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子的的房屋只剩下门框。
六盘山上的“草原”。
被大雪压垮的树枝上,长出蔷薇。
山下溪水长流。
银川驴友韩东3月初徒步进入六盘山凉殿峡旅行,在深山中登顶发现,海拔2771米的山顶竟然有一片数百亩的平坦“草原”。由于路途崎岖,鲜有人至。4月10日,在高山向导帮助下,本报记者成功登顶,目睹这一六盘奇观。
去“草原”必经老庄子
4月9日晚,记者一行抵达泾源县城,白天的一场降雨不免让记者担心第二天能否成行。
10日一大早,天空放晴,但是从山里传出消息说“雨后路滑,登山有难度”。临近11时,高山向导老冶查看地形后表示可以进山。11时10分,在老冶和两名登山助手的带领下,记者一行5人从凉殿峡出发向西进入深山。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步行约2公里后,老冶指着前方说:“你们看,这是一个老庄子。从这里才算真正开始爬山。”记者走进老庄子,发现这里其实是一个荒废多年的村庄,用石块和泥土堆砌建成的房屋已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上世纪90年代,住在这里的人们就移民、搬出山外。”老冶说,过去这里的村民都是就地取材建房,并在房前屋后有限的平坦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种的粮食刚够自家吃,如果碰到灾年,日子就较难过。老冶小时候曾听这个庄子的老人提起,后山顶有大片的草甸子,而这个老庄子也是往返草甸子的必经之路。
土匪曾住峭壁洞穴
离开老庄,就是山路。虽然还没有到枝繁叶茂的季节,但是山里茂密的灌木林阻挡了所有可能上山的途径。路越走越难走,最后,每走一步都是一行人“开辟”出来的。幸好有老冶带路,他在茂密的林子中“闪转腾挪”,带着大家走进深山。走了近1公里,老冶突然停下,招呼大家走到一处峭壁下,指着峭壁上一个洞穴说,这里以前住过土匪,里边还有土炕。原来解放前,山里就经常有土匪出没,这些土匪喜欢住在洞穴里,尤其是峭壁上的洞穴,既安全又能观察到山中的情况。老冶说,7年前他在巡山时曾经住过这个洞穴,洞穴里最高的地方有2米高,最低也有1米,洞穴里土匪盘的土炕居然还能睡。老冶猜测,这里应该也是途经高山草甸的必经之路,因为有土匪出没,所以以前就很少有人上去。
“忽冷忽热”的小溪
沿土匪住过的洞穴继续向山上行进,依然是茂密的灌木林,只有偶尔路过小溪时我们的视线才会暂时离开灌木林。然而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沿小溪向山上走,脚下的溪水时而涓涓细流,时而又凝固成冰溪,呈现出一道奇特的风景。老冶说,他也很奇怪溪水为何如此变化。更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结冰和融化的溪水同在太阳经常能照射到的地段。一行的登山助手小高说,可能与地表温度有关系,结冰的溪水地表下温度较低,融化的溪水地下温度相对比较高。
林中“猫步”
不知不觉登山路程已过半,“再走1个多小时就到了”。听小高这样说,记者以为很快就能见到高山草原。不过老冶笑着说,最后的一段山路才是最难走的。老冶的话很快得到印证。灌木林越来越茂密,脚下的山路也越来越狭窄。灌木林中掺杂的带刺林木扎得一行人用手遮脸,顾不上认真看脚下的路。而山路此时也变得只有一只脚宽,大家只能走起“猫步”。汗水浸透了外衣,双腿肌肉剧烈地颤抖,之前的聊天已经被粗重的喘气声所代替。记者的体力已严重透支,走在前边的老冶和两名助手尽管放慢脚步,仍能不时把记者远远地落在后面。老冶不断提醒记者,看山中的景物。而此时,记者早已是精疲力竭,一段不足百米的山路,休息多次才走完。这时,听到远处的老冶喊:“加油,翻过这道梁就到了。”
终于见到高山“草原”
下午2时30分,一行5人终于成功登顶高山“草原”。在迈步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眼前突然一片开阔,这种开阔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犹如置身大草原时的那种辽阔。在山顶上,居然有这么大一片平坦宽阔的草原。老冶说,准确地说,这应该是大草甸。“这片草甸有多大?”记者问,老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沿草甸东西和南北方向用脚步丈量一番,告诉记者这里至少有300亩。“今天你们肯定累坏了,坐下休息一会吧。”老冶提醒记者。记者顺势躺在厚厚的草甸上,仰望天空,发现天空中的云彩低得好像伸手就能抓到。柔和的风从耳边吹过,恍如躺在云端。此时,老冶还饶有兴致地向同伴介绍,那边是县城,另一边远处就是甘肃的地界了。休息片刻,记者起身在大草甸上四处观察,登山助手小高走过来说,大家现在站的这个草甸海拔有2771米,比出发时的地点海拔高出600多米,这里很有可能是区内海拔最高的大草甸。
3时10分,一行5人沿大草甸北侧山坡下山,2个半小时后顺利到达山下,此时再远眺大草甸,发现它已被云雾笼罩,这样的景观才是六盘山最美的。(记者 马骋 季正 文/图)
欢迎来到云南省昆明国际旅行社网站,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把这段分享给大家(六盘山上海拔2771米处 300亩草甸铺展http://www.kmguol.com/mingshan/ningxia/liupanshan/20645.html)转摘文章的朋友,请记得注明出处哦! |