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
千千 当前离线
83992571
主题2572
攻略8399
管理员
8399
15-11-21 10:39:12
322AA.jpg (54.04 KB, 次数: 0)
附件
2015-11-21 10:38 上传
芒砀山[mángdàngshān]就在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有"仙女峰"之称。
芒砀山因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闻名于世,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亦埋葬于此;孔夫子在此避雨讲学留下了夫子崖、夫子山等景观;西汉梁王墓群星罗棋布,传承千年的芒砀山古庙会每年在此上演。
芒砀山是豫东集山水、人文、民俗为一体的汉文化旅游胜地,旅游景点面积十四平方千米,2002年被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2006年9月,旅游景点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景点,被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授于"中国国际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点"。
芒砀山[mángdàngshān]是就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的一座山群,有“仙女峰”之称,因夫子崖、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陈胜王陵、汉梁王墓群、芒砀山古庙会等丰富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古迹而闻名于世。芒砀山是豫东边陲集山水、人文、民俗为一体新兴的汉文化旅游胜地,旅游景点面积十四平方千米,2002年被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2006年9月,旅游景点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景点,被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授于“中国国际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点”。
芒砀山属皖北丘陵西延部分,形成于中生代,距今约0.8—1.37亿年,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芒砀群山由芒砀山、保安山、僖山、夫子山、鱼山等十多个山峰组成,占地14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56.8米。
地理位置
芒山镇就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与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徐州、连云港、六大旅游城市一脉相连,地理位置优越。
芒砀山交通便利,东距徐州观音机场约80千米,西距商丘机场约90千米。310国道、永砀公路、商徐公路贯穿其间,连霍高速公路横穿镇南并有出入口,济祁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过并于连霍高速“十”字相汇,徐兰客运专线——郑徐高铁线在芒山镇设永城北站。
芒砀山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又似矗立于千里平畴上的一座丰牌,处处镶嵌着美丽动人的故事。
炎黄时期,永城芒砀山成为上古时期著名的采石场,黄帝曾到芒砀山巡视。
商代,相传纣王征人方(东方诸侯国)就曾在此驻军。
春秋时期,芒砀山属宋国领土。孔子去曹适宋,恰好经过芒砀山避雨。
秦代初秦始皇置砀县,又置砀郡,山南为砀郡治所。秦始皇望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压之;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隐于紫气岩,斩白蛇起义。而陈胜起义之后却被车夫庄贾杀害,被埋葬于芒砀山主峰南侧山脚下。该处存有陈胜的墓冢跟郭沫若手书的石碑。
西汉时期,芒、砀二县分别属于梁国和沛郡。汉文帝刘恒在此建高祖庙,并亲往祭祀;梁孝王刘武曾在芒砀山左右筑东苑,包括落猿岩、栖龙岫、鹤州、雁池、凫岛等风景。
东汉末年,曹操曾设“摸金校尉”及“发丘将军”盗取及发掘永城芒砀山山上的汉梁王墓群72船宝物。刘备、张飞等曾与曹操争夺徐州,张飞败走后据守芒砀山,并筑寨称王。至今山寨仍存有两余米的石墙。
唐代起义军曾与唐室士兵战于其中一个山头磨山之上。高适、李白、杜甫畅游芒砀山,传下千古诗篇宋代水浒英雄樊瑞、项充、李衮芒砀山聚义,宋江、吴用、公孙胜前往收降,《水浒传》有篇目曰:“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梅晓臣途径永城专门到芒砀山游。
明代,祝枝山留下《歌风台》诗篇;李自成占据芒砀山抗衡明军。
抗战时期民族英雄鲁雨亭血染李黑楼,长眠于芒砀山麓。山以人名,人以山显,其山溢彩盈韵,其人名灿史章。中国县旅游局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由六小龄童主演以永城芒砀山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追踪309》。
芒砀山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平地突起,如蛟龙腾跃,虽不高峻,然孤峰鹤立,尤显峭拔,是进入中原的天然屏障,因此自古即兵家必争之地,贵族也视为风水宝地。历史悠久,遗迹彼丰。尤其是秦汉文化遗存,举世瞩目,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点现对外开放的共四大旅游景点:保安山王陵旅游景点、汉兴源旅游景点、夫子山旅游景点、陈胜王陵旅游景点。待开放旅游景点有刘邦文化主题公园、汉文化博物馆、文圣园旅游景点。
芒砀山史悠久,文物荟萃。著名旅游景点有孔夫子避雨处、夫子庙、陈胜墓、张飞寨、汉高祖斩蛇碑等。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梁国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其中梁孝王王后墓长21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汉墓中出土的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俑、精美玉器等众多文物,实属稀世珍品,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富有神奇色彩的汉高祖斩蛇起义纪念碑,夜间光照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称天下奇观。
逶迤起伏的芒砀群山,占据茫茫豫东平原制高点,错落突兀的十三座山头,从古至今素有十三座“仙女峰”之美称。
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文化内函厚重,人文景观遍布,不同时代的文物古迹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这里有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晒书的夫子崖,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和郭沫若手书碑文;有三国猛将张飞在此筑寨伐魏的张飞寨;有水浒英雄李衮、项充、樊瑞聚义的三圣殿、更有汉高祖刘邦在此斩蛇起义后成就大汉四百年帝业留下的众多遗迹,如高祖庙、刘邦斩蛇处,御龙泉、紫气岩、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着为纪念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灯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是21座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谓世界罕见,全国独一无二。其中柿园汉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画”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该陵墓群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点。2006年9月,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点。
芒山()就在芒砀山保安山中的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是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点的必去旅游景点之一。这一墓群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大型石室墓群。它斩山为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而又气势恢宏,宛如地下宫殿一般,其规模之大,品位之高是极为罕见的。供游客游览的有三处,即梁孝王王后陵,梁孝王刘武陵,梁共王陵。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梁孝王王后陵,其规模是北京十三陵定陵的两倍之多。
1、梁孝王王后陵:
就在保安山北山头,地宫东西全长210.5米,最宽处72.6米,地宫内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总容积6500多立方米,是由2条墓道、3条甬道、两个主室、三十四侧室等部分构成的庞大地下宫殿群,其年代早于北京十三陵1300年之久,其规模大于北京明定陵两倍之多,被中外考古界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其内部结构是按照汉代王室宫殿的布局而建造的。由前庭、车马室、甬道、客厅、卧室、回廊、冰窖、马厩、兵器库、壁橱、粮库、前庭、后室、洗浴室、厕所、疱厨及隧道、排水系统等构成。
该地宫有四大特点:一是室内有中国最早使用、雕刻精美的石制座便器,与昨日的冲水马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现在的冲水马桶早2000多年。二是有贮藏食物的冰窖,相当于现代人用的电冰箱。三是有一线天奇妙景观。站在李王后塑像旁,向东望去,可见一线天,其设计精妙,堪称一绝。四是在梁孝王陵和王后陵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名曰“相思道”,是梁孝王和王后灵魂幽会的通道,可惜的是未及完工,王后就驾鹤西去,留下了千古遗恨。
2、梁孝王刘武陵:
这座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角室、回廊及排水系统组成,是中国西汉早期“凿山为室”的横穴大型石崖墓,系人工在坚硬的崖石中开凿而成,全长96米,最宽处32米,面积约700平方米。墓道口为“U”形,上部用梯形石板扣压,极其坚固,至今保存完好。许多建筑专家参观后惊叹不已,认为可以改写中国建筑史,其设计理念仍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因为史学界认为拱顶建筑应是汉武帝通西域后,从西域传来。但是汉武帝即位是在前140年,而梁孝王去世是在前144年,比以前认识的年代早了很长时间)东汉末年被曹操引兵伐冢,掘墓破棺,盗走了全部珍宝,得金银72船,养兵三年,奠定了曹操争雄天下的经济基础。
3、梁共王陵:
保安山旅游景点最精致的墓是梁共王陵,于1986年发现,1987年发掘,1991年发掘竣工,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属于大型崖洞墓,它座东面西,系人工在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整个地宫由墓道、甬道、主室、耳室、巷道及排水系统组成,长约70余米,总面积383平方米,经专家考证,该陵的主人为梁孝王刘武的长子梁共王刘买,距今已2100多年。刘买是梁孝王刘武的大儿子,继位为梁王,史称梁共王。该地宫出土了一件轰动全国考古、美术等学术界的国宝级文物——四神云气图彩绘壁画。壁画以青龙、白虎、朱雀为主题图案,配以缭绕的云气和绶带穿壁加以装饰,历经二千多年仍色彩艳丽,被专家学者评价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虽然这座地宫遭多次盗掘,但在墓道塞石的下边还侥幸保存下来钱窖一座,出土汉代“半两”铜钱225万枚,重5.5吨。出土鎏金车马饰物一万余件,骑兵俑和待女俑40多件,这些,为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汉兴源(13张)汉兴园是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开创400余年大汉王朝功绩而建的一处旅游景点,集中展示刘邦反秦起义、建立大汉王朝的历史功绩。系统展示汉室江山400余年的辉煌历史以及汉朝历代帝王在各自历史舞台上的是非功过。反映大汉、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农耕等对推动历史进步的辉煌成果。汉兴园是一处仿古建筑群,分为广场、牌坊、门厅殿、斩蛇宫、碑亭及东西厢房、线刻碑廊、后大殿等部分组成。
汉兴源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高祖斩蛇纪念石碑,为1982年第三次立碑,1983年3月份,一驾驶员夜间行路,发现石碑上出现一人的影像,后人竟向观看。尽管众说纷纭,但谁也否认不了这块石碑上出现的“天下奇观”,每当夜幕降临,灯光直射碑体,两米多高的石碑突忽不见,只见一尊金灿灿的帝王形象,分明欲向你走来,他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腰束玉带,足登高靴,一手捋黑色胡须,一手按贴身宝剑,极富立体感,恰似画中人,如同当年戎马征战的刘邦再现。县旅游局电视台《走进科学》《走遍中国》《发现之旅》、中国旅游卫视、凤凰卫视中文台、福建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台湾中天等多家电视台前来对其解密,但至今无解。
另外有刘邦在此隐匿时的留下的御龙泉、紫气岩、赤帝峰等遗迹。
陈胜园旅游景点是大陈胜墓(3张)泽英雄陈胜的魂归之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改朝换代,总是源于农民起义。因为大众的意志总在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本旅游景点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旅游基地,选取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20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事件,以史实资料为基础,以线刻石碑为载体,为大家展现了众多扼腕而叹的故事 。如陈胜、张角、黄巢、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等,这些令封建帝王闻风丧胆的名字,这些从泥土与市井中走出的草莽英雄,将在这里聚会。他们的功过与得失、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将在此让世人评说。
陈胜的伟大在与以匹夫之勇反抗暴政,推动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开始,其留下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激励了无数的人。
陈胜园旅游景点由门阙、山门、前殿、主殿、石碑、墓冢及东西厢房组成。陈胜墓地现存石券墓冢一座,高5米,周长约200米,周围用青石围券。墓前立石碑一通,上刻郭沫若手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
夫子山旅游景点就在芒砀山西部,夫子山(5张)是为纪念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而得名。此山虽不大,但它是全国唯一用“夫子”命名的山体。山因人名,自古以来,到夫子山访古探秘的人络绎不绝,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和传奇的故事。夫子山旅游景点的必去旅游景点有文庙、观音阁、夫子避雨处、郭塔及两座汉墓等
夫子避雨处夫子避雨处就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夫子山南坡,为一天然悬崖,下有半覆锅状石室,进深6.5米,宽20米,最高处约4米。传说春秋末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去曹适宋,途径芒砀山,天降大雨,孔子师徒在此避雨。为纪念孔子,后人雕孔子石像一尊置于石室内,石像面南拱手屈膝盘坐,现面部已残。洞外石刻甚多,现石室东侧仅存明代残碑二通,碑文字迹模糊,为明万历年间所立。夫子崖前有晒书台,传说孔子带弟子在此处避雨,雨过天晴,在此台上晒书,故名晒书台。当地人说此台晚上不下露水,晒粮可以过夜。夫子崖为永城古代八景之一的“石崖滴翠”。
文庙亦称夫子庙。据史料记载:此庙始建于宋代,明末曾遭兵焚,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十年、咸丰十年(1860年)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数次对文庙进行重。文庙坐北面南,由大成殿、东西配房和大成门组成。”院内两株古柏和三通石碑分立两边。一为康熙二十八年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毓圻撰文的《夫子庙碑记》,一为康熙三十年县令周正纪撰文的《夫子崖碑记》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孔子第七十一代孙孔昭焕撰文的《勒石碑记》,西边的柏树斜倚石碑,形成了“柏抱碑”的景观,观音阁就在孔子避雨处前,夫子庙西侧,为一楼阁式建筑。观音阁面阔2间,室内地面高出室外1米余,面南辟一门,里面有观音、文殊和普贤雕像。观音阁前现存有三通石碑,夫子崖东60余米有三座清代佛塔,互呈三角而立,统称郭塔,两座石塔分列于前,一座砖塔在北约10米居中。砖塔通高10米许,系仿楼阁式建筑。。东石塔高约7米,五层八角形密檐式,座高1·2米,直径2米。塔座之上五层,由五个抹角八棱石鼓和五个抹角八边形石盘问压而成。西石塔高6米,石瓶为刹。结构和东石塔相似。
打出自己的品牌是芒砀山旅游景点的努力方向,芒砀山旅游景点汉代物质文明遗存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多最完好的。若能让汉代非物质文明与之呼应,必将大放异彩。就可以超越博物馆式的参观游览,让旅游景点“活”起来。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继承了周秦文明,其表征是礼仪文明。打造“汉文化礼仪旅游景点”的品牌为旅游景点打开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旅游景点开展“穿汉服、习汉礼、赏汉舞、食汉宴”的汉代礼仪体验,有为即将上小学的幼童提供“开笔礼”;为即将步入青少年的学生举行告别童年的“成童礼”;为高中和大学生行象征成熟的“成人礼”;为新人成婚举行“汉婚礼”;为游客、团体、咨询举行“汉宴礼”;为老年人举行的弘扬孝道的敬老礼。旅游景点每周末和法定假日还推出了大型情景剧“梁王迎宾”,游客可以在这里穿汉服,学汉礼,进行射箭、推环等一系列汉文化体验活动,深受游客好评,得到了河南省礼仪文化发展促进会的充分认可。
1、汉文化博物馆
芒砀山汉文化博物馆是为充分展示永城的汉文化,使公众能够深入了解汉文化而建的,采用五行、九宫、八卦构成串联放射式布局,以主体建筑为核心集中与分散。设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主体建筑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首层、二层、三层设有两个中心展厅一个观光厅、十二个展室。四层为茶座,两夹层均为设施用房,地下室作藏品库和设施用。
2、文圣园旅游景点
文圣园,因在夫子山孔圣人的文庙东侧而命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夫子山文物,发挥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物的文化内含,丰富该旅游景点的内容。景观展示的文化内容必去有四部分:孔子文化、碑刻艺术文化、园林经典小品艺术、文体艺术。
3、芒砀山刘邦文化主题公园旅游景点
就在芒砀山北峰。必去有:大门景观有:张飞寨、饮马泉、刘邦像及配套观设施、祭拜台、望祖亭、望日亭、石窟赤帝像、龙兴潭、生肖园、三星观;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4、芒砀山地质公园
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规划占地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由芒砀山园区(保安山旅游景点、芒砀山旅游景点、夫子山旅游景点、僖山旅游景点)和鱼山园区组成。芒砀山地质、地貌独特,散布在旅游景点内的地质景观、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构成了记录这里亿万年沧桑演变、地理环境变迁以及数千年人类文化活动的活字典。通过把当地文化、地质科普、生态环境、民俗风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层的演变、地球的发展,进而认识到宇宙的规律;同时对于中小学生也起到很好的科普旅游作用。
1.芒砀山名称之由来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较为认可的说法是古“芒县”与“砀县”之合称。“芒”是“芒”,“砀”是“砀”。《汉书》与《史记》中均是此说。
《史记》: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①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 “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芒,今临淮县也。砀县在梁。”骃案:应劭曰“二县之界有山泽之固,故隐于其间也”。《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六》中列有 “芒”侯国 。
按《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卷记,“芒县”应是“永城县”前身”
“永城县府东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江南砀山县百二十里,东南至江南宿州百三十里,西南至江南亳州百十五里。春秋芒邑地。汉为芒县,属沛郡。”
“砀山县北八十里,与徐州砀山县分界。其北八里为芒山,山有紫气岩,即汉高避难处。其东南有保安镇,相传高祖斩蛇于此。《邑志》云:砀山别名,有磨山、白毛、石洞、黄土、戏山之称,连亘几二十里。”
“芒县”何以称“芒”史书少有记述,“砀县”称 “砀”记述很多。
《明史·地理志》:砀山县“东南有砀山,其北有芒山。”
2.根据芒砀山所在地——芒山镇秦汉时期历史沿革:商周为砀邑,春秋属于宋国,战国属于魏国。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国,在魏国东砀山置砀郡(治砀县,今永城市芒山镇山城集),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今芒山镇区有砀郡遗址。砀县南为芒县,属泗水郡。可见古时“芒砀山”名为“砀山”,至于为何又叫“芒砀山”?据当地流传,芒砀山古时水量丰沛,周边为大泽,以往长期生存着大蛇,当地人称大蛇为“蟒”,例如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以及1980s发现汉墓群时发现两条大蛇,一条被误杀,一条被捉,这都是存在的著名史实或故事,所以芒砀山又叫“蟒山”或“蟒砀山”,由于“蟒”字不详遂改称芒山”或“芒砀山”“。
3.在宋之前,安徽省砀山县南部与芒砀山周边为一县——砀县(后期曾更名砀山县、安阳县、节砀县),治所大多在芒砀山边上的山城集,而砀山县在当时称为“下邑县”“下治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降永州为永城县。砀山县一分为二,保安镇地区(芒砀山区域)属永城,砀北并入单父县,至元三年,砀北复置砀山县(治今砀山县砀城),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今安徽砀山县的名称是来自芒砀山的,后来为区别安徽“砀山”,就以“芒山”称呼原砀山县治所所在地——芒砀山周边。
4.古籍记载“芒砀山”是“芒山”与“砀山”的合称,如《明史·地理志》:砀山县“东南有砀山,其北有芒山。”但“砀山”北却没有“芒山”,倒是在今芒砀山北侧山峰换做“磨山”,是否因为在古代汉语“芒”与“磨”字谐音或者“芒山”改称“磨山”就不得而知了。
北京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河南旅游自助游攻略之河南商丘芒砀山自助游攻略http://www.kmguol.com/anhui/dangshanxian/910.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
旅游问答中心
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