的地域,这个特点表现得最为典型。  第一道边界为自祁连山迤逦转折向南,至滇西的横断山脉一线,即青藏高原的前沿。这个高原表面的一般高度达到海拔4000~5000米,分布在上面的山脉峰峦的高度,更多超出了这个数字。而越过这道边界,地势骤降到海拔300O米以下,更可低到海拔1000米上下,甚至更低。  再向东去,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至滇东高原东侧,又构成了一条地势陡然跌落的边界,在此边界以东,多为平原和低矮的丘陵,也有些山岭,但即使是在那里看起来很高大的山岳,实际高度也不过1000多米,极少超过2000米的。如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其最高峰的高度也仅有1524米,要是摆到西部去,简直像个山中的侏儒,但它的高大却曾引起孔夫子的惊叹,“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①”。杜甫也为它的雄壮写下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篇。这是因为孔夫子西行不到秦,而杜甫作此诗是在他的早年,足迹尚未出黄河下游地区。居住在中国大陆最低的这个阶梯上的人们,尤其是在东部的平原上,这里的海拔高度还不到100米乃至不到50米;泰山,或者最高也不过1440米的中岳嵩山,自然都要使人们感到崇高甚至神圣了。  ① 《孟子·尽心篇》。  青藏高原是三大阶梯中最高的一级,就地理形势来说,这里居高临下,最占优势。公元七八世纪,吐蕃王朝曾以此为根据地,向外扩张,颇为顺利,就部分地凭借了这个优势,连处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也不敢对它轻慢。但在这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多变,大部地区土地贫瘠,能够养活的人口有限,吐蕃的强盛终如昙花一现,而与在另外两个阶梯上繁盛起来的黄河文化结为一体了。  考古的发现证明,中国大陆上已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多分布在两个较低的阶梯上,尤以第二个阶梯上的黄土地带最为密集。大抵是最先在山间河谷两侧的平台上居住,创造了最早的文明;而当能走出山谷,进入辽阔的平原,治水排涝,“平上而居之”的时候,更达到了昌盛的程度。此时人们对黄河在这些地段流过的情况已相当了解,但对它的出处,对那处于最高位置的第一个阶梯,仍无正确的认识,只有个宠统的印象,那是个很高很大的地方,被称为昆仑。当时的人们认为,黄河就是从它的东北角流出的。  这个昆仑,古书中或称为墟、或称为丘,总之是隆起在大地上的一个巨大块体。据说高有5500千米(《水经}));还有说比平地高出1.8万千米,比日月还高的(《十洲记》)。那广度也很大,周长有说1500千米,还有说5000千米的,而且是愈高愈广,所以叫做昆仑。昆的意思是高,仑则表示具有屈曲盘结的状貌。这样神奇的地方自然只有神仙才能居住。最早的传说是人面虎身长着尾巴的神守护在那里,以后这神变成了美丽的女子——西王母,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而另一种一本正经的说法是,昆仑是顶天立地的一根巨柱,也是黄帝升天后到下界时的行宫。总之,由于谁也没有去过,在神话故事里可以自由想像。我国最早流传的许多神话都与昆仑有关,如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嫦娥偷吃的不死之药,就是后羿到这昆仑山上向西王母求得的。昆仑是一个不仅有壮丽的宫殿,美丽的园林,充满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而且是能使人长生不老甚至是死人复活的地方,成为一个有特殊地位的神话中心。从这里发源的河水,自然也有了圣洁的意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随着岁月的飘逝,也许是对这西部高原的了解增加,昆仑山有了现有的名称和确定的位置。此处凛冽的寒风与荒凉的山岭,加上道路的险阻,使求仙者望而却步,而那包容黄河不断带去的水和泥沙的茫茫大海,似乎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结果是上昆仑求仙者仅仅留下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故事,而入海探寻蓬莱仙山的行动,在秦始皇派徐福入海以前,被称为英明之君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早已干过了。蓬莱成为中国神话的另一特殊中心。  从昆仑到蓬莱,从高山到大海,在中国大陆,除了长江,只有黄河,自西而东穿越了这地形上的三大阶梯。它所经历的地域其复杂多变,是使它哺育的文化能兼收并蓄、色彩丰富的一个因素。围绕着昆仑和蓬莱的神话,便多少反映出这一特征。  水向低处流,在地球表面,这是一条铁的规律,地球的重力在无形之中起著作用。地势的高低决定着水的流向,所以位于这中国大陆的三大阶梯上的黄河要向东流,但这三大阶梯并不是均匀地降低高度,而地表又起伏不平,东部平原中有泰山这样的山丘,西部高原山地中也有不少较低的盆地和谷地。因此黄河不是直线地一泻千里,而且经过了许多曲折。从黄河发源处到大海的直线距离约为2160千米,而黄河的实际长度有5464千米。  水在地面流动时还始终遵守着一条规律,地势高低变化愈大时,流得愈快。而这个流动的速度和水量的多少,决定着它对地面的侵蚀能力和搬运泥沙的能力。在地势陡峭的地方,河水的侵蚀能力强,其主要是向下侵蚀,使河谷变得愈来愈深,两岸陡峭,形如V字;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河水流速变缓,向下侵蚀的作用减弱,但对两岸的侧面侵蚀作用却加强了。特别是当河流水面的高度接近于所注人的水体表面的高度时,向下侵蚀的作用几乎等于零,主要是对两岸的破坏了。此时的河水还不仅是破坏,也在沉积。河水在流动迅速时能夹带许多泥沙,当流速减慢时,搬运能力降低,就会有泥沙沉淀出来在水下堆积。如在河岸的凸出部位,或者水下有什么东西阻塞水流,那里的流速较缓,便会使泥沙在那里淤积,直至高出水面,成为沙洲、沙坝;河岸的凹入部分则受到侵蚀,愈来愈凹,平原地区的河流常特别弯曲,即有自身的作用。在河流入海的地方,地势最低,加上海水中溶解的氯化钠即食盐使悬浮在河水中的细微沙粒所形成的胶体状态受到破坏,产生沉淀,泥沙大量在河口附近堆积,造成陆地。中国大陆东部的平原,便主要是河流带去泥沙充填造成的,古代流传的“沧海桑田”神话,就是这一自然变化的反映。到现在,这种填海为陆的作用还在进行,黄河河口的三角洲还在向大海推进。  黄河的奔流一方面为地形所决定,另一方面,通过它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面的形态。总的趋势则是这些在地面流动的水力求将陆地上高出海平面的部分夷平,同时将破坏后的产物带入海中,将海底垫高,把“精卫填海”的神话变为现实。  这些侵蚀和堆积的作用,最终受到河水流经地的海拔高度所控制。愈高受到剥蚀的程度愈强烈,因为万川归大海,所以河流的作用与这海平面相关;当然也有的河流注入内陆的湖泊中,则与湖面的高度相关了。  不过,影响地面形态变迁的主要因素,最终还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这些力量推动地壳的一些部分隆起成山,同时造成一些地区下缩成低谷、盆地,而且这些作用至今还在进行,尤以在中国大陆为盛。比如泰山、太行山还在升高,而华北平原在相对下降,所以泰山虽经受了长期的剥蚀,仍保持有相当的高度,华北平原及其附近的海域,则长期成为积聚泥沙的场所。  地壳的升降,会对水的流动和河流的面貌产生影响。  青海湖的东南有条倒淌河,之所以叫做“倒淌”,并非说这水会倒流,而是人们习惯于见到江河向东流,而这倒淌河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流向东南注入东去的黄河,却反向西北流去,注入青海湖。考察它的历史,最先也确曾是向东南流入黄河的,但在近几万年以来,这东部的地盘隆起上升,形成日月山、拉脊山阻挡了它的右路,西边则出现了青海湖盆地,水自然要转向流到这里了。古时候人们不知道这个自然变化的原因,于是以充分的想像,流传着文成公主入藏时,路过日月山,思乡流泪,泪水淌成了倒淌河这个故事。  在黄河流经的地区,不少地段在地球历史发展的近期有过上升或下降的活动,这是它以曲折盘绕的形态流向大海的基本原因。那些峡谷便是地壳上升与河流的侵蚀作用相结合的产物。因为如果这里的地壳是处于稳定的状态,由于河流的侵蚀,当河床的高度削减到一定程度时,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转而为以向两岸侵蚀为主,这时河谷就要逐渐变得开阔起来,不会存在狭窄高峻的峡谷;但如此地壳在不断上升,因河流侵蚀而失去的高度会随即得到补偿,便能保持一直以向下侵蚀为主,河谷不断加深却难以拓宽,于是就会形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那样陡峭的峡谷。  如果河流经过的地区,在稳定相当的一段时期,河谷已被拓宽,河流两侧还形成了一些平川以后,这里的地壳发生了向上升起的运动,这时又会转为以向下侵蚀为主。河谷加深,原先位于河岸两侧的小块平川,升到了现今洪水也达不到的位置,成为高踞于河岸之上的一个个平台,被称为阶地。远远望去,可以看出,它们总是位于一个或若干个水平面上,反映出这里发生过一次或若干次地壳上升的运动,因为同一次上升运动所形成的阶地表面的高度总是一致的。  巡视黄河,我们可以看到,三大阶梯的地形变化,直接影响着黄河的活动,而不同地段黄河所具有的面貌特征,又反映出这些地方所经历的外貌到地下地质情况的变化。  当黄河在第一、第二两个阶梯上流过时,这些地方由于海拔高,因而从总体上来看,是受到流水侵蚀的地区,成为黄河中泥沙的供给地。加上高低变化很大,如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流程3472千米,落差3840多米;从托克托到禹门口即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龙门,流程718千米,落差611米,蕴藏的水力资源都特别丰富。  当黄河流到河南省孟津,出宁咀峡,进入到最低一个阶梯上时,河道突然开阔,从宽300米剧增至宽3000米,而自此以下直至入海,再也不受峡谷的约束,水流的速度减缓,携带的泥沙一路上大量沉积,但每年仍约有12吨被带到河口,在那里填海为陆。  一般之中也有特殊。在西部的山地、高原中,局部地区地壳的沉陷,会使黄河也在那里淤积出肥沃的土地。千里黄河富一套,河套平原及其南边宁夏的平原的形成,就是这种地质变动的产物;黄河支流汾河、渭河能在一些地段造成平原,也有这个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东部这个最低的阶梯上,仍有包括泰山在内的群山出现,而使齐鲁青未了。这个位于山东的丘陵山地,像一块砥柱矗立在黄河面前,黄河河口就在它的两侧摆动,将原来是烟波浩淼的大海填成陆地,而它这块最早隆起于海洋之中的地壳凸起部分,也从海中孤岛演变成挺立于平原之上的群山。  黄河及其支流,都有它发育的历史,经历过复杂的变迁,今天见到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只不过是中国大地上沧桑变化的一个片断的场景。地质基础与黄河文化的关系  黄河水系具有今天的面貌,并能哺育出绵延数千年至今日益昌盛的文化,地质背景是不容忽视的起着控制作用的基础。黄河本身就是地质作用的产物;黄河文化许多特色的形成,也与这里的地质条件相关。  如果将考古学家尹达编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的“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对比,不难看出,作为黄河文化先导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竟和地质学家划分出来的“华北地台”的疆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里面就有地质上的讲究。  说起地质这一词语,早在1700多年前的中国文献中就已出现了。王粥(226-249)为《周易》坤卦的释词作注,说过“居中得正,极于地质”这样的话。这是哲学家的用语,并无现代科学意义的内涵。  今天我们所说的地质,是指地球或其某个局部的物质组成情况及其演变历史。不仅有空间上的意义而且有时间上的意义,是地质的最大特点。  地质是通过组成大地的物质主要是岩石来认识的。  在黄河流域,从太古代到第四纪的地层,几乎全都可以在地面见到。当然不是说在一个地点就能看全,而是综观全流域各处露出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来说的。  按说,如果地层在形成以后一直维持原来所在的位置,那些古老的地层就不可能被我们看见,现在它们居然有露出地表的,如泰山、嵩山、吕梁山、太行山、五台山、华山等地,都可以见到由变质岩组成的太古代地层。  这些古老地层本位于最下面,怎么也跑到地面上来了呢?这说明此处的地层在形成后又有了变动。首先是此处的地壳曾向上隆起,于是那些古老地层也随着升高,当盖在它上面的较年轻的地层再被剥蚀掉时,就暴露出来了。  当然,在相反的情况下,那里的地壳向下沉陷,就会出现另一种结果。不仅太古代的地层不会露出,比它年轻得多的地层也会被新来的沉积物掩埋得在地面看不见。华北平原就是这种情形,全为第四纪的冲积物所覆盖。  在这些变动过程中,地层受到的影响,往往不止是升高降低的变化,还会从原始的水平展布状态变得歪歪斜斜,产生断层和褶皱。  地层在变动前及变动后所具有的空间上的组合形态,总称为地质构造。有时火成岩体也穿插进来参加到这些组合之中。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的地球岩石圈层的运动,是使地质构造具有复杂形态的根本原因。这些运动使地层包括穿插其中的岩体受到挤压、扭转、拉曳等多种力的作用,因而发生弯曲乃至断裂,并使地面隆起或沉降,也有水平方向的位置移动,但人们感受最强烈的,还是这隆起和沉降所带来的影响。隆起能形成不适于人类生存的高寒山区,沉降则可接受泥沙堆积,造出肥沃的原野。而这地形上的差异还能影响到气候、交通。  在黄河流域,从昆仑山到太行山,众多山岭均为在地球历史近期处于上升状态的地带,而华北大平原、宁夏平原、关中平原以及汾河两岸的小平原则为沉降带,由此也不难看出这地球岩石圈层的运动对我们影响之巨大。  不过,地质构造变动所形成的地势起伏,还不等于今天我们看到的山川面貌,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经过阳光、风、水以及生物等自然力的加工。由于各处地质情况的不同,在此起作用的自然力的性质、强弱也多有差异,因而使地面的情形变得复杂,但万变未离其宗:对地面隆起部分进行破坏,再将破坏后的产物搬到低四处堆积。如此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终于有了今日高山、平原交错的黄河流域,为黄河儿女的登场,提供了舞台。而反映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秦岭、大别山和阴山山脉,绵亘在华北地台南北两侧,恰似天然壁垒,限制着在这个舞台上的先民们的活动。位于地台内部走向近于南北的太行山脉、贺兰山及六盘山脉等隆起带的存在,也有它们的影响。因此,现在我们可以明白,考古学文化边界与地质学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出现相似之处,不是偶然的巧合,正说明地质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质的影响还不仅表现在通过地形的塑造来起作用。土壤是岩石风化后变来的;地下水受到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的控制;矿藏是同岩石一起生成的,是来自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地质作用的产物。而土壤、地下水、矿产资源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劣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在黄河流域,第四纪时形成的黄土地层,厚达几十米至400余米,它们是形成肥沃土壤的优良物质来源。地跨山西陕西甘肃的黄土高原,面积广达大约30万平方千米,规模之大,举世无双,是黄河流域地质的一大特色。黄河中的泥沙,90%来源于此。而没有这黄土地,也难有黄河文化的特色。  井泉的分布,决定着先民村落的位置;城市的兴起,也有地下水源优良、丰富这个因素。从商周到战国,盘庚迁殷后的王都以及燕都蓟、赵都邯郸等一系列名城,都是分布在太行山东麓,显然与来自太行山的地下水可以经过能输水的地层,源源不绝地送到城内有关。此时东边的平原地下水位尚浅,致为盐渍所苦,故难以有城市兴起;而隋初舍掉汉朝兴建的长安城,移到东南较高的地方另造新长安城,也包含有旧城井水已“水皆咸卤,不甚宜人”这个水文地质因素。  青铜文化的出现和达到鼎盛,不用说与中原大地及其周围的地下能够提供铜、锡、铅、锌等矿产有关。春秋时晋国能领先用铁铸鼎,当亦得力于那里有一种埋藏浅且较易冶炼的“山西式铁矿”。  地质不止是地球历史的记录,而且包含继续撰写这部历史的内容;我们不仅要看到已形成的地质环境所能产生的影响,还要看到这个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像流水的冲刷、风沙的吹打、海水的进退、河湖的淤积、地面的升降等持续进行的地质作用,日积月累,都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如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洪水泛滥更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给人带来严重损害。  因此,人类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都不能不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有了对地质的认识,我们就不仅能看到黄河及其流经的大地的山川外貌,还能看到它们的构造和历史,从地质的意义上去理解,黄河文化为何由此发祥,名城古都何以在此接连兴起,中原成为逐鹿之地。黄河流域的地质演变  在地质学中,地台是指构成大陆的地壳内相对稳定的地区。原先此处的地壳活动性也是强的,产生明显褶皱后,隆起成为古陆,此后便再没有产生过显著的褶皱,而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升降,即变得比较稳定了。华北地台的经历正是如此,它隆起于大约17亿年以前,随后持续抬升,形成中国范围内最大最早的一块古陆。构成这个古陆的岩石,是在产生褶皱过程中,组成物质重新结晶过的变质岩,一些地方还有岩浆侵入凝结,泰山、嵩山及其附近的山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遗迹。  华北地台隆起后,经过11、12亿年,到寒武纪早期才转而下沉,海水漫上地台,古陆面积逐渐缩小;至寒武纪中期,大部分已为海水所淹没。在水下,一层层沉积岩在此累积,形成了地台的沉积盖层,展布在产生过褶皱的结晶质岩石构成的基底之上,其间界限分明,显示了地台所通有的双层结构特征。  华北地台再次上升,始于奥陶纪中期,到奥陶纪晚期,已大部分重新露出水面;持续上升到志留、泥盆纪时期,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到石炭纪早期已因受到长期剥蚀而演变成一片准平原;随后又转入间有沉降、海水入侵、形成面积广大的浅海;至二叠纪时,再转为以抬升为主,浅海演变成陆上的湖泊,而且湖面逐渐缩小。在这过程中,大量生物遗体在沉降区堆积,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有石油和天然气。  华北地台上升的趋势持续到今天,不过这是就整体的总趋势而言,其间或升或降,不同地区之间还有很大差异。  让我们先看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或北走海河,或南夺淮水,均因无法穿越前面的山东丘陵,只能在其两侧绕行。  这个山东丘陵,就是那最早升出水面的古陆的一部分,其后虽也有过为海水淹没的时候,如在寒武、奥陶纪。但从长期来看,大部分时间是陆地,而且近期还在上升,若非有这一因素,应已被风、水等自然力夷为平地了。泰山所在处的鲁中南山地,上升的幅度比起来要大一些,太古代的结晶岩在此大面积露出。丘陵南北两侧的平原汇合于西,大海包围于东这种形势,更衬托出此处群山之巍峨,其实它们的高度都有限,泰山是最高的,也不过1524米。  出现这种形势,是因为山东丘陵上升的时候,旁边的平原却在下沉。这种沉降曾使海水淹没到太行山麓,太行山与嵩山之间,成为当时陆上的一条巨大洪流即黄河前身的入海口。它和太行山东侧其他众多入海的洪流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于是有了今天的华北大平原,山东丘陵也不再孤悬海外了。宋代的沈括对此已有认识,在《梦溪笔谈》中作了很有科学意义的记述:“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皆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上,此理必然。”  沈括看出了河流带去泥沙填海为陆这种外力地质作用的存在,但他尚未认识到,如果不是还存在引起地面升降的内力地质作用,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华北平原。  平原的形成,不仅要有流水带来泥沙,首先还需要这里地势低下,能接受沉积物。地壳中某些部位向下沉陷,是形成这种场所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沉降地带如已被填为陆地,就应不能再接受沉积。像华北平原未被淤塞以前这种大陆边缘的浅海,深度最多不超过200米,按说沉积物的厚度积累到200米左右时,就应高出水面,不再增加厚度。可是现在华北大平原下,第四纪时堆积的沉积物厚达数百米至千米左右,如加上第三纪时的沉积物,厚度更要增加,最厚处可达5000米左右,最少也有1500米左右。这说明,新生代以来,这个地区多次及持续下沉,所以能堆积得这样厚。厚度的差异则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下降的幅度不一,而且也不总是沉降,与从大陆带来的泥沙多少也有关系。全球性冰川消长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对滨海平原的沧桑变化更会有直接的明显的影响。这使华北大平原有了一部复杂的历史。  如前已介绍,在整个华北地台以抬升为主的形势下,华北平原这里在中生代早期与西边的山西高原本为一体,也是高地。随后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对今日中国境内地势起伏的大格局,起了奠基的作用,西高东低的阶梯开始出现,华北平原所在地区即于此时转而沉降,先形成盆地,以后发展成为大平原,成为最低的这个阶梯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西边的山西高原抬升,太行山在白垩纪末期已具雏形,巨大的断层沿大行山麓延伸,在此两边东降西升,界限分明。  进入新生代时期,又一强烈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开始了。不仅喜马拉雅山脉于此时期从海底崛起,青藏高原急剧抬升,中国全境均受波及。山西高原在此影响下,产生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大断裂带,从北向南贯穿高原的中部,由于位于中国的断块程度不一地向下沉陷,形成狭长的槽形谷地,南端与关中平原所在处的沉降带相接。它们曾蓄水相通,地质学家称之为古汾渭湖;今天虽已被泥沙淤塞成为平川,沉降仍未停止。  持续沉降意味着地势始终保持低下,不用挖很深就能遇到地下水,这固便于先民凿井而饮,但也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像山西太原最早曾称为“大卤”,意为广大平坦的盐渍之地;关中平原也久受盐碱化的威胁。从汾河到渭河,它们所经过的狭长谷地,均是这种地质构造在地形上的反映:中间是下降的断块,两侧则为相对上升的断块所限制,地质、自然与人生,就是如此环环相扣地扭结在一起。  在山西高原西边,吕梁山、秦岭、六盘山、贺兰山等山脉环绕的范围以内,是华北地台中最稳定的一个地区。因为华北地台在形成后,许多地区仍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性,如山西高原隆起时,这里的沉积盖层便有褶皱,太行山、霍山、吕梁山均分别为巨大背斜上部被剥蚀后所留下的形迹。断裂的活动,更是令人瞩目,有些地方,地下的岩浆活动也间有表现。但是在这个最稳定的地区内,没有出现这些变动,始终是平稳地升降。它在中生代时曾微微向下弯曲,形成碟状盆地,随后又逐渐升起,长期遭受剥蚀的地面变得相当平坦,海拔却不低,达1000~1400米;其南部为黄土覆盖,形成黄土高原;其北部则表现为草原或沙漠。  这北部的草原和沙漠,在历史上都曾是水草肥美之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流传千古的民歌,即其写照。蒙语中称这个地区为鄂尔多斯,意为“有好草的地方”,或解释为“有着众多宫殿的地方”,总之,都表明此处人畜的兴旺。地质学家则用它来称呼包括南部黄土高原在内的这个稳定地区的全部。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最早的划分者黄汲清在首次命名时以华北地台还有一定的活动性而将它称为“准地台”,但对鄂尔多斯则仍以地台相称(1980年后考虑到它曾微微向下弯曲,改称“台拗”)。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黄河在出青铜峡后为什么要转折北上,实因受到鄂尔多斯地台的阻挡;而自此至山西省西南角的曲折流向,也正好大体上反映着鄂尔多斯地台部分边缘的轮廓。  不论对华北地台或鄂尔多斯地台如何称谓,华北地台是中国这个大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地区,鄂尔多斯又是华北地台这个范围内更为稳定的地区,可谓地台中之地台,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和稳定地相对的是活动性强的地带,华北地台周边都比它的活动性强。华北地台隆起后曾长期为海水所淹没,并曾强烈下沉,接受了巨厚的沉积物,再经过多次产生褶皱及断裂错动,才隆起形成阴山、秦岭、大别山及祁连山等绵亘的山脉。正是这些表现出活动性的褶皱带的存在,突出了华北地台的稳定性,也控制了黄河水系发育的范围,使黄河流域的主体都分布在华北地台上。  活动地带在褶皱隆起后可以转化为趋向稳定,直至成为相当稳定的地块。地台坚固的基底就是经过剧烈的褶皱断裂活动后形成的,不过这需要时间,一般说来,褶皱隆起的时间愈晚愈不稳定。紧接华北地台西南边的青藏高原就是这样的地区,它为许多巨大的褶皱带所组成,在地形上表现为一条条绵延很长、海拔也很高的山脉,它们的走向大多近于东西方向,部分东端转向南北。在活动的褶皱带中,也夹有一些较早稳定下来的比较刚硬的地块,因而在万山丛中,仍能有一些比较平坦开阔的地区,其海拔还很高,常有四五千米。  青藏高原既高且大,所以成为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萨尔温江等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它之所以如此高大,则因为年轻。  一般说来,陆地表面的海拔愈高,受到的剥蚀愈强烈,一年可以失去以毫米乃至以厘米计的高度。泰山如不继续升高,几万年、几十万年总有夷为平地的时候。  青藏高原上的山脉,以喜马拉雅山脉最为年轻,它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山脉。这里原本是一条紧靠大陆的狭长的槽形海沟,在堆满了3万多米厚的沉积物后,约于3000万年前隆起成山,以后又持续强烈上升,所以能保有世界最高峰的地位。  从喜马拉雅山往北,一道道山脉,也都是从槽形的海底转变而来,但形成的时间都比喜马拉雅山早,而且是愈往北愈早。它们从北到南,褶皱隆起先后有序的规律,说明当时大陆的面积在向南扩展,而海槽总是紧靠着大陆边缘分布。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亚洲大陆与印巴次大陆间最晚升起成为陆地的海域。  位于青藏高原最北边的祁连山,在古生代末即已出现褶皱隆起;黄河发源处的巴颜喀喇山,在燕山运动中也已成型,比起来不算年轻,但是它们及整个青藏高原,都在喜马拉雅山升起的过程中受到强烈影响,加强了上升的作用。于是这就有了中国大陆上最高的这个阶梯的出现,也就有了今天的黄河水系的形成。黄河的诞生  黄河的支流很多,各有自己的历史,这里不去说它。黄河干流的形成,过程也很复杂,不少人作过探索,见仁见智,各有千秋,新的探索还在进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黄河一开始并不连贯,而是分段出现,各有自己的流向和归宿;由于地壳中发生的断裂升沉,还有地表上的流水冲刷、侵蚀等作用,后来才上下贯通成为一条大河。若要问黄河何时形成,应指这全河联结贯通的时间。精确的时间不易确定,但在几十万年前,当北京猿人在周口店活动时,从青海高原一泻数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的黄河,应也已出现,不过此时的黄河下游是绕山东丘陵之南入海,以后这黄河三角洲的位置还有过多次变迁,但中上游的河道则已基本上定型。  经过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到了第四纪初期,青藏高原已经升起,中国大陆上今日所见到的山脉均已形成,而隆起区还在继续上升,沉降区还在继续下沉;地面上的流水,在这块地势起伏已定并还在升沉的大地上,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像自然界的愚公进一步将地表的面貌雕塑,黄河也开始初露端倪。  在黄河上游,它从发源地流出处,由于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喇山对峙南北,也由于今日若尔盖草原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此时处于下沉状态的地区,流水在此潴积,自河流而来的滔滔河水,遂亦以此古若尔盖湖为归宿。  当时的青海高原上,今天的共和县一带也是一个蓄水的盆地。来自西倾山和阿尼玛卿山间的一条河流注入其中,它日后也成为黄河上游的一段。此时共和盆地与东边的河流还不相通,那一段黄河流入贺兰山旁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古银川湖即今之宁夏平原。  在鄂尔多斯东缘,一条河流经由一串较小的湖海流入古汾渭湖。古汾渭湖此时也是封闭在内陆的,东边的中条山还阻挡着它与大海相通;山脉东侧的流水经由不止一股河道,在山东丘陵南北入海。  这样我们已可看出今天黄河的雏形,只是此时尚被中国的山岭阻隔为四段,每段都有自己的源头。  流水的冲刷在源头地区作用很强,原来浅浅的河底逐渐变深,源头的位置也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日积月累,这种溯源侵蚀作用终于将分水岭打开,两边的河流贯通汇合,海拔高处的河流改变原来的流向,汇入海拔较低的河道中。那些峻峭的峡谷就是河流用自己的力量去开辟通道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黄河流经的各个地段还在进行的升降运动,自然也少不了它的影响。在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河流也就持续下切,形成的峡谷也就很深,同时只有河流下切的速度超过了此地上升的速度才能把分水岭打通;而在那种还在沉降的地区,河流就有可能在此形成局部的平原并出现改道的情况,尽管并不处于下游。  黄河的形成固有待于地面流水的工作,而地面的升沉起伏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要流动,也得地势有高低。  地面的升沉起伏是位于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的运动引起的。岩石圈在怎样运动,又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形象的塑造?一个多世纪以来,不少学者作过探索,现在比较倾向于用板块构造说来解释。当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时,就比太平洋板块俯冲时多了一重障碍,上面的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互不相干,如此庞然大物的相互碰撞,其效果之强烈,可想而知。青藏高原因此而隆起,此处的地壳也因而加厚,比中国东部的地壳厚了约一倍,最厚处超过70千米。青藏高原上的山脉多近于东西方向,也反映出南北两个大陆相互挤压的作用,东侧横断山脉的形成,也是印度大陆楔入的结果。  这一重大地质事件是经过长期演变才发生的。原先印度大陆本不与亚洲大陆相连,而是紧靠着南极大陆和非洲,由于板块的运动,它在中生代时脱离出来向北漂移;进入新生代时才接近亚洲大陆,中间还隔有一道喜马拉雅海槽;到第三纪末期喜马拉雅运动时,两个大陆碰合在一起了,一般认为雅鲁藏布江河谷就是它们的结合之处。这话其实该这样说,正是它们的碰撞使喜马拉雅山升起,成为影响中国全境的喜马拉雅运动,至今余波未息,因为这印度板块还在向欧亚板块挤过来,有的观测结果得到1年北移5厘米的数据。  东边的太平洋板块,由于上无大陆,在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后,虽也造成了一条条地震和火山活动强烈的地带,但在中国大陆上的表现就比青藏高原缓和得多,不过影响仍是很大的。我国东部的隆起带与沉降带交替出现,而且延伸的方向多为北东方向或近于北东,就是受到太平洋板块推挤的反映;许多断裂的产生,也是由于这种作用。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板块还将运动下去,中国及亚洲大陆上的地质变化,正在继续发生,黄河也不会永远是今天的面貌。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些情况有了认识以后,能够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使不利的因素转向有益于人的方面,使黄河流域成为更加适于人类生存,人类能够在此大展宏图的优良环境。
  ------------------
  小草扫校||独家推出||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相关吕梁山旅游问答

标签:

 吕梁山海拔吕梁山海拔多少吕梁山海拔高度

(更多云南旅游新闻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admin)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云南国旅旅游网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44838059即时清除!
------分隔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孕育黄河文化的地质环境(陶世龙)http://www.kmguol.com/mingshan/shanxi2/lvliangshan/21184.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特惠线路,在这里!

旅游攻略

点击这里【预订3折机票】好便宜啊!

最新资讯

站内导航

旅游相关: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北武当山五老峰五行山吕梁山太岳山绵山芦芽山中镇霍山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

行程天数:云南一日游云南二日游云南三日游云南四日游云南五日游云南六日游云南七日游云南八日游云南九日游云南十日游云南全线游

云南问答: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行社西双版纳泸沽湖文山玉溪楚雄罗平瑞丽腾冲普洱

旅游攻略:昆明旅游攻略香格里拉旅游攻略丽江旅游攻略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大理旅游攻略泸沽湖旅游攻略罗平旅游攻略元阳旅游攻略腾冲瑞丽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丽江旅游石林旅游九乡旅游大理丽江旅游泸沽湖旅游玉龙雪山旅游西双版纳旅游香格里拉旅游普达措旅游梅里雪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腾冲瑞丽旅游香巴拉旅游普者黑旅游昆明大理丽江旅游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大理丽江泸沽湖

关于我们补充协议昆明国际旅行社客服电话预订方式监督投诉合同样本人才招聘旅游资质
签订合同预订咨询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