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阿拉善盟旅游地图 阿拉善盟地图全图——阿拉善盟地图全图高清版
第二章 阿拉善文化
关于西夏文字的创造有三种说法,《宋史》上说是李元昊称帝后自己创造的,《辽史》上说是由元昊的前任德明创造的,而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则说由野利遇乞创造的。这三种说法各不相同,但最后也没有一个定论。西夏文的演变和解读之谜还有待后人去进一步研究。黑城子所以成为西夏文物史料出土最多的地方,就是因为它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改朝换代后城池很快被遗有很大关系。 在出土大批汉简的同时,在额济纳还发现了可能是文明史上最早的纸,以及第一支完整的毛笔。 居延地区因为它是连接漠北与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且粮丰水足,因此是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的防御重地。作为河西走廊的屏障,居延地区在汉对匈奴的战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唐代在此设“宁寇军”统领居延军务,为防突厥侵扰,曾在居延筑大同城。西夏至元代,是居延地区继两汉后的又一个发展时期,西夏王朝在居延设置了“黑山威福军司”和“威福军城”(即黑水城)。元代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其治所就是西夏黑水城基础上扩建的黑城子遗址。在古居延遗址区内,不但有众多的城池遗址,还留下了众多的烽燧和要塞遗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居延遗址如古丝绸之路上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国一样闻名遐迩。
定远营城池依山取势,东高西低。原来的城墙大部分为夯土筑成,上端用青砖砌成,并留有打仗用的垛口。城池周长三里三,建有南门,东门两座,西北隅有城楼,北城墙居中建有一座关帝庙,南城门外建有一条商业街(今巴彦浩特南大街)。 城内街道巷舍排列有序,甚为整齐,城中有王爷家庙延福寺、城隍庙、财神庙,王爷近支、旗下官吏,上层喇嘛所住房屋及商肆店铺等均位于城西北部。 定远营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列形式具有井坊制特点,纵为街头横为巷,院落依次并列横排,座北面南各院基本形状相似但工艺做法差异较明显,体现了地位和经济的不同。传统民居根据本地区自然气候因素,形成了厚墙平顶,典雅的装修设施,配套的四合院式组合,既有西北特有的宁夏式传统民居保暖、简洁的特征,又有北京四合院装修华丽的特色,而最为壮观者首属王府及延福寺。 位于城内中东部的王府建筑群,完全依据《大清会典》郡王府等级营造,纵深三进,分三路横向布列,中路为扎萨克办公之所,其等级为王府群级建筑中最高。东路为王爷福晋起居生活之所,西路为仓廪后勤执事所用,王府东侧依山而建王府花园。 定远营南城门与之相对的大道,跨越三道河沟,相当于定远营的外城,它是后来定远营商业发展区段,沿街的店铺全部是明清京城风格的建筑,店铺后面的院落也完全是北京四合院式建筑。 定远营城的建筑,是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及定远营镇区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从生产生活方式上讲,它标志着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从游牧走向定居的转变;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标志着定远营镇区从单一的畜牧经济开始向商业经济转变;从文化上讲,它标志着定远营镇区从游牧文化向都市文化的转变。 定远营内联银川,外接漠北,西通新疆,处在朔方保障、沙漠咽喉这样一个西北战略要塞的位置上,是商贸交通的要道。定远营城的建立,聚集了人口和经济,方便了往来商贸运输,吸引了商贾客户入住,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兴起。据史料记载,这里集中了甘肃、山西、宁夏、绥远、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客商,往来频繁,输进粮、茶、酒、烟、糖、棉、布匹、丝绸等,输出皮、毛、肉、苁蓉、甘草等。当时的定远营城内外有大小商店百余家,可见当时商业之繁华。 定远营城始于清代,兴盛于民国。世代与皇室联姻和王府的营建,为它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文化和物质上的条件,最终形成了定远营以建筑为表征,以商贸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这样一个对封闭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特有历史景观,定远营因此获得了塞 外“小北京”的称号。
阿拉善地区有许多寺庙,保存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其中以广宗寺、福因寺、延福寺为代表的阿拉善八大寺庙最为有名。阿拉善寺庙属藏传佛教的黄教派。各大寺都设有神学院,分为四大部:洞克尔多根(殿)为时轮学部,传授数学、天文、地理、占卜和历法;却依林多根(殿)为宗教学部,传授宗教哲学,经常进行喇嘛们的演讲和辩论活动;满巴多根(殿)为医学部,培养藏医人员;日木多根(殿)为教义学部,专门传授喇嘛教的教义、教规和教史。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蒙藏大语法家、宗教哲学家、文学理论家、诗人阿旺丹德尔的灵塔就座落在福因寺大殿西侧。 这三座寺内均有雕塑神像和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珍贵的文物。因在宗教界地位高,佛事活动多,周围地理环境优美而成为佛教文化的旅游胜地。
阿拉善的蒙古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蒙古民族的独特的饮食文化。
烤全羊
阿拉善烤全羊就是阿拉善蒙古民族特有的最讲究的一道传统名菜。是阿拉善的餐中之尊,其形、色、味俱佳,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据说阿拉善之所以产生烤全羊,是因为北京的公主下嫁到阿拉善,他们想吃北京烤鸭,却不能达愿,于是有人想出了烤全羊,而且佐料和吃法同烤鸭一模一样。
羊背子
蒙语称“乌查”,是蒙古民族最喜欢的佳肴,也是阿拉善蒙古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欢迎亲朋贵宾或过年过节的宴席上才能见到。
手扒肉
手扒肉是蒙古民族传统风味食品。手扒肉的烹制方法是,连骨带肉将一根根整的骨头从关节部位卸开,放进锅里、倒入凉水,锅内除添少许食盐外,不再需要任何佐料。待锅开后,用勺子上下扬汤,少许有血沫浮出,将其撇出锅外。肉刚熟即出锅,这叫开锅肉。
驼掌
骆驼是“沙漠之舟”,既可当运输工具,肉也是上等的食品,尤以驼掌最名贵,是阿拉善的一道特色菜。驼掌,就是四只大似团蒲的软蹄。因为它是骆驼躯体中最活跃的组织,因此其肉质异常细腻富有弹性,似筋但更柔软。 驼掌营养丰富,历来就与熊掌、燕窝、猴头齐名,是中国“四大名菜”之一。古代宫廷御膳用的“北八珍”,“驼掌”即为其中一珍。 驼掌作为名菜原料、有多种做法。可做全驼掌,就是将剥皮后的驼蹄,整块加工,以文火慢炖。此外,可凉拌蹄黄,蹄黄即驼掌心,如鹅卵大小的两块纤维组织。将蹄黄酱熟后,切成片或丝,并拌以调料。还可做扒驼掌和金饺驼掌,无论怎样做都不肥不腻,口感清脆,清爽鲜嫩。 除以上所例之外,阿拉善还有一些很有地域特色的菜肴。贺兰山的松茸蘑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草蘑和松蘑,炒着吃口感嫩滑、味道鲜美。阿拉善还有大量沙生植物,如沙葱、沙芥等,热炒、凉拌、腌制都行,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另外还有黄焖羊背子、黄焖羊羔肉等风味食品。充分体现了阿拉善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袤浩瀚的阿拉善沙漠、戈壁,蕴藏着瑰丽而名贵的大漠奇石。大漠奇石以“后来者居上”之势,以它神奇的质、色、形、纹、韵而独领风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名石。影响近及陕甘宁和京沪粤,远到港澳台与东南亚。 大漠奇石是大自然神工鬼斧的杰作,是天地变幻孕育之骄子。地壳运动、火山岩流等的内力作用和风化水蚀、沙打泥磨、日蒸月寒等的外力作用,在经过亿万年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才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大漠奇石。所以说大漠奇石“涵宇宙之精华,蕴天地之灵性”。 大漠奇石种类缤纷,说法不一。如果以石质分类,大致为四大类:玛瑙石、碧玉石、硅质岩石、紫晶石等;如果以石态分类,大致为三大类:象形石、景观石、化石等;也有以地名分类的:如马鬃山戈壁石、乌力吉火山石、巴丹吉林沙漠石等。 大漠奇石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名石之王——葡萄玛瑙紫珠缀串,晶莹圆润,犹如硕果累累的葡萄,摘而不忍,叹而叫绝。彩石之后——碧玉石多彩艳丽,红碧玉、黑碧玉、绿碧玉、黄碧玉、七彩碧玉等美不胜收。象形石更是“克隆”世间万象,惟妙惟肖;十二生肖活灵活现,百态人物栩栩如生,动植物化石告解远古的神秘。 大漠奇石赏石之最,价值不菲。是古物,因之随星球的沧海桑田的变化而形成;是天物,因之浑然天成,超凡脱俗,神秘莫测;是美物,因之美在自然,奇在发现,益智养性增德,魅力无穷;是罕物,因之罕见难得,物贵为稀,难以再造,独一无二;是宝物,因之物华天宝,“黄金有价奇石无价”,动辄一块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漠奇石有之,一块名为“雏鸡出壳”的玛瑙石专家估价一点三亿元人民币。 大漠奇石,一类品位高雅的收藏,一份至纯的精神享受,一种文化艺术的陶冶;形象与抽象、粗犷与细腻、朦胧与明晰、坦荡与含蓄、雅致与粗俗、高贵与平凡……,它们不仅展示宇宙、时空、历史,亦折射哲理、境界、人生。 阿拉善大漠奇石现已形成独特的产业。盟府巴彦浩特建有奇石一条街和奇石集市,大大小小共有几百家奇石商铺,常年游客不断,观赏选购,留存永久美好的纪念。
阿拉善岩画丰富多彩富有情趣,且题材广泛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岩画中的动物除本地现存的白山羊、骆驼、盘羊、黄羊、马、驴、家犬、蛇、鹰、飞禽之外,还有本地现已绝迹或少见的野马、赤鹿、白唇鹿、梅花鹿以及老虎、豹子、野牛等。岩画中还有围猎、狩猎、游牧、拉弓射箭、骑马扛旗、征战的场景。还有反映古代游牧民族一幕幕生活的画面,诸如奔马、马群、骑马、追马、人立马背等,活现了马背民族与马的关系。其中与狩猎有关的画面,有拿弓箭的猎人、猎羊、骑猎、围猎等。岩画的内容还有涉及到反映宗教生活的;有文字及其他抽象化符号;也有反映文化生活的,如舞蹈、娱乐、杂耍的情形,甚至还有男欢女爱的情景,以及日、月、星辰等天地崇拜、神像崇拜的岩画。阿拉善岩画的造型和技法各不相同,有凿刻、磨刻和线刻。从岩画的体裁、色泽和文字以及风格特点看,它的作品可以从明清一直追溯到远古。 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教授实地考证后认为:阿拉善是制作岩画民族的摇篮,先后有羌人、月氏、匈奴、回鹘、党项及蒙古人等在我国北方生活过的少数民族都有岩画遗留下来,是一批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是一条西北古代少数民族艺术的画廊。阿拉善岩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礼节
阿拉善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凡来客,不论相认与否,全家老少皆出门迎接,宾主互致问候“塔赛音白努?”意“您好”。问候时,躬腰、大臂下垂、小臂向前伸、手心向上。随后,主人热情谦让客人进蒙古包。进蒙古包后坐在右边,上首即北面,多为尊长者所坐。宾主各取出鼻烟壶(蒙语为“胡壶热”),鞠躬互换,举到鼻端之后互还,同时还妙语连珠地互相问候数句。如拜见父母、长辈或逢喜庆场合时,均以哈达相献,以表示敬重之意,这些传统礼节现在仍保留着。 在寒喧的同时,主人摆好奶食及馍馍,请客人食用,并给客人敬茶,宾客要微微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节。 喝过茶后,主人还要给客人敬酒,表达对客人的敬重、爱戴和欢迎。通常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哈达之上唱着蒙古族歌曲给客人敬酒,宾客应立即接住酒,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客人喝完酒后,还要给主人回敬。 阿拉善蒙古族有一种“阿卜该拉呼”(尊号)的习惯,多用于成年人和长辈,每个人一般都有名字尊号,人们喜欢叫尊号,而不叫原名。
祭敖包
阿拉善蒙古族除在家中敬佛、祭佛外,每逢庙会必定要参加。传统的祭祀礼仪中,最为隆重的是祭敖包活动。在很早以前,蒙古族的祖先在打仗出征前要祭敖包,在敖包上献上酥油、鲜奶等最珍贵的物品,以祈祷能打胜仗、马到成功。到现在阿拉善蒙古族还保持着这些传统礼仪。 敖包系用石块堆积的圆形物,沙漠中无石、用树枝、梭梭在沙滩高处堆成堆。在敖包正中插一木杆,上悬藏经文旗幡。祭敖包的含义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的标志,以后又成为牧民群众集会、游艺、祈祷风调雨顺,迎盼丰收的活动场所。 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的五、六月份,牧草返青时节,有的为春秋雨季。祭敖包时,王公、喇嘛、黎民都要参加。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泉水旁扎房诵经。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身穿节日盛装,在敖包上插柏枝、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然后开始祭祀仪式,先由部落代表献牲洒血,称血祭。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从左向右绕敖包三圈,绕圈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食品等洒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牲畜兴旺。 祭祀仪式结束后,开始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民族棋类等比赛娱乐活动,大家像过年一样欢乐。这种祭敖包的活动如今仍在延续。
服饰
阿拉善蒙古族的服装分官服、便服、喇嘛服三种类型。官服,是有官职者穿的服装,式样与清代褂袍套无太大区别。便服为高领,长至脚面,大襟,纽扣在右侧,领边襟边用各种绸缎镶沿,因男女老幼皆穿,故称便服。喇嘛服,是信奉黄教的喇嘛及其信徒们所穿的服装,其特点是黄袍、黄帽,有的披黄布叫“褊衫”。喇嘛在诵经布法时,肩上加披黄布褊衫,头戴鸡冠式高帽。 阿拉善蒙古族男女的装束打扮有其独特之处。男子身着左右下摆开岔的蒙古袍,腰间束绸带,外套坎肩,腰带前系一绣花褡裢,内装鼻烟壶等珍贵物品,腰后系银鞘,内插蒙古刀和象牙筷,右边别有旱烟袋与烟管。冬季戴皮帽或毡帽,夏季戴礼帽或前进帽。脚穿长筒式、黑色或棕色皮靴,靴子前端带钩儿。手指带金、银、铜制成的戒指,年岁大点的脖子上带一串经珠。 阿拉善蒙古族妇女的打扮既华丽又整洁。身着不开岔的蒙古袍,已婚妇女上套开襟坎肩,未婚妇女不穿坎肩,均系腰带,女靴样式与男靴无太大区别。妇女的头饰很有讲究。头蓄两条长发辫,装入发套,分垂两侧,从坎肩的袖轮里塞进,把下面露出来。这种装束除了好看,主要是为了劳动生产方便。发顶分歧出带两颗大珊瑚,额上系银饰带,上面镶有翡翠、玛瑙、珠宝,称“达拉鲁格”。耳悬金银环,手戴银镯子,指上戴金银戒指。这些多是王公贵族及有钱人家夫人的妆饰之物。以前姑娘们分编好多小辫,后来只编一条辫子,为掩藏没有妆饰的头发,头上绕有各种绸丝头巾、戴小耳环。 阿拉善蒙古族的衣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天穿单褂、春秋穿夹袍或薄棉袍,冬季穿羊皮袍、羔皮袍,外披长毛羔皮大衣。
婚嫁
阿拉善蒙古族的婚嫁礼节独具民族特点,有以下几个程序: 媒妁—青年男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由男方请一媒人带着礼品及哈达前往女方家,征求女方家长意见,女方同意,再由男方的父母亲自与女方父母商量结婚事宜。
婚前准备—双方家长商定后,由男方家去庙上请喇嘛选一结婚吉日,再去告知女方。双方开始做婚前准备,为新人制作衣服、被褥、家具等;手带鼻烟壶或香烟邀请客人,带着砖茶、哈达敬请主婚人(阿哈拉其)、嫂子(胡日木音孛儿根)和厨师等。
送亲—翌晨,待嫁妆准备就序后新娘打扮好,蒙上头纱,由嫂子领着进设宴房,新郎新娘品尝羊背子。之后,新郎叩见岳父岳母,岳父岳母送给女儿、女婿礼物,女儿就要开始告别父母、亲戚、朋友,唱《离别苦》、《辞行歌》时,迎亲嫂子替母亲唱《嫁女歌》。歌声一落,迎亲的人们一起出来,相互敬酒准备出发。送亲的人们带着新娘的嫁妆及陪嫁牲畜,绕蒙古包一周,先在前策马疾行,此时新郎等急出门上马追逐,驰至男方家。 迎接新娘—迎亲、送亲队伍到来之前男方派人在路上迎接女方。待客人到时,先端出洁白的奶食品,让客人一一品尝。送亲的人们到后,直接进设宴房,向在座的人们请安问候,喝茶。新郎、新娘及双方的嫂子拉着驮有嫁妆的牲畜到新房门口。女方嫂子到设宴房,手带鼻烟壶请新娘的公公婆婆到新房,公公婆婆到新房,点燃火后又退出。在新房门口铺好毡子,面朝东方跪拜天地。 新房礼—拜过天地后,嫂子们要领新娘进设宴房,新娘头上蒙有红纱巾,而且被二人拉展的彩帐遮住,女方和力莫尔其(婚礼诗人)走在前头,其他送亲人跟在后面。领入门时,两个男孩闭门不让进,这时双方要进行问答对词,经双方和力莫尔其的再三争问对答后,方给开门,迎新娘进屋。新娘隔着彩帐,借嫂子的手递鼻烟壶问候并跪拜公公婆婆及其他长辈。然后敬酒献哈达,行过礼后,新娘返回新房。双方各唱三支歌,相互敬酒。大家喝过茶后,男方亦设整羊席款待双方客人。喝酒唱歌,气氛非常热闹。这时,两位新人已由嫂子领着到新房歇息了。 新房茶—次日早晨太阳一升起,嫂子请两家客人到新房喝茶。父母、亲戚、朋友均带礼物到新房。新郎新娘向来者一一问安敬酒,来者给两位新人送礼物并祝福他们,然后在新房摆设羊背子以款待,喝酒、唱歌,极为热闹。待新房宴席过后客人返回设宴房。女方主婚人当众宣读嫁妆书(记有陪嫁物品及牲畜),然后交给男方主婚人,男方主婚人接过后再交给新郎。然后,每人都要吃满满一碗特做的“肉粥”,阿拉善蒙语为“夏布尔布达”。吃过后女方客人要辞行告别,这时男方父母送给每人一份礼物,为报答母亲培育之恩,送新娘母亲一峰骆驼或一匹马。 女方客人走后,男方重新设宴款待客人和帮了忙的一些人并回送礼物,表示谢意。女方待送亲队伍返回后,也要设宴,送礼、致谢帮忙的人们。客散后,婚礼告终。
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习俗
阿拉善地区还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俗称“蒙古回回”。他们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同于蒙古族,信仰习俗同回族。相遇时,有时用阿拉伯语互致“色兰”(意为平安)问候语。少数词汇如爷爷、爸爸、嫂子、姐姐等,还用突厥语称呼。 阿拉善“蒙古回回”除过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外,还过元旦、春节、中秋节等节日。 他们在服饰上面有大改变,服装除了个别人以外,都同于蒙古族,但妆饰方面有些不同于蒙古族。男子纯属蒙古族打扮,女子的两条发辫披于后背,左右两鬓各垂三条珍珠串链,前额上方有一金属制作的方形八角宗教图案,其中横排镶有三颗大红珊瑚珠子。 饮食一般要求很严,只吃由阿訇宰杀的驼、羊、鸡、兔、鱼肉,不吃猪肉,残畜肉,不吃各种牲畜的脑子、血等。到异教徒家中一般不吃东西,不乱用食具。他们与当地蒙古族一样,食用奶食品。以前居住蒙古包,现多住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日常所用坐骑、用品等与蒙古族相同。 阿拉善“蒙古回回”的婚礼基本上和当地蒙古族一样,不过要由阿訇主持婚礼,还有少量伊斯兰教程序。一般不和异教蒙古族或汉族通婚,如有通婚者,必有一方要改变宗教信仰。
阿拉善额鲁特部与额济纳旗土尔扈特部定居贺兰山北麓和额济纳绿州,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阿拉善民歌的历史却更悠久,更遥远。阿拉善的民歌基本来源有三部分、一是从先居地阿尔泰山麓及伏尔加河畔带来的歌曲;二是定居阿拉善、额济纳后产生于民间的歌曲;三是从邻近盟旗及其他蒙古地方传入阿拉善的外来歌曲。 阿拉善民歌在歌词曲调方面,都要求非常严肃和工整。在长调歌里,尽管有着如迎客、敬酒、喜庆、醒酒、宴终、送客、娶亲、嫁女、思念、祝愿、赞美、教诲等很多种类,但在内容方面严肃正派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歌词语句精炼,内容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而且突出表现礼仪、道德、和睦、友爱、团结、勤奋、向上的思想。在音调方面,阿拉善民歌是比较完整地保留着蒙古民歌五声调式风格的,也有六声和七声调式,但数量甚少。凡阿拉善长调民歌,不仅有较长的篇幅,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厚,在持续的长音上有类似马头琴演奏式的气魄和历史沧桑感,既有别于东部蒙古族民歌的短促明快,又有别于鄂尔多斯民歌的舒缓和诙谐,而以自己特有的深沉、开阔独树一帜。在演唱时一般都可以自由延长歌调,装饰音多,而且大多为不固定装饰音。因此,可根据演唱情况来随意增减。曲调结构多为两乐句和两乐段体,歌词的情绪词也较多,这对于曲调的发展和流畅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阿拉善民歌里还有一种固定的副歌,不论在任何宴会上,凡唱完一首歌,大伙儿就紧接着齐唱副歌,使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现在人们广为传唱的《富绕辽阔的阿拉善》、《阿拉善敬酒歌》、《永恒的幸福》、《辞行歌》、《嫁女歌》等就是阿拉善民歌中的精品和代表作。 这些年,阿拉善的广大文化工作者,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先后创作了数百首歌颂家乡的歌曲,其中有不少非常优秀且广为传唱的歌曲,例如《阿拉善神韵》、《美丽的额济纳》、《阿拉善你有多少传奇》、《沙漠深处有人家》等。
在阿拉善这一方厚重文化沃土的滋润和培育下,出现了一些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名人。他们为阿拉善也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
阿旺丹德尔
阿旺丹德尔,是阿拉善建旗三百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是位精通蒙、藏文及古梵文的著名学者,蒙、藏语法家、辞学家、翻译家、文学家、宗教哲学家。 阿旺丹德尔既是通达佛学的高僧,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他一生的全部活动始终未离开蒙藏民族之文化事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主张以世道治理社会,以人道治理民众,专心研究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故及民族语言文字。他的著述包括语言、文学、哲学、辞学、箴言、评论、翻译和古籍诠释等内容。 阿旺丹德尔生活的年代蒙藏语法尚不规范和系统化,针对这一情况他第一个撰著《详解蒙文文法通讲》和《知者语饰—藏文字词概述》,引起蒙藏语法研究界的高度称赞。 阿旺丹德尔在他一生的八十二年中,用蒙藏两种文字著述了四十余部著作,而被收入《阿旺丹德尔拉隆巴全集》的有三十六部。
贾拉森
作为主要参加者他先后参加了中华社科基金项目《中世纪蒙古语词典》,中德合作项目《中国蒙古语方言地图集》,国家重点项目《蒙古语方言调查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蒙古语基础方言研究》,中华社科基金自筹经费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主持完成了自治区规划项目《阿礼嘎礼文研究》。他曾作为研究所负责人,始终参与国家级重点学科《蒙古语族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该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搞好科研的同时,他还向蒙古语文研究所和蒙古语言文学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讲授《蒙古文字学》、《蒙古语族语言概论》、《藏语基础》、《蒙古亲属语言比较研究》等课程。在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中,诲人不倦,认真负责,年年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显著。
玛
在内蒙古工作期间,曾师从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学习蒙古民族传统长调演唱方法。经几十个春秋的辛勤探索和磨练,终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声乐艺术道路上,在前辈们创造的声乐基础上又拓展了新的领域。 德德玛曾随我国艺术团先后出访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蒙古国、坦桑尼亚、塞舌尔、马耳他、哥伦比亚、美国、日本、布隆迪、澳门、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她优美的歌声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阿日布杰
40多年的艺术生涯,特别是多年的声乐实践,使阿日布杰在声乐理论和声乐演唱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演唱风格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色·恩克巴雅尔
在搞音乐创作的同时,他与同仁发起和创建了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该团现已成为世界著名合唱团。他的《八骏赞》、《戈壁蜃楼》《陶爱格》等合唱作品被美国大地之声影像公司出版,向全世界发行。 2000年混声无伴奏合唱《戈壁蜃楼》被选为首届世界青年合唱节指定演唱曲目。混声合唱三部曲《蒙古靴》,在奥地利举办的首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荣获作品金奖。 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式中,成功举办了“生命的呼唤”个人作品音乐会及合唱作品研讨会,并在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评选中合唱作品《欢乐的那达慕》获作品金奖;歌曲《祝福你草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混声无伴奏合唱三部曲《孤独的驼羔》、混声合唱《大地之声》、混声合唱三部曲《蒙古象棋》三首作品分别荣获有伴奏和无伴奏两项金奖。
阿拉坦其其格
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担任独唱的国家一级演员阿拉坦其其格,是阿拉善文化界走出的又一位著名歌唱家。她出生于阿拉善右旗,并在阿拉善右旗乌兰牧骑担任过独唱演员。 1982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获民族唱法一等奖,后调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在艺术团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她的声乐演唱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多次在国内少数民族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中获得一、二等奖。 《北京晚报》、《中国音乐报》、《中国广播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周末报》、《内蒙古广播电视报》、《内蒙古劳动报》等媒体都先后介绍了阿拉坦其其格的艺术成就。内蒙古电视台拍摄了她个人艺术生涯的专题片《金色圣山》。中央电视台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目中,专题介绍了这位女中音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 多年来,阿拉坦其其格先后出访了瑞典、西班牙、荷兰、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蒙古、越南等国家,并多次参加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艺术节和艺术交流活动。 |
上一篇:维客:阿拉善 | 下一篇:贺兰山挑战极限,征服阿拉善大沙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