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
铜奔马
1969年9月发现的武威雷台汉墓,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收获,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常书鸿等亲笔撰文研究,社会各界为此发表了许多文章。在我国众多精美的文物中,铜奔马是一件举世无双、技艺水平极高的精品,1984年被确定为我国旅游标志,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拥有“马踏飞燕”、“马踏飞鸟”、“天马”、“马超龙雀”等多种名称。马长45厘米,宽10.1厘米,通高34.5厘米。作者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力学与铸造原理为一体,塑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为了表现奔马超越飞鸟那一刹那间的情景,作者刻意将马的两条前腿一前一后,有力地跨越在飞鸟之前,左后腿直挺在马身之后,右后腿马蹄轻轻触及鸟背,使飞鸟回首惊望,自叹不如。通过奔马与飞鸟速度之强烈对比,衬托出奔马的神速。这极富想象力和独创性的构思,赋予奔马以旺盛的生命力。作品整体构思巧妙,细部构造恰到好处,各部位大小比例适当,位置准确,整体造型优美无比。马的躯体壮实,颈部如鹤颈卓立,给人以稳定之感;马张嘴嘶鸣,尾巴上扬,四条腿又作飞奔状,给人以动感。整个造型设计奇绝,表现了作者高深的艺术造诣,是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
铜奔马的制造,极巧妙地解决了支撑点、重心、平衡、抗阻力等科技问题。即用一只展开双翅,有着长宽尾巴的飞鸟作为马蹄的支撑点,使马的着地面积扩大,站立不倒。同时,飞鸟又就在马腹下前部,马蹄在鸟背上,恰是奔马的重心所在,增加了稳定程度。马的前右腿和后左腿向前后伸直,另外,两腿则同时向腹底收缩,以保持躯体平衡。另外马的躯体溜圆,可减轻风的阻力,给人以飞速奔跑的感觉。在制作工艺上,模铸与焊接相结合,技术精湛,看不出沙眼和焊接的痕迹,它使我们看到了我国汉代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铜奔马作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好见证。它的出土不仅引起中外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而且也备受国内外的青睐和爱戴。曾多次作为中国和甘肃优秀文物的代表,到很多国家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得到了高度赞誉,倾倒了无数观众。铜奔马作为绝世珍宝,国家已作出决定不再出国展出,但它的复仿制品仍将遨游全球。
百塔寺
百塔寺,就在城南20千米的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了、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旅游景点。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部寺(藏传旅游景点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扩建的最宏伟的藏传旅游景点寺院。据史料记载,寺院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有4座城门,8座烽墩,东西长420米,南北长440米,四周有围墙,犹如城垣。寺内建筑众多,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三宝殿、大经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梁画栋,佛像千姿百态,庄严肃穆。白塔寺在凉州城东杂木河流域绿洲拔地而起,庄严肃穆,金碧辉煌,其规模和造型,均为凉州诸寺之冠,号称“凉州佛城”,融、经济、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成为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员、群众和僧侣听经礼佛的圣地和从事贸易的场所。
萨班在白塔寺圆寂后,阔端在白塔寺内按藏式佛塔修建了一座高16层40多米,周边60多米的白塔,将萨班灵骨葬于塔内。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帝师萨班居,师后化于本寺,乃建大塔一座,高百余尺。其后凡由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都到塔前顶礼膜拜。
白塔寺及萨班灵骨大塔毁于1927年的大地震。700多年过去了,白塔寺及大塔塔基和《重修凉州白塔寺》(明)、《建塔记》(明)、《重修白塔碑记》(清)碑刻尚存。这些遗址和碑刻,将永远记载着西凉王阔端和萨班大师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所开创的伟业。白塔寺保护维修工程已被国家列为“十五”期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2001年,白塔寺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31日,百塔寺重建工程正式开工,现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当中。不久的将来,百塔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国内外游客。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与莫高窟齐名)。就在武威市城南约40千米的张义镇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较早的石窟。据范文澜著《中国迥史》记载,天梯石窟始创于北凉王沮渠蒙逊时(401~432)距今已1500多年,早于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北凉王沮渠蒙逊是临松卢水胡人,先氏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姓氏。沮渠蒙逊信仰旅游景点,从日常生活到军事都表现出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打仗要看日月星辰的变化,月满则进攻,月亏则迟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东晋义熙八年(412),蒙逊由张掖迁都武成,自称河西王,设置百官,修缮宫殿,大兴旅游景点,并“取佛书以名其于”称“菩萨”(梵语,意为正道)。不久其母病故,蒙逊散钱赈济百姓,还下沼自责自谴,实行大赦,并在武威南部天梯山上召集工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石窟,大造佛像。
天梯石窟的开凿,使西域高僧接踵而来,旅游景点徒剧增。当时,就有西域畿宾国尚憎昙无谶由鄯善远道而来,在天梯山石窟传经说法,自称能驱鬼神疗疾病,深受蒙逊的器重,神尊为“圣人”。昊无谶对旅游景点的传播贡献很大,也使天梯石窟更具盛名。
此后,天梯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已成为喇嘛教寺院。据明正统十三年刘永诚《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正统十年(1445)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地质结构松软,天梯石窟在历次地震中遭有不中国度的损失,仅1927年武威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解放后,实存造像和壁画的只有8窟。1959年9月,因兴修黄羊水库,而窟址地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遂被迁至兰州市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一大型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大像1尊,高15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在我国旅游景点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不但为旅游景点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技术力量。后来,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所用能工巧匠都是从姑臧迁徙而去的,主持开凿的也是姑臧憎人昊曜。
天梯山石窟以它独特的湖光山色和古老的旅游景点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
文庙
文庙就在城东南隅,复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此后,历经明、清两代以及民国年间重修扩建,逐渐完整,其“规模宏大,气象雄壮,知非府县所及”。
文庙由儒学、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占地约25万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儒学部分的忠烈、节孝祠和孔庙、文昌宫两组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古柏苍天,嘉树葱郁。富有我国古代建筑壮严雄伟的特点。
文庙东南设有正门。影壁两边为两道门,东面叫“礼门”,西面叫“义路”。由礼门进入圣庙,影壁北面就是半月形的泮池和明正统四年所建主体建筑之一的棂星门。泮池中心原筑木构拱形桥,名曰“状元桥”,因木桥年久残损,现作石拱桥代替。
棂星门,是一座牌楼式的木构建筑,四根粗壮的通天柱,将它分作三间门楼,门楼间又通过额枋等构件,巧妙地相互结合起来,翘檐飞角。正中走马板上前面书“棂星门”,背面书“太和元气”,用笔圆润遒劲,当为名家手笔。穿过棂星门,对面是装有金黄色泡钉的六扇朱红色戟门,又叫“大成门”,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祠,是供养社会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建在宽阔的1米多高的砖包台基上,雄伟而庄严,建筑尚存宋元风格。殿内原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现殿前有孔子行教像一尊。大成殿后的尊经阁,是凉州现存最为高大的古代重楼建筑。
文昌宫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建筑自成一组,古朴庄重。最引人注目的是殿内悬挂着从清康熙一直到民国200年间的几十块巨型匾额,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书法潇洒秀丽,堪为艺术珍品。
西夏博物馆
武威文庙又是甘肃河西走廊最大的博物馆。1983年成立武威县博物馆,历代陶器、玉器、钱币、经卷、书画、碑刻等各种文物近4万多件,最著名的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西夏碑,晋至隋唐墓志铭及碑刻、汉简,大批汉、唐木雕和西夏文物等。馆内辟有7个文物陈列展室,通过历史文物、文字图片说明,简要地反映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晴时期的凉州历史。2002年5月,又开辟了西夏博物馆。武威文庙已成为人们游览参观,欣赏古代文化艺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旅游的胜地。
武威文庙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夏博物馆就在城区东南隅,与武威文庙毗邻,占地面积357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为“回”字型二层仿古式框架结构建筑,必去展示凉州出土的西夏珍贵文物。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国宝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经文等。展览用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了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现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维吾尔族、侗族、锡伯族、布依族、土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居住。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凉州区旅游景点http://www.kmguol.com/gansu/liangzhouqu/9686.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
旅游问答中心
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