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位于台州市城市之中,分隔老城和新区,东西横亘一千五百米,南北绵延一千二百米,占地面积一百四十七公顷,最高点海拔一百五十六米。山体北陡南缓,山上竹木葱茏,经多年修葺整治,已成为市民登高晨练、游憩休闲的好去处。白云山上白云阁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横空出世,巍峨耸立,雄视台州大地。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谓仙和龙,并不只是简单地指向迷信和传说,而是代表一种超物质、超自然、超越人类认知的精神或奥秘。那么,白云山的“仙”——或者说,白云山神秘面纱下所蕴含的内涵精神是什么呢?如果说北京的八达岭,因为威严的长城,而显示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威;杭州的宝石山,因着秀美的保俶塔,而使一湖碧水更添秀气;天台山因国清寺而成佛教圣地,气韵生动,富有灵气;枫山因为烈士陵园,而显得庄严肃穆、壮怀激烈。而对白云山来说,在白云阁出现之前,它的精神指向是不明确的。无论大白云的景星寺,南山脚下的广陵寺,包括山上的诸多庙宇道观,都不足以代表白云山的整体精神。它似乎是个大杂烩,堆积了众多各不相干的事物,却没有一个气压群雄的主角登场。山体临解放路一侧,虽有白云飞瀑一景,也只是被动地掩盖山体的丑陋,却不能从整体上拔高和提升白云山。
傲然凌于瀑布和莽石之上的白云阁之伟岸雄姿,一下子点活了整片白云山、点亮了台州主城区。白云阁之妙,首先在选址,可谓是“神来之笔”,虽在意料之外,却属情理之中。既没有中规中矩地选在台州中心区白云山到乌龟山的时空轴上,也没有选在海拔一百五十六米的制高点上,而是选在解放路一侧次高的山坡上。此处山体坡度极具气势,仿如层叠而上的琼台,恰到好处地烘托着白云阁,而同时白云阁的出现也拔高了白云山。此点周边视线通廊密集,多处城市要道和公园广场之上均能观看,使白云阁当之无愧成为城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引领整座城市的风骚。
“城中有山”是椒江的一大城市景观特色,在上个世纪,白云山是城市的天然屏障,是城市与郊区的分野。但自中心城区建设繁荣后,白云山也逐渐为城市建筑所包围,成了城市中的盆景。而这个盆景,随着城市宽阔的马路、日益拔高的建筑,其相对的视觉尺度不断地被矮化。白云阁主体高度二十六米,虽然体量比较大,建筑相当于山体高度的六分之一,恰如人体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应该说与山体还是相称的。但更重要的是,白云阁拔高了白云山,从而使白云山和白云阁能担当起引领城市高度的重任。
建筑造型设计采用唐代建筑形式,雍容华贵,气韵生动。顶部檐口造型、重檐之坡度和出挑等等,亦为上乘之作。当然,从引领台州的时代精神来看,未能在白云阁上进行新的探索未免有些遗憾。香港太平山上的凌霄阁,便是以现代主义,诠释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即便如此,白云山因着白云阁而与枫山形成对话的关系,虽以谦恭的姿态,其雍容的气势上已然超越了枫山。
白云阁不仅是耸立在白云山之巅的地标性建筑,也将是登高望远、览物抒怀的名胜所在。随着白云山脚下星光广场等景点相继建成,登楼俯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何等壮丽的图景!可以想见,未来的台州才杰,登临此阁,眺望家乡大好河山,亦将激发爱乡爱国之情。纵观滕王阁等四大名楼,都有传世佳作,可谓“文因楼而兴,楼以文而名”。触景生情,景是酝酿诗意和感情升华的一个重要媒介。期待白云阁能留下传世的名篇,成就不朽的杰作!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台州数字报http://www.kmguol.com/mingshan/taiwan/taizhouwuguishan/15526.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