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红古区空气pm2.5实用查询——红古区空气质量指数
二环年内建成 放开三县入户限制
商报讯 (本报两会报道组) 2014年,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兰州市将再次整装出发。建成兰州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力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年内建成兰州二环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平实的文字向兰州市民描绘了新年的新愿景。 产业升级 创建国家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今年兰州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将突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始终把多元支柱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根本支撑,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区位等综合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富民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产业层次,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加快发展;完善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建设“生物产业基地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放大兰州生物制品等11家骨干企业产学研功能;建成兰州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举办首届“兰州科技成果交易周”,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同时,兰州市将用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推广4G应用,扩大信息消费规模;开展“电子商务发展年”活动,积极引进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成万达、红星美凯龙等城市综合体,综合实施西客站中央商务区开发,建成运营兰州粮油物流中心一期工程,推进国际港务区建设,加快城区批发市场“出城入园”。 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兰州市将制定“兰州都市现代文化产业区”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网络服务、数字音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等新型业态;突出“黄河风情、都市文化”主题,推进黄河风情线综合景区建设,加快实施黄河楼、黄河母亲文化广场、华夏青瓷博物馆、什川古梨园、青城古镇、仁寿山景区、天斧沙宫、太阳约城等重点项目。办好第四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黄河文化旅游节,增强文化旅游吸引力。同时,建成城市规划展览馆和马拉松体育公园。 环境治理 推动刘家峡第二水源地建设 今年,兰州市将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以PM2.5、PM10防治为重点,力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兰州市还将强化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实施高坪地区供水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启动第二水厂增供20万吨过滤水项目,完成轨道交通建设管道改迁;推动刘家峡第二水源地建设,新建雨水管网20公里,确保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建成投运窑街、海石湾和皋兰3个污水处理厂,启动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水系建设,打造十里樱花和十里玉兰休闲道,建设绿色出行健身步道一期工程,启动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修订南北两山绿化管理条例,编制两山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启动黄河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 交通治理 细化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预案 今年,兰州市将着力破解交通拥堵难题,首先将全面开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确保上半年盾构机全线下井施工,年内完成全部车站土方开挖和车站主体结构70%工程量。做好沿线地上、地下资源和物业、商业、传媒的开发规划,开工建设14个资源开发项目。细化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预案,把施工对城市运转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完善“139”路网体系。确保南山路全线通车,力争北环路基本建成,形成城市二环路。拓建西行线,延伸沿黄河快速通道。建设盐场堡至什川段连接线;完成天水路下穿读者大道、白银路上跨安定门十字工程,启动解放门立交桥上跨南滨河路等“上跨下穿”工程;加快西客站、东川货场配套道路建设,建成深安黄河大桥,加快建设雁白黄河大桥,新建一批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启动公交都市建设项目。 城镇化 出台户改方案 引导人口向新区流动 2014年兰州市将坚持新型城镇化方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编制实施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构建外连内接、老城新区互动、大中小结合的城镇结构体系;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控制老城区人口增长,放开三县和红古区中心城镇入户限制,以优惠政策引导人口向兰州新区流动。同时实施3至4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培育特色农业镇、现代工业镇、商贸集散镇和文化旅游镇;加快东部科技新城建设步伐,打造新型城镇化试验区和示范区,深入实施红古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工作。(下转A04) |
上一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兰州市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GDP增长 | 下一篇:兰州市环保局:7月起每月15日前发布上月空气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