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村:氆氇毯上绘生计
克里雅河上游有个普鲁村,村中千余人口,在昆仑山北麓算是比较大的自然村。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中山区,气候温和,适于植物生长,因而,普鲁村居民世代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
关于普鲁村,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普鲁一词源于藏语的"氆氇"。普鲁村居民素来以善织氆氇毯而著称,制作氆氇毯的工序与西藏传统的织毯方式几近相同,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和民族风俗的不同,普鲁人编织的氆氇毯图案简洁,色彩古朴自然。如今,织氆氇毯依旧是普鲁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普鲁村在地理环境上表现为一个独立的单元,但从历史的渊源上看,这个看似寻常的自然村,曾是古代昆仑山北坡的一个部族聚居地,同时,也是古今昆仑山中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今天的于田为汉代的扜弥国,其南为渠勒国,王治鞑都城,有户三百,人口二千一百七十,为昆仑山北小国。以往,在普鲁村的附近,曾发现人类新石器遗址。近些年来,考古人员又发掘出古墓葬群,初步定为距今2600年,普鲁村一带很有可能即是汉代渠勒国的故址。
公元670年,吐蕃人越过阿尔金山进入于阗(今新疆于田地区)。因此,普鲁村受到吐蕃人的影响自然在情理之中,制作氆氇毯的技术也许就是那时从西藏传过来的。
据古籍记载,昆仑山中有一条通往西藏的高原秘道,这条通道在于田县城南,经由普鲁村、溯克里雅河翻越山谷到达藏北。在接近藏北的山口,有一座废弃的古堡,有学者考证为唐代驻兵遗址。
84岁的苏莱曼曾经是普鲁村的村长,据他说,他年轻时就随做向导的父亲去过藏北。1972年,他为勘测人员带路进山,徒步15天到达藏北,那也是他最后一次重走这条山间的历史古道。虽然这条历史上遗留下的山道被视为危途,但它在历史上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条山路在古代不仅用于军事需要,也是南北贸易交流的通道,昆仑山的玉石就是通过这条山道输送到西藏的。
普鲁村有一条民谚:"普鲁三大宝:绵羊羔,芨芨草,石头砌墙墙不倒"。绵羊是土生土长的优良品种,放养于天然的草甸。芨芨草春来发芽早,秋后,多数牧草凋零,芨芨草成为牲畜的主要饲料。村民常以芨芨草编筐织席,并作为搭建房屋的建筑材料。由于芨芨草的纤维长、韧力强,村民还用它来编织草绳、门帘,扫帚等。
普鲁村较早的房屋多以石头垒筑而成,坚固耐用,分布在村落的四周,形制古朴,远看犹如一方石堡。现存的石屋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大多数人家都围有院墙,院内栽种果树。
我曾经无数次地梦想,能在偏远深山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隅,养两匹马,圈一群羊,享一世宁静。普鲁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探秘:昆仑山高海拔神秘村庄(3)http://www.kmguol.com/mingshan/xinjiang/kunlunshan/26502.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