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山 > 四川 > 贡嘎山 > > 【科学新闻】筑梦贡嘎山

【科学新闻】筑梦贡嘎山

http://www.kmguol.com    2015-10-27 21:00     昆明国旅     字体:

海拔1600米、3000米的这两个观测站,就像是兄弟俩既互相提携,又各司其职,默默在守候、看护着老父亲般慈爱的贡嘎山。这是难得的原生观测地。贡嘎山的“雄起”,得益于亿万年地球的演变,记者也期待着我国对贡嘎山高山生态与环境科研的“雄起”。

贡嘎山东坡。

路旁的大渡河奔腾着,咆哮着。

天色晦暗,雨越下越大。

逶迤的路上零星横亘着南瓜般大小的落石,本刊记者乘坐的越野车被迫停了下来,大板崖巨石正在塌方!前方的车队开始纷纷掉头。

为了抵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磨西镇,我们被迫改道泸定歇息一晚。第二日从川藏线跨康定,翻雅家埂,下午到达海拔1600米的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观测站所在的磨西镇,距离成都不过360公里,但我们耗在路上足足有两天的时间,领教了贡嘎山雨季的阴郁焦躁。

雨季来过贡嘎山的人,大都会有和本刊记者相似的经历。中科院成都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研究员张丹更勇敢,曾经带着一位国外教授和三名学生,自驾小轿车到贡嘎山采集真菌样本。

“最恼火的是堵车,女同志没地方上厕所。”张丹笑着说。“恼火”在四川话里,意思是困难、辛苦、麻烦。

2011年夏天,山地所“百人计划”入选者吴艳宏带着一名韩国专家,因为泥石流,被困了8个小时。

来自江苏的吴艳宏以前是研究湖泊沉积的。几千年之前湖泊中营养物质的沉积比现在高出很多,但古代的物质排放并不会比现在多,原因是什么呢?追本溯源,吴艳宏来到作为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起点的山地,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贡嘎山正是这样一处科研宝地。

磨西台地

1600米站所在的磨西镇,是从东坡到贡嘎顶峰的必经之“岛”,它处在磨西河边一个呈15度斜角的坡面上,130米高,11平方千米,形似鳄鱼。周围是河谷和高山,“孤岛”在河谷中突兀地繁荣着。

人们对磨西台地的成因意见不一。有的科学家在磨西镇上找到几十立方米的冰川漂砾,推断它是由冰川的终碛和冰水沉积而成;有的科学家则认为台地是冰川和泥石流频繁活动期,一次或几次暴发所堆积而成。看来泥石流并不全然是个“恶魔”,竟创造出让人们得以开辟繁荣的台地。

腹地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人称“刘科学”。早年成都地理所(山地所前身)和泸定县人民政府合作考察贡嘎山,他随队参与完成了《泸定县海螺沟旅游资源考察评价报告》,并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将海螺沟列入国家冰川公园的开发规划;二是要建立贡嘎山综合观测试验站。

1987年,贡嘎山站在磨西镇成立。“刘科学”1991年调入贡嘎山站,由于成都地理所为海螺沟旅游开发作出的科学贡献,加之当时他的文化水平颇高,他的名字在磨西镇很“响亮”。

拔地而起

从磨西镇进山,1600米观测站是必经之地。蓝色屋顶的观测站三面被高山环绕,一面鸟瞰磨西镇,气度非凡。它除了承担海拔1600米站日常的水文、气象、土壤、生物观测外,还是海拔3000米站的重要补给站和大本营。

山地所已退休的冰川学家张文敬说:贡嘎山这个区域很独特,既是横断山脉的延伸,又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它的主峰海拔7556米,在世界高山中并不显眼,但它的海拔起伏最大:山脚处的大渡河海拔才1100米,大约有6400米的垂直落差。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基面到顶峰也只有4000多米。不仅如此,从贡嘎山的山脚到山顶的水平距离很短,仅20多公里。

贡嘎山的基面很低,垂直梯度很大,从1000多米一直上升到冰冻带的7000多米,它的垂直带谱非常完整。

垂直地带性分布是地理学的经典理论,指的是地球表面随着垂直高度增加,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景观呈横向的带状分布。贡嘎山的多个分带产生的气候分带性、土壤分带性、植被分带性,研究起来相对比较直观便利。从其低处的半干旱河谷稀树灌丛带到高处的疏草寒漠带,几乎相当于从炎热的亚热带走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极。

这就不难理解山地所研究员朱万泽为何一直在强调:贡嘎山是研究自然地理、生物资源、环境变化的一个绝好天然宝库。朱万泽早年在四川达州市林业局当副局长,后“弃官从科”,来到山地所的贡嘎山做了一名研究员。

海拔1600米、3000米处的这两个观测站,就像是兄弟俩既互相提携,又各司其职,默默守候、看护着老父亲般慈爱的贡嘎山。

一日阅尽四季

到达磨西镇的第二天,我们从1600米站向3000米站进发。

跨过巨大的河谷,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在乱石中穿过。据张文敬介绍,冰川缓慢移动把岩石磨成极细的粉末,被水带了出来,水也就成了乳白色,称为冰川乳汁。

河谷的那边是常见的芭蕉树,农家房舍掩映在竹林葱绿之中。司机胡师傅既专心致志又气定神闲,在方向盘前打着优美的太极。他曾经数次上山,非常清楚需要拐几道弯。只是数到60的时候,我们发现还没有爬上三分之一的高度。

随着高度的上升,芭蕉、翠竹、棕榈不见了,我们仿佛来到了热带雨林。地上是湿湿的暗绿色的苔藓,树上缠绕着千年的老藤,头顶的树枝上飘荡着淡绿色的松蔓。驼云倾倒,山顶也看不真切了。越野车绕过山的一侧,爬升到更高的背侧,云雾散开,屏风一般的群山间,兀地挂起一条山瀑,青葱了周围。而后,颀长的峨眉冷杉取代了阔叶树,宝塔尖般的树冠,远远看上去发暗发绿,我们进入了顶级群落——暗针叶林带。

贡嘎山的生物区系与生物地理成分复杂,物种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环境原生性强,原始性状保存良好,是有代表性的高山自然综合体。而且它处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上,地质构造复杂。所以无论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都具有典型性、过渡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贡嘎山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当发生泥石流和冰川推进以后,森林被破坏了,有些地方就变成裸地。裸地里慢慢会长出来一些苔藓,之后开始长草,紧接着开始生长灌木。灌木里面有“先锋植物”,如桤树、杨树、水冬瓜,再后来冷杉、云杉逐渐成长,长成混交。一旦云冷杉高度超过其他树木,原来的先锋植物竞争不过,逐渐死掉。最后形成以冷杉、云杉为主,被称为顶级群落的森林群落。这个过程演替大概需要300年。

记者沿途所至,从最早的苔藓到中间混交林再到末期的顶级群落,每个阶段的代表性植物都有典型样本。

“很多地方找不到这样好的原生观测地。我们主要是从生物过程进入到化学过程,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定位观测,研究森林的演替。我们研究的是近几十年、几百年的过程,看森林是怎么变化的,先锋群落怎么长起来的,如何变成混交林,最后又变成顶级群落。我们做的就是回答现在大家关心的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等这些宏大的科学问题。”山地所研究员程根伟这样描述他的团队在贡嘎山进行的实验。

大约100多个弯弯后,山道旁被茂密的冷杉林遮掩,3000米站的木屋在林中隐隐绰绰。

观测员兰权双手插在夹克衫口袋中,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兰权介绍,从海拔3000米到4200米,一共有7个野外固定科研观测点进行长期测量,每隔5天或者暴雨后观测一次。他调侃说,自己早年曾是市井混混,后来受到活佛的点化,才安心在3000米站做气象观测工作。

通过近20年的观测,贡嘎山温度变化的幅度是每10年升高0.25~0.3度左右,基本趋势和全球变暖一致。

贡嘎山也是中国西南林区的核心地。从木材产出量看,东北林区最大,但是从资源储备看,西南林区最大。贡嘎山是高山峡谷,虽然有砍伐现象存在,但交通条件比较差,躲过早年森林的砍伐浪潮,留下成规模的冰川森林。科学家们面对这么丰富的研究资源欣喜开怀,纷纷来此寻宝。

张丹目前已在林下采集了100多种真菌,包括硫黄菌、马勃菌、牛肝菌、马鞍菌、毛头鬼伞等。她打算将当地的优良品种就在原地接种,半人工栽培,并且和波兰格但斯克大学搞环境化学食品安全的一位教授合作,研究真菌对重金属的生物积累和吸附。

吴艳宏的研究课题是贡嘎山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通过在森林中的丰富实践,他有了一些新想法,即在原来想法上有些拓展,重点研究山地系统中的磷元素。“因为磷不仅仅在多环境下支持水体生态过程,在山地系统本身的发育与演化和系统安全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作为重要生命元素,磷对山地生态过程有重要作用。”

海螺沟冰川

从3000米观测站出来,曲曲折折往上就是海螺沟冰川。它和记者两年前在新疆见到的“天山一号”冰川差别很大,由于表面沾满了两边山谷落下来的沙石,看上去有些“灰头土脸”。冰川旁边的山体上,一条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格外醒目,如果不到冰体上来感受,看去更像是一场大型泥石流侵蚀后的残败之相。

在雨季中,由于云遮雾绕,海螺沟冰川最负盛名的大冰瀑布并没有显现出它1080米高、2000米宽的恢弘巨态。

海螺沟冰川最早有观测记录是在1930年左右。据英国人海姆的记载,当时的冰川末端海拔1780米;1990年科学家们观测的时候,冰川末端大概海拔1850米;现在贡嘎山站的记录是海拔1950米。不到100年时间,冰川的高度上升了将近200米。

海螺沟冰川离成都并不远,但比起国内火爆的旅游线路,它仍旧是“山花寂无主,自开且自落”。然而,海螺沟并不寂寞,常年驻守于此的台站观测人员,都是懂它的人。

张文敬告诉记者,零度的冰川像一个空调,夏天是冷源、冬天是热源,对贡嘎山森林生态演替、环境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用生命守望的观测

张文敬参与过上个世纪70年代的青藏高原考察,队长是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孙鸿烈。据张文敬回忆,当时的青藏公路路况糟糕得一塌糊涂,所以即使考察队的专家有意在西藏波密建个野外台站,考虑到建站不易,坚守更难,只能作罢。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山地所提出想在横断山脉建立一个野外台站,迅即得到了孙鸿烈等科学家的大力支持。孙鸿烈从院长基金里面每年拿出20万元资助贡嘎山站建站运行,山地所也从世界银行筹集到一笔资金,贡嘎山野外台站就此建立。

张文敬当年“蹦蹦跳跳”就走过了西藏考察的险路,但险些丧命在上贡嘎山主峰的途中。比他要年轻得多的一位同事、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副站长李伟,提到爬贡嘎山的经历也不由地感到后怕。他们都不是为探险而上山,是用生命危险去换取科研数据。

2011年,李伟和观测员刘发明一起,前往海拔4200米的波纹比观测站维护仪器。“眼看它就在前方不远,走了一个小时却才爬了三分之一路程。”李伟当时懵了,全身冒冷汗,心脏极速跳动,感觉异常疲惫。常年在高海拔从事观测的刘发明接过李伟所有的工具,让他轻装上阵。这一趟上山,是李伟几十年里最累的一次。

4200米的波纹比观测站周围是高山草甸、杜鹃、灌丛,远方是深绿的原始森林。平视不远的前方,就是以前一直仰视才见的大冰瀑布。几乎拼尽全力,李伟终于将大冰瀑布踩在了脚下。

科研经验丰富、已经出版了近十部山地科普书籍的张文敬告诉记者,贡嘎山是360度的“立体成像”,其内涵丰富,假以时日,如果在其东坡、西坡都能够有更多的经费投入,无论是对贡嘎山的整体科学考察和研究,还是旅游开发,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记者根据张文敬的描述不难想象:从碉楼林立的羌寨进入贡嘎山西坡,便能饱览宽阔的河谷、高山草原、零星的帐篷、害羞的牦牛。探险途中偶能发现冒着腾腾热气的优质温泉以及一座藏传花教寺庙,拱坝冰川在远处巍峨矗立。

贡嘎山的“雄起”,得益于亿万年地球的演变。如今随着野外观测事业日益受到重视,这块高山生态与环境观测的宝地,正在经历一次科研的“雄起”。

从贡嘎山回成都后,记者就从山地所所长邓伟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40年前没能建成的波密站经过山地所和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已经初步定下来布局方案;另外西藏那曲一个新的台站——申扎站的论证也已完成,得到了中科院西部行动重大计划项目支持,将在今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开工。

(原载于《科学新闻》 2012年8月号)

标签:

 贡嘎山海拔贡嘎山海拔多少贡嘎山海拔高度

(更多云南旅游新闻请关注昆明旅游官网:admin)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云南国旅旅游网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44838059即时清除!
------分隔线----------------------------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科学新闻】筑梦贡嘎山http://www.kmguol.com/mingshan/sichuan/gonggashan/33993.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特惠线路,在这里!

旅游攻略

点击这里【预订3折机票】好便宜啊!

最新资讯

站内导航

旅游相关:峨眉山四姑娘山都江堰青城山西岭雪山九寨沟黄龙贡嘎山海螺沟光雾山雅拉雪山岷山沙鲁里山徂徕山大巴山公母山稻城亚丁乐山康定阿坝汶川新都桥雅安丹巴九顶山眉山邛崃山雀儿山天台山小凉山龙门山华蓥山折多山螺髻山茂县九顶山牛背山瓦屋山蒙顶山

行程天数:云南一日游云南二日游云南三日游云南四日游云南五日游云南六日游云南七日游云南八日游云南九日游云南十日游云南全线游

云南问答: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行社西双版纳泸沽湖文山玉溪楚雄罗平瑞丽腾冲普洱

旅游攻略:昆明旅游攻略香格里拉旅游攻略丽江旅游攻略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大理旅游攻略泸沽湖旅游攻略罗平旅游攻略元阳旅游攻略腾冲瑞丽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丽江旅游石林旅游九乡旅游大理丽江旅游泸沽湖旅游玉龙雪山旅游西双版纳旅游香格里拉旅游普达措旅游梅里雪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腾冲瑞丽旅游香巴拉旅游普者黑旅游昆明大理丽江旅游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大理丽江泸沽湖

关于我们补充协议昆明国际旅行社客服电话预订方式监督投诉合同样本人才招聘旅游资质
签订合同预订咨询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